钟战
- 作品数:21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国家部委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 碳氢燃料的加热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氢燃料的加热装置,包括燃气发生器及换热器;换热器包括一个螺旋换热管,且碳氢燃料在螺旋换热管内流过;燃气发生器包括用于供能燃料燃烧的燃烧室;燃烧室内产生的高温燃气流入换热器后,并流经螺旋换热管的外侧。本发...
- 钟战王振国丁猛张建强李清廉周进刘卫东梁剑寒李大鹏王翼李庆
- 凹腔布置方案对气化煤油超声速燃烧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针对两种凹腔布置方案,模拟马赫数6.0的来流条件,采用气化RP-3开展了一系列直连式燃烧试验。依据燃烧流场的可见光图像、燃烧室壁面静压分布和推力增益,对比分析了凹腔布置方案对气化煤油超声速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凹腔布置方案和当量比对燃烧室内的火焰分布、燃料的释热特性和发动机燃烧性能有显著影响。并联凹腔的火焰与释热主要集中在凹腔附近,燃料比冲对当量比不敏感;单凹腔的火焰与释热分布更加分散,燃料比冲随当量比的增加而提高。
- 钟战王振国孙明波
- 关键词:超燃冲压发动机凹腔当量比燃烧特性
- 煤油加热器螺旋管内煤油传热特性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针对燃气加热方式的煤油加热器,为预测其工作性能参数发展了一维传热分析程序,试验验证最大误差为9.7%,结果较为准确。利用该程序研究了煤油加热器流动传热规律及多个因素对其工作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典型工况下,煤油从入口到出口温度升高,雷诺数由5.94×104升高至2.39×106,普朗特数由11.2降低至1.4,存在数量级变化,说明对流换热情况复杂;煤油速度逐渐增大,高温区停留时间短,仅为0.28s,结焦影响小;燃气温度、煤油流量和燃气流量是影响其加热能力的主要因素,其作用大小依次降低,而煤油压力和燃气压力对传热过程影响很小。该方法可以有效预测煤油加热器的工作能力。
- 张建强钟战丁猛李清廉
- 关键词:传热计算
- N_2O/酒精发动机试验研究
- <正>本文综述了N_2O/酒精推进剂组合的优越性能,介绍了N_2O/酒精发动机的一些初步研究工作,设计加工了包括喷注器、燃烧室在内的一整套发动机系统,改造了发动机供应
- 邓德涛沈赤兵李清廉刘友朋钟战
- 关键词:液体火箭发动机氧化亚氮燃烧效率
- 文献传递
- N2O/酒精发动机试验研究
- 本文综述了N2O/酒精推进剂组合的优越性能,介绍了N2O/酒精发动机的一些初步研究工 作,设计加工了包括喷注器、燃烧室在内的一整套发动机系统,改造了发动机供应系统,并且进行了 热试车.结果表明:N2O/酒精燃烧方案可行,...
- 邓德涛沈赤兵李清廉刘友朋钟战
- 关键词:液体火箭发动机氧化亚氮燃烧效率
- 文献传递
- 扰流环对氧气/Lf80燃气发生器燃烧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本文通过热试车研究了扰流环及其安装位置对氧气/Lf80燃气发生器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扰流环可以抑制高余氧系数条件下出现的粗暴燃烧和大幅提高燃烧效率,其中扰流环对燃气发生器燃烧效率的影响与其安装位置密切相关。
- 钟战李清廉王振国
- 关键词:燃气发生器燃烧效率热试车
- 文献传递
- 乙烯超声速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 以乙烯,混合气,加热煤油为燃料,在地面直连式试验台上,进行了模拟来流Ma=2.1,总温TO=947K的超燃试验。试验采用单边扩张燃烧室构型,以模型发动机所产生的推力增益为主要的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单边喷注时乙烯与来流...
- 欧阳浩刘卫东孙明波张顺平钟战
- 关键词:乙烯超声速燃烧超燃冲压发动机推力增益
- 文献传递
- 碳氢燃料的加热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氢燃料的加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通过燃烧供能燃料产生高温高压燃气;第二步:将高温高压燃气与待加热的碳氢燃料进行持续的热交换。本发明的碳氢燃料的加热方法通过供能燃料与氧化剂的燃烧反应产生高温燃气,...
- 王振国钟战丁猛张建强李清廉周进刘卫东梁剑寒李大鹏王翼李庆
- 一种超临界态和气态碳氢燃料密流测量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一种超临界态和气态碳氢燃料密流测量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串联音速喷嘴,所述音速喷嘴包括等直段、收缩段、节流喉部和扩张段;第1个音速喷嘴的等直段与碳氢燃料加热装置出口连接;每个音速喷嘴均在喉部达到声速。测量方法包括以下...
- 钟战王振国孙明波雷静梁剑寒李清廉
- 文献传递
- 并联凹腔火焰稳定器超声速燃烧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为研究并联凹腔火焰稳定器的超声速燃烧特性,通过在凹腔上游喷注乙烯,采用单边扩张型燃烧室在当量比φ=0.43-1.07内进行了一系列直连式燃烧试验。模型燃烧室入口参数为Ma=3.46,总温Tt=1430K。基于燃烧室壁面静压分布、推力增益、燃料比冲和燃烧流场的可见光与纹影图像分析了并联凹腔在不同当量比下的火焰结构、流场特征和燃烧性能。结果表明,上、下壁面凹腔附近的流动条件差异显著,燃烧过程与当地流动条件之间的强烈耦合作用使得燃烧室内火焰分布显著不对称。发动机燃烧性能对当量比十分敏感,壁面静压水平和推力增益随当量比增加持续升高,但φ=0.43-0.62时的增加速率远大于φ=0.76-1.07时的。φ=0.43-0.62时,燃料比冲和燃烧效率随当量比增加而升高;而φ=0.76-1.07时,燃料比冲和燃烧效率随当量比增加而降低。
- 钟战王振国孙明波
- 关键词: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特性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