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业文
- 作品数:44 被引量:186H指数:6
- 供职机构: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 论对话教学的精神实质与本真意义的回归被引量:13
- 2009年
- 对话教学是当代教育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它的本真内涵是对话各方的彼此尊重、平等交流和心灵融合,它对于解构教师的"话语霸权",张扬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话教学在具体实施当中,也存在"倾听"的丧失、目标的迷失、片面强调理解的相对性等误区。我们应当正确把握对话教学的精神实质,让它以应有的本真面目出现。
- 金业文刘济良
- 关键词:对话教学倾听
- 从汉语言的特点来看语文学习
- 2003年
- 汉语言的特点是多方面的,其对语文学习的影响也是全面而深刻的。汉语文学习者必须遵从本民族语言所固有的特点和规律,特别是要学习和运用好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并从中汲取人文素养,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 金业文梁玉敏
- 关键词:语文学习人文素养
- 价值多元时代的学校德育改革思考:来自美国的启示被引量:5
- 2009年
-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的转型时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共存与彼此冲突对我国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美国近些年来广泛兴起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则启发我们,一要加强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教育;二要强调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帮助青少年在面临各种复杂的价值现象时做出理智的判断和选择。
- 金业文刘济良
- 关键词:道德困境相对主义核心价值观
- 小学作文教学的哲学思考被引量:4
- 2015年
- 所有的教育问题最终都是哲学问题,哲学可以为纷繁复杂的教育活动引领方向。站在哲学的高度对小学作文教学应然具备的游戏精神、"成人"本色和"解放兴趣"进行思考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特点、目标和价值,提升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的品质。我们吁求小学作文教学研究能有更多哲学层面的探索和思考。
- 金业文
- 关键词:小学作文哲学游戏
- 语文课程综合化刍议
- 2005年
- 课程综合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语文又是一门综合性、生活性、买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语文必须加强整合,向综合化道路迈进。语文课程整合的途径既包括学科内的综合,又包括与其它课程的沟通,还要加强与生活实践的广泛联系。语文学习将在多种形式的整合中受益。
- 金业文
- 关键词:语文课程综合化
- 教师培训迁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
- 2013年
- 作为培训项目的后续应用环节,培训迁移对培训实效性的实现与提高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梳理国内外教师培训迁移研究的现状,指出国内教师培训迁移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以为我国教师培训迁移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 金业文
- 关键词:教师培训迁移
- 论“卓越出版人才”的校企协同培养被引量:3
- 2014年
- 在企业真实的环境下训练和培养出版人才,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高校出版教育应突破关门办学的局限,通过强化校企合作来培养业界所需要的"卓越出版人才"。为此,要精心培育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共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师资队伍,采用"学工交替"的培养模式,形成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格局,整合一切优势资源和条件培养造就优秀出版人才。
- 金业文刘志军
- 关键词:高校企业
- 提高农民工培训实效性摭谈:培训迁移的视角被引量:1
- 2017年
- 农民工培训旨在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和职业胜任力,除非所学知识技能在工作岗位上得到迁移运用,并以某种形式转化为工作绩效,否则培训投入所产生的实效性将大打折扣。因此,培训迁移对农民工培训实效性的实现与提高至关重要。影响农民工培训迁移行为发生的因素包括培训内容、师资水平、培训方式、个体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后续支持等方方面面,存在于培训前、培训中到培训后的整个过程。为促进培训迁移的发生,应当切实做到按需施训、突出技能训练、做好训后支持服务工作等,以最大程度提高农民工培训的实效性。
- 金业文
- 关键词:农民工实效性
- 布鲁纳的思维理论探析——兼谈其对语文教学的一些启示被引量:2
- 2004年
- 布鲁纳对于思维的研究是富有成果的 ,从他的思维理论逐渐推导、升华出他的学习论和教学论的。他的思维理论具体归纳为思维过程论、思维发展论、直觉思维论、思维动力论这四个方面 ,布鲁纳的思维理论对于教育实践的意义是重大的。
- 金业文
- 关键词:直觉思维语文教学
- 语文教学:追寻感性与理性的和谐共融被引量:1
- 2014年
- 注重理性认知和知识教学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历史性进步,它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毋庸置疑,值得怀疑的是那种把感性与理性对立起来的做法。仅仅强调感性把握、忽视知识教学,难以获得语文学习的深刻性和高效率。行进在课改途中的语文教学应当大胆高扬起理性的旗帜,从偏激走向中和,从肤浅走向深刻,努力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
- 金业文
- 关键词: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