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血清
  • 4篇免疫
  • 3篇疫苗
  • 3篇沙门菌
  • 3篇伤寒
  • 3篇伤寒沙门菌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心肌
  • 2篇心肌型脂肪酸...
  • 2篇脂肪
  • 2篇脂肪酸结合蛋...
  • 2篇小鼠
  • 2篇抗体
  • 2篇克隆
  • 2篇肌型
  • 2篇副伤寒
  • 1篇单抗
  • 1篇心肌梗塞
  • 1篇血清免疫

机构

  • 8篇兰州生物制品...
  • 4篇兰州生物制品...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12篇罗广
  • 6篇陈国怀
  • 5篇金红燕
  • 5篇席仲兴
  • 4篇路东
  • 4篇杨福军
  • 3篇刘方蕾
  • 3篇张正雷
  • 3篇彭林峰
  • 2篇袁皓加
  • 2篇杨淼
  • 2篇刘大东
  • 2篇潘宪云
  • 1篇席亮
  • 1篇王志东
  • 1篇曹玲
  • 1篇陈怀恭
  • 1篇马超
  • 1篇寇桂英
  • 1篇王师真

传媒

  • 1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05
  • 1篇2001
  • 1篇199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伤寒沙门菌与甲、乙、丙副伤寒沙门菌质控血清的制备
2011年
应用免疫学原理,将伤寒沙门菌O901、H901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分别制成全菌体抗原,免疫实验兔获取免疫血清。依据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沙门菌的抗原成分的异同性,选择适当的吸收菌除去免疫血清中的交叉反应抗体和类属凝集素,而保留其特异性的抗体。通过对诊断菌液的验证试验,证实吸收充分的免疫血清具有质控血清的特性。具备可靠性能的质控血清,适用于伤寒沙门菌与副伤寒沙门菌的菌种检定及其效价检测;亦有利于肥达氏诊断菌液的质量控制。
陈国怀赵奋公赵涛罗广王志东席仲兴
关键词:伤寒沙门菌免疫血清肥达氏试验
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灭活工艺
2015年
目的优化甲醛对灭活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原液的条件,确定灭活工艺参数。方法在37℃条件下,比较不同甲醛浓度、灭活时间对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原液的灭活效果,依据无菌检查、外观以及效价测定的结果,确定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原液的灭活工艺参数,并对该工艺进行细菌灭活验证。结果不同菌株制成的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液,当稀释至一定浓度(<1 000×108cfu/m L)后,采用终体积分数为1%的甲醛溶液,经37℃灭活48 h,可达到完全灭菌的效果,同时维持了抗原的稳定性。结论经过条件优化,确定了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灭活的工艺参数,完善了关键技术。
陈国怀刘大东高鸿飞金红燕罗广席仲兴
关键词:甲醛溶液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无菌试验
痢疾志贺氏菌属四种多价血清免疫原配制方法的改良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为了进一步提高痢疾志贺氏菌属四种多价免疫血清的效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验中对痢疾志贺氏菌属四种多价免疫原的配制进行了优化比较,结果显示,分别用传统的方法和优化改良法配制的免疫原免疫健康家兔,优化后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罗广杨福军窦强路东苑宏伟刘方蕾
关键词:志贺氏菌属特异性效价血清
硫酸镍对人红细胞膜Na^+、K^+、Ca^(2+)-ATP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实验研究了硫酸镍对人红细胞膜Na+、K+、Ca2+-ATP酶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的影响,为从分子水平阐明镍毒作用机理及为探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硫酸镍对此三种酶均有抑制作用,并呈现较高的量效关系及时效关系。
路东张岩锐寇桂英朱玉梅罗广付萍
关键词:硫酸镍细胞膜
A群奈瑟氏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采用溴化氰(CNBr)活化多糖,以无水己二酸二肼(ADH)作为连接剂,1乙基1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EDAC)为偶联剂制备A群奈瑟氏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GAMP)与破伤风类毒素(TT)的结合物,经皮下免疫NIH小鼠,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GAMP及抗载体蛋白的IgG抗体水平。用补体介导的体外杀菌试验检测血清中GAMP抗体的杀菌活性。结果显示,实验中制备的多糖衍生物和多糖蛋白质结合物都具有GAMP抗原特异活性。结合物免疫小鼠后可诱生比多糖单独免疫更高水平的GAMP血清IgG抗体,并能形成免疫记忆,产生再次应答。结合物免疫小鼠所诱生的血清GAMP抗体较之多糖组具有更强的体外杀菌活性。表明此方法制备的结合物可获得优于多糖的、稳定的特异免疫原性。
刘方蕾吴兵杜琳杨淼王志军杨福军罗广
关键词:A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荚膜多糖免疫原性
血型单克隆抗体试剂稳定剂的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为了进一步提高抗A、抗B血型单克隆抗体试剂的稳定性,实验中分别以不同配比的甘油、蔗糖、明胶和EDTA为稳定剂主要成分加入血型单抗试剂,放置在不同条件下观察试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所筛选出的一种稳定剂对血型单抗试剂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试剂在2~8℃条件下放置12个月,凝集效价保持不变,并且该稳定剂对血型单抗的特异性、亲和力、凝集效价和凝集强度均无影响.
杨福军罗广彭林峰马超张正雷张甲菊张兰香
关键词:血型试剂单克隆抗体稳定剂
人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定量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2013年
目的:利用抗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单抗,研制定量检测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 )的ELISA试剂盒。方法使用基因重组H-FABP免疫小鼠,以杂交瘤技术制备特异性抗H-FABP单抗,用这些单抗研制定量检测H-FABP的ELISA 试剂盒。结果筛选获得2株稳定分泌抗H-FABP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研制了定量检测H-FABP的ELISA试剂盒,灵敏度达到0.2 ng/mL,线性范围0.4~25 ng/mL,r2=0.9967,回收率在97.2%~104.5%,精密度的变异系数(CV)≤6.72%;应用此试剂盒检测健康人血浆H-FABP,含量为1.87~8.50 ng/mL。结论所研制的ELISA试剂盒有较好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可用于人血浆中H-FABP含量的检测。
彭林峰袁皓加席仲兴张正雷罗广潘宪云路东金红燕陈国怀
关键词: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酶联免疫分析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制备和初步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制备检测全血或血清样本中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检测试纸条,用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早期辅助诊断。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标记鼠抗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单克隆抗体,喷于玻璃纤维膜上制成胶体金结合物垫,将另一株鼠抗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单克隆抗体和抗鼠二抗分别包被检测线和质控线,组装成试纸条进行灵敏性、特异性、精密性、稳定性及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该试纸条的检测灵敏度为10 ng/mL,15 min内可判定结果;与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人心肌肌红蛋白无交叉反应。检测240份临床标本,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配对分析,阳性符合率95.83%、阴性符合率100%、总符合率97.92%。结论制备的H-FABP检测试纸条有良好的灵敏性、特异性,可用于早期AMI的辅助诊断。
彭林峰罗广席仲兴袁皓加张正雷潘宪云路东金红燕陈国怀
关键词:胶体金免疫层析
结核分枝杆菌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小鼠免疫效果观察被引量:2
1999年
将结核杆菌ESAT-6 和MPT-64 的编码基因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JW 4303 构建重组质粒,用重组质粒对4 周龄的BALB/C和F1 代小鼠进行肌肉和皮内免疫,于末次免疫后10 天采血并分离血清,进行ELISA 检测。结果表明,小鼠能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特异性IgG 平均水平分别为参考血清的2.20 倍和3.19 倍,且对两种品系小鼠进行的相同途径的免疫,其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而不同途径的重组质粒免疫,抗体水平略有差异。
秦力刘方蕾乔瑞洁罗广李忠明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质粒核酸疫苗免疫
百日咳疫苗血清学效力试验与小鼠保护力试验结果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了解百日咳疫苗血清学效力试验(PSPT)与小鼠保护力试验(MPT)结果的相关性,为该法替代MPT积累资料。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DTP疫苗免疫小鼠,4w后采血,用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抗百日咳菌表面 抗原的总抗体滴度。用平行线法计算疫苗的效力,与MPT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5批疫苗分别用 PSPT和MPT法测定的效力单位相关性显著(r= 0.9358,p<0.001),二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与 MPT法相 比,PSFF法有更高的重复性,而且95%可信限较小。结论PSPT法有望取代MPT。
孙述学宋继萍陈晓航王剑虹梁玉珍杨淼陈怀恭王师真罗广孙晓琳武毅
关键词:百日咳疫苗血清学效力试验小鼠保护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