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符振华

作品数:45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阴道
  • 4篇食品
  • 4篇试剂
  • 4篇试剂盒
  • 4篇细菌
  • 3篇椰果
  • 3篇通风
  • 3篇通风系统
  • 3篇贫血
  • 3篇卫生状况
  • 3篇耐药
  • 3篇空调
  • 3篇空调通风
  • 3篇空调通风系统
  • 3篇基因
  • 3篇集中空调
  • 3篇集中空调通风...
  • 3篇公共场所
  • 3篇风系统
  • 3篇杆菌

机构

  • 14篇广东省妇幼保...
  • 9篇海南省疾病预...
  • 7篇上海市疾病预...
  • 6篇海南省卫生防...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海南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惠州市妇幼保...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海南椰国食品...

作者

  • 40篇符振华
  • 6篇冯礼明
  • 5篇王少玲
  • 4篇尹爱华
  • 4篇杜丽
  • 4篇何天文
  • 4篇肖萍
  • 3篇陈彩云
  • 3篇邹淑蓉
  • 3篇张小庄
  • 3篇林裕
  • 3篇易美华
  • 3篇王锡彬
  • 3篇梁启昌
  • 3篇董竞武
  • 3篇叶秀玲
  • 3篇韩彩轩
  • 3篇胡伟
  • 3篇符鹏
  • 2篇华德

传媒

  • 7篇中国热带医学
  • 6篇中国微生态学...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环境与职业医...
  • 2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预防医学文献...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7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2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唑磷杀虫剂的亚慢性毒性研究
目的:研究三唑磷杀虫剂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方法:每组13只雌和13只雄性SD大鼠连续13周分别以含三唑磷0,1,20,400ppm的饲料摄食染毒,观察大鼠一般状况、体重、饲料和水消耗状况,并于第7和11周分别取大鼠的...
董竞武肖萍郑志清俞筱琪叶秀玲施志冲符振华顾文华李真观
关键词:亚慢性毒性胆碱酯酶
文献传递
矿泉水生产过程绿脓杆菌污染调查被引量:8
1995年
矿泉水生产过程绿脓杆菌污染调查温瑞荣,王少玲,符振华,胡伟海南省卫生防疫站(570003)对海南省某矿泉水生产企业绿脓杆菌污染调查,采用血清和细菌素2种分型方法对调查所获33株绿脓杆菌进行分型研究,追踪瓶装矿泉水绿脓杆菌污染来源,为加强卫生管理,提高...
温瑞荣王少玲符振华胡伟
关键词:绿脓杆菌瓶装矿泉水生产过程细菌素污染调查污染来源
椰子发酵食品“椰果”卫生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为研究椰子发酵食品“椰果”的卫生安全性。方法选择12家不同规模的椰果生产企业,对生产原料、工艺、厂房设施、质量管理和产品卫生进行卫生学调查、采样检测,并对生产用菌进行鉴定和毒理学试验。结果菌种毒力试验和急性毒性试验(LD50)显示为无毒物;多数企业未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设施不完善;采集54份椰果样品做卫生学检测,铅、砷等重金属元素、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水平较低,铬含量相对较高,未发现黄曲霉毒素B1和致病菌的污染;18份椰果样品中有15份残留过氧化氢。结论应进一步对椰果产品及其发酵菌种进行安全性评价,制定产品卫生标准和生产卫生规范,以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冯礼明韩彩轩符振华易美华黄惠宇王锡彬
关键词:椰果发酵食品毒性试验安全性评价
医院感染不动杆菌和肠球菌的分离及耐药性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不动杆菌和肠球菌的分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对医院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从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到的不动杆菌和肠球菌及其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191株不动杆菌和319株肠球菌,不动杆菌主要来源是痰液,达77.50%,肠球菌主要来源是尿液、痰液,分别为31.70%和28.8%。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10.3%,对头孢噻肟耐药率最高,为7 2.0%,而其余各种抗生素耐药率均处于47%~60%,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为2.0%,耐药率最高是四环素为63.9%,对高浓度的庆大霉素和链霉素耐药率分别是52.8%和39.4%。结论医院感染不动杆菌和肠球菌的分离及耐药性高,且呈多重耐药,临床要关注。
王潭枫符振华
关键词:医院感染不动杆菌肠球菌耐药
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海南省两起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对2007年7月19和22日发生的两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到的奇异变形杆菌进行分析,判断暴发原因。方法对患者和食物样品进行常规分离培养鉴定,分离到的菌株进行PFGE分型比较。结果自海南定安县食物中毒中采集的患者和食物51份标本分离出14株奇异变形杆菌,澄迈县食物中毒调查中采集的5份患者标本分离出3株奇异变形杆菌。这些菌株经PFGE聚类分析得到8种带型,相似性百分比在28.1%~100.0%之间。定安县分离的14株菌株中有9株菌带型一致,澄迈县暴发分离株中有2株菌带型一致。结论这两起食物中毒中分别分离的具有相同带型特征的奇异变形杆菌应是引起暴发的原因。
吴捷刁保卫黄昌和华德符振华王帅崔志刚阚飙
关键词:脉冲场凝胶电泳食物中毒奇异变形杆菌
海口市鲜榨果蔬汁卫生状况调查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海口市鲜榨果汁的卫生状况。方法选择海口市宾馆、中等规模餐馆和小型冷饮店10家共36份鲜榨果蔬汁,按照GB/T4789-2003、GB/T5009-2003检验项目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总砷、铅、铜、亚硝酸盐。结果理化指标未超标,致病菌均未检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分别为41.7%、36.1%,总合格率为19.4%。菌落总数餐馆样品最高,冷饮店最低,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口市鲜榨果汁总体合格率低,应加强对鲜榨果汁制作环节的卫生管理。
史金端冯礼明符振华林裕
关键词:卫生状况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医院感染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D-试验研究分析
2009年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克林霉素诱导试验(D-试验)临床意义。方法从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到的539株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和D-试验,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PSE)的检出率高,分别为65.1%和83.6%,各种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对阿莫西林头孢菌素在内的各种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敏感率低于35%,对红霉素耐克林霉素敏感的D-试验阳性率为57.0%。结论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检出率,呈多重耐药,在选用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类抗生素时要注意D试验,合理用药,提高疗效。
王潭枫符振华吴宗华
关键词:葡萄球菌耐药性医院感染
海口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测与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了解海口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1年选取海口市28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单位,分别对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0.7%(127/140),真菌总数合格率为57.1%(80/140),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合格率为50.0%(70/140)。结论建议规范空调的清洗消毒,将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质量,减少疾病传播。
陈彩云李永忠梁启昌封丹符振华叶静
关键词: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沉淀集菌提高食品中沙门氏菌检出率的实验研究
1992年
本文采用沉淀集菌的方法,改进常规检验程序,在增菌后加入适量4%Na2Co3和3.5%FeSO4。充分混匀,使其沉淀集菌,提高检验方法敏感性,从而提高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对192份生猪涂抹标本以常规法作对照进行二种方法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沉淀集菌后95份生猪涂抹标本沙门氏菌检出率由常规法的10.52%提高到20%。
温瑞荣符振华胡伟梁定键
关键词:增菌菌型鉴定斯坦利
进口与国产罗红霉素分散片儿科临床应用比较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罗红霉素分散片治疗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和依从性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7月~9月同期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诊断为“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患儿共70例,随机分成试验药组和对照药组各35例,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均具有可比性,经t和χ2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口服国产罗红霉素分散片,按每天5~10mg/kg计算,连续服药时间平均(7.2±0.6)d(5~12d);对照组全部口服进口罗红霉素分散片,按每天5~10mg/kg计算,连续服药时间平均(7.1±0.8)d(5~12d)。用药期间不联合应用其它中、西抗菌药物,但可以给予补液等对症处理。所有病例在用药前及停药后d1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ALT、ALP、TB、DB、BUN、Cr)测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试验期间逐日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用药前及停药后各作1次胸部x片检查。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及细菌学疗效比较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退热时间、病程(d)、细菌清除率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6/3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8%(5/35)。经t检验两组间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病例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本组病例为依从性良好(88.3%),无一例患儿退出临床观察。结论国产和进口罗红霉素分散片均能有效地治疗儿科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两者在治疗有效率、退热时间、病程、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均基本接近,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是治疗儿科院外获得性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有效、安全的药物。
陈运彬王伟光柯海劲向龙符振华
关键词:罗红霉素分散片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疗效比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