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晖
- 作品数:13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一种复配型杀虫剂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防治农业害虫玉米螟的复配型杀虫剂,主要解决亚洲玉米螟的不断危害。本发明的有效成分为毒死蜱原药和氯菊酯原药,对玉米最重要害虫玉米螟有特效。本发明以规格砂为载体,以硅藻土为包衣和缓释原料,配以指示剂制成颗粒...
- 忻亦芬王洪平赵焕刚程晖
- 文献传递
- 一种复配型杀虫剂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防治农业害虫玉米螟的复配型杀虫剂,主要解决亚洲玉米螟的不断危害。本发明的有效成分为毒死蜱原药和氯菊酯原药,对玉米最重要害虫玉米螟有特效。本发明以规格砂为载体,以硅藻土为包衣和缓释原料,配以指示剂制成颗粒...
- 忻亦芬王洪平赵焕刚程晖
- 文献传递
- 福禄考不同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同工酶谱与斑枯病菌侵染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1991年
- 采用不连续垂直平板电泳法,分析了福禄考不同品种接种桔梗石竹斑枯菌(Septoria divaricatac)后经3、10、30日的病情发展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同工酶酶谱的变化,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随侵染后病情发展而增强,同工酶带也相应增加,不同品种间酶的活性及酶谱带存在明显差异,显示出不同品种侵染发病后的病生理变化与抗病性密切相关。宿根福禄考是优良观赏花卉,世界各国均有栽培。它能露地越冬,花期长,花色艳丽,颇受花卉园艺工作者及广大花卉爱好者的欣赏。
- 陆庆轩高必达程晖吕国忠白金铠
- 关键词:福禄考浸染过氧化物酶
- 小麦蠕孢菌叶枯病(HLB)病原的研究概况被引量:1
- 2007年
- 对蠕孢菌的病原分类历史、病原的致病变异以及其寄主范围进行了全面的叙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张伟锋程晖常滔
- 关键词:小麦病原
- 麦根腐长蠕孢毒素对小麦超氧物歧化酶的影响被引量:2
- 1993年
- 感病品种沈免85-14黄化苗用根腐毒素处理6,12,24h 后,相对酶活随毒素浓度升高而明显下降;抗病品种Jup73Atd“S”用中等浓度毒素处理的,除处理3h 之外,其余的相对酶活性均升高.以处理12h 达高峰,处理24h 后高浓度有抑制作用而低浓度有激活作用。旗叶圆片、无细胞提取液和线粒体试验呈现了类似的规律.电泳结果表明,根腐毒素对感病品种黄化苗的3条酶带(a,b,c)均有抑制作用,而对抗病品种Jup73Atd“S”这3条酶带均有激活作用,a,c 带的变化大于b 带.旗叶接菌后3d,Jup73Atd“S”5条带均激活,其中a,b_2,b_3,c 带更明显;中间型品种龙辐3号各带均受抑制,而以b_3带受抑最重.
- 高必达吴畏程晖吴友三
- 关键词:小麦根腐病毒素超氧物歧化酶
- 麦根腐长蠕孢毒素对抗病和感病小麦品种叶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0
- 1993年
- 用3种浓度的麦根腐长蠕孢毒素处理小麦5日苗第一叶,引起了显著的超微结构变化,包括细胞壁变形,中胶层分解;质膜内陷,质壁分离;叶绿体和线粒体局部破裂,内部间质电子透明化;叶绿体片层膨胀,排列紊乱,线粒休嵴膨胀,颗粒化甚至空泡化。损害发生得最早最严重的是线粒体嵴。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膜系统受害轻,近细胞壁处有电子密集物沉积。讨论了此毒素的作用位点以及小麦耐毒素的可能机制。
- 高必达吴畏程晖吴友三
- 关键词:小麦根腐病
- 小麦超氧物歧化酶的类型及分布被引量:1
- 1991年
- 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研究了5个小麦品种(系)叶、根,线粒体中超氧物歧化酶(SOD)的类型。不同品种黄化苗的叶和根中都可检测出3条酶活带,其中迁移率最低的是锰SOD,活性占总活性的2.20%~7.20%,铜锌SOD有2条带,居中的带活性占71.1%~81.2%,迁移得最快的带占12.5%~23.7%;旗叶中都可检测出5条带,即在相对于黄化苗SOD电泳图谱上居中的酶活区可分辨3条带;线粒体SOD以锰SOD为主,胞浆中能检测出铜锌SOD。c带相对活性与叶绿体含量有关。将旗叶SOD的5条酶带分别指定为a。b_l,b_2,b_3和c带。
- 高必达吴畏程晖吴友三
- 关键词:小麦超氧化物歧化酶
- 小麦及其近缘种抗叶枯病菌侵染的症状、细胞结构变化特点
- 叶枯病是危害世界小麦生产的常发病害。本文首次利用离体叶片接种Dipolaris sorokiniana孢子悬浮液的方法,对小麦及其近缘种属叶片的病斑类型及变化特点、细胞内部亚显微结构等方面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离体叶病斑...
- 常遒滔王龙华程晖郑静张伟峰
- 关键词:叶枯病菌亚显微结构
- 文献传递
- 小麦及其近缘种叶枯病的病斑型及其细胞超微结构特点被引量:6
- 2008年
- 应用离体叶片点滴接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孢子悬浮液并进行电镜观察,研究小麦及其近缘种属叶片上病斑型的发生特点及病、健组织细胞内部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小麦相同发育阶段的离体叶上病斑型的变化仅与其自身抗病性遗传表达有关。小麦病斑的反应型变化过程,随时间在品种、叶位、不同发育阶段间存在差异,叶肉病变细胞中细胞器结构及功能完好的为14.3%,变化的为28.6%,解体和功能丧失的为57.1%;小麦近缘种病斑的反应型不随时间改变,仅在种属间存在差异,且叶位间的差异不显著,大赖草病变细胞中细胞器结构及功能完好、改变和丧失的均为33.3%。
- 常迺滔高增贵王龙华郭长喜程晖
- 关键词:小麦叶枯病细胞超微结构
- 超声波法和超声波酶法提取灵芝多糖的条件研究被引量:61
- 2006年
- 采用单因子分析和正交试验,以灵芝提取物中多糖提取率和多糖含量为指标,分别对超声波法和超声波协同纤维素酶法中影响多糖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酶法中各因素对灵芝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和酶量。最佳提取条件是酶解温度50℃,pH6.0,酶量2.0%(%对底物),酶解时间20min。该方法与超声波法相比多糖提取率稍低,但提取物中多糖含量相对高出20%以上;此外,该方法还能缩短提取周期,是1种值得借鉴的提取灵芝多糖的方法。
- 郑静常逎滔常逎滔林英
- 关键词:灵芝多糖超声波纤维素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