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慧彬

作品数:36 被引量:175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糜子
  • 6篇发酵
  • 5篇食品
  • 5篇近红外
  • 5篇光谱
  • 5篇光谱法
  • 5篇红外
  • 4篇淀粉
  • 4篇近红外光
  • 4篇近红外光谱
  • 4篇近红外光谱法
  • 4篇红外光
  • 4篇红外光谱
  • 4篇红外光谱法
  • 3篇乳酸
  • 3篇水分
  • 3篇水分利用
  • 3篇曲霉
  • 3篇西瓜
  • 3篇细胞

机构

  • 33篇山西省农业科...
  • 5篇天津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6篇秦慧彬
  • 25篇乔治军
  • 20篇王海岗
  • 19篇田翔
  • 18篇刘思辰
  • 17篇曹晓宁
  • 16篇王君杰
  • 15篇穆志新
  • 15篇陈凌
  • 9篇杨洪江
  • 5篇李萌
  • 4篇王纶
  • 4篇王宇楠
  • 4篇宋健
  • 3篇郭尚
  • 3篇黄文
  • 3篇杨光宗
  • 2篇陶梅
  • 2篇郝晓鹏
  • 2篇陆平

传媒

  • 4篇山西农业科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酿酒科技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ffects of Different Tillage Techniques on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Broomcorn Millet被引量:2
2017年
[Objectiv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illage techniques on dry matter accu- mulation, soil water content,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yield of broomcom millet were studied. [Method] With Jinsu 9 as an experiment material, the effects of deep tillage, traditional tillage and no tillage and rotary tillage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soil water content,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yield of broomcom millet were investi- gated. [Result]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rate and accumulated amount were signifi- cantly higher in the deep tillage, no tillage and rotary tillage treatments than in the conventional tillage treatment, and the highest in the deep tillage treatment. The soil water content of the deep tillage treatment at 0-100 cm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tillage techniques, deep tillage also exhibited the highest soil water storage,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values were in order of deep tillage〉rotary tillage〉no tillage〉conventional tillage. The deep tillage treatment also showed the highest grain weight per spike, 1 000-grain weight and yield, while conventional tillage exhibited the lowest values, indicating that deep tillage is most beneficial to improvement of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broomcom millet.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broomcorh millet in its main producing areas.
陈凌乔治军王君杰王海岗曹晓宁田翔刘思辰秦慧彬杨光宗
关键词:YIELD
传统食品酸粥的发酵工艺被引量:12
2019年
以从酸粥中分离的戊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entosus )h8-c作为发酵菌株,进行了酸粥的发酵工艺研究。使用不同的接种量和原料处理方式对糜米进行发酵,并以乳酸、自由氨基酸含量和感官评价作为酸粥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以1%接菌量生米发酵48 h,酸粥风味最佳,酸度适口、自由氨基酸含量较高,达到177.23 μg/mL 。以相同工艺使用不同谷物为原料进行发酵,不同谷物的酸粥自由氨基酸含量存在明显区别,依次为小米>大米>糜米。与混合菌株发酵产品相比,以戊糖乳杆菌h8-c作为初始菌株发酵的酸粥,乳酸含量无明显差别,自由氨基酸含量是混菌发酵的2倍,且单一乳酸菌发酵的酸粥口味更加纯正,没有异味。该研究确定了酸粥发酵的基本工艺,相关数据为酸粥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秦慧彬黄志伟张志强张茜茜李东航乔治军杨洪江
关键词:发酵乳酸感官评价
设施专用小果型西瓜非特异性区域促早熟栽培技术
本发明涉及温室西瓜栽培领域,具体涉及设施专用小果型西瓜非特异性区域促早熟栽培技术。通过“M”形垄可在垄中间凹陷处形成水渠,便于浇水,且能保证水分下渗到根系周围,提高水分利用率;定植后至有苗破膜前,黑白间色膜可有效的减短幼...
王宇楠穆志新郭尚秦慧彬李萌
文献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黄酒中17种氨基酸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7
2019年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酒中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黄酒样以6-氨基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AQC)衍生化处理,以流速为0.7 mL/min经Waters AccQ·TagTM Ultra C18(1.7μm,2.1×100 mm)的色谱柱梯度洗脱,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60 nm波长处检测。结果显示,17种游离氨基酸浓度在25~400μmol/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3),回收率在94.21%~104.82%。该方法可在11 min内将17种游离氨基酸完全分离,具有准确、快速、重复性好的特点,可用于黄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田翔王君杰王君杰乔治军
关键词:黄酒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氨基酸
高粱芽期耐盐指标筛选及耐盐性评价被引量:15
2017年
以49份高粱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进行耐盐性分析。在芽期盐胁迫条件下,萌发第4天测定发芽势,第7天测定发芽率、芽长、根长、芽鲜质量、根鲜质量,利用隶属函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和指标筛选。结果表明,12 g/L NaCl是进行高粱芽期耐盐性鉴定的适宜盐浓度,各性状耐盐指标间变异大;6个芽期性状间存在着一定相关性;聚类分析将49份高粱种质资源分成耐盐型、中等耐盐型和盐敏感型种质3大类。发芽率、根鲜质量和芽鲜质量可以作为高粱芽期耐盐性鉴定的指标。
穆志新李萌秦慧彬
关键词:高粱芽期耐盐性主成分分析
一株分离自传统发酵食品酸粥的短乳杆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株分离自传统发酵食品酸粥的短乳杆菌及其应用,菌种名称为H20‑c,分类命名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
秦慧彬杨洪江乔治军穆志新王海岗王君杰曹晓宁
文献传递
一种藜麦氮高效基因型育种资源的快速筛选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藜麦氮高效基因型育种资源的快速筛选方法,包括:选择适应性好、种性一致、抗病性好的单株,经室内考种,决选出优良材料,脱粒、保存;将保存的藜麦种子进行筛选、预处理以及水培育苗;当藜麦达到现蕾...
曹晓宁乔治军孙晶刘思辰宋健秦慧彬
文献传递
糜子黄酒的发酵工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糜子黄酒的发酵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量;2、清洗;3、浸泡;4、蒸饭;5、摊凉;6、糖化发酵出;(7)、压榨;8、离心;9、过滤;10、煎酒。本发明通过单因素试验对酒曲添加量、糜子与水之间的料液比...
田翔王宇楠王海岗王君杰秦慧彬陈凌曹晓宁乔治军
文献传递
不同耕作方式对糜子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糜子干物质积累量、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深耕、传统耕作、免耕、旋耕4种耕作方式,以晋黍9号为材料,分析不同耕作方式的糜子干物质积累量、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产量。[结果]深耕、免耕、旋耕这3种耕作措施的干物质积累速度和积累量要明显高于传统耕作,且深耕最为明显;深耕在0~100 cm处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其它耕作方式,且土壤贮水量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排序依次为深耕>旋耕>免耕>传统耕作;穗粒重、千粒重和产量都以深耕处理的最大,传统耕作方式的最小。研究表明在四种耕作方式中,深耕有利于糜子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结论]在干旱、半干旱的糜子主产区,深耕是最有利于糜子生长的耕作方式。
赵建栋乔治军陈凌王君杰王海岗曹晓宁田翔刘思辰秦慧彬杨光宗
关键词:耕作方式糜子水分利用效率
山西谷子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被引量:58
2020年
【目的】通过对山西谷子地方品种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山西谷子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特点和分布规律,为种质资源的评价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变异系数、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对212份山西谷子种质资源的15个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和性状差异分析,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逐步回归分析对山西谷子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和鉴定指标筛选。【结果】212份山西谷子种质资源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92—2.15,除粒色外,均大于1.00;变异系数范围为3.35%—38.66%,株高、穗长、茎长、茎粗、穗粗、节数、码数、码粒数、单穗重、穗粒重、千粒重、直/支比和粒色变异比较丰富,淀粉和蛋白质变化较小。聚类分析把山西谷子种质资源分为3个类群:第一类群北部品种,来源地包括大同和朔州;第二类群中部品种,来源地包括阳泉、太原、晋中和榆次;第三类群南部品种,来源地包括临汾和运城,与山西地理分布吻合;北部品种中单穗重、穗粒重和千粒重等性状的平均值更高,南部品种中码粒数、单穗重、千粒重、蛋白质、淀粉和直/支比表现出更高的变异性。主成分分析把15个性状归为9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9.26%,表明9个主成分包含了谷子表型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山西谷子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综合得分F值均值为0.521,临汾的黄疙瘩最高(0.709),大同的牛毛黄最低(0.315)。15个性状和综合得分F值的相关性分析表明,10个农艺性状(株高、穗长、茎长、茎粗、穗粗、节数、码数、码粒数、单穗重和穗粒重)与F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直/支比与F值也呈极显著正相关。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出9个性状,分别为株高、穗长、茎长、码数、码粒数、单穗重、蛋白质、直/支比和粒色。【结论】山西谷子地方品种表型多样性丰富,山西谷子资�
刘思辰曹晓宁温琪汾王海岗田翔王君杰陈凌秦慧彬王纶乔治军
关键词:谷子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综合评价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