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 作品数:19 被引量:117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烟雾病脑CT血管成像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烟雾病脑CT血管成像(CTA)的检查技术要点、影像学表现和应用前景。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行脑CTA检查,后处理技术为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双侧颈内动脉闭塞、狭窄,脑底部可见异常血管网,大脑前、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之间及颈内、外动脉之间形成广泛侧支交通。结论:脑CTA检查能够很好地显示烟雾病异常血管的影像学特征,可作为烟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 邹文远曹阳石磊陈玉峰
- 关键词:脑底异常血管网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 MSCT在原发性肠脂垂炎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肠脂垂炎(PEA)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不同部位PEA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结合文献讨论其影像学特点。结果:3例PEA中,1例位于乙状结肠旁,1例位于回盲部,1例位于升结肠旁,3例CT平扫表现为结肠旁卵圆形脂肪密度病灶,边缘见环形高密度影,病灶中央见点、线状高密度。消炎治疗效果明显,避免了手术干预。结论:PEA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徐官珍邹文远石磊刘玥曾蕾纪涛涛李晶晶林花
- 关键词:原发性肠脂垂炎MSCT腹部
- 多层螺旋CT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在13例经病理证实肺隔离症患者中,经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并结合最大强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技术,显示异常血管与病灶的关系。结果13例肺隔离症患者中,9例病灶位于左下叶,4例病灶位于右下叶,11例为叶内型,2例为叶外型,异常供血全部来自胸主动脉。CT平扫表现为肿块形8例,不规则形5例。血管成像重组技术中13例均清晰显示异常体动脉供血。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并结合重组技术能提高诊断肺隔离症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张自力邹文远石磊
- 关键词:肺隔离症血管成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多层螺旋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肿瘤检出率比较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对膀胱不同部位肿瘤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膀胱肿瘤患者的MSCT及CDUS资料,分别计算CT平扫、CT双期增强、CT延时扫描及CDUS 4种方法对膀胱不同部位肿瘤检出个数并与手术病理检出肿瘤数量对照。计数资料做χ2检验,对预先设定的4组逐一两两比较分析。结果 43例膀胱肿瘤患者手术共检出肿瘤93个(三角区及颈部59个,其他部位34个)。术前CDUS、CT平扫、双期增强及延时扫描4种检查方式对膀胱颈部及三角区肿瘤检出率依次为44.04%、35.59%、50.85%、71.19%;其他部位检出率依次为70.59%、64.71%、76.47%、76.47%;不区分肿瘤部位四种检查方式检出率依次为53.76%、46.24%、60.22%、73.12%。对膀胱颈部及三角区病灶检出率比较,CT延时扫描检出率高于其它三种检查方式(P<0.05),其他3种检查方式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4种方法对其他部位病灶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区分病灶位置,CT延时扫描对病灶检出率高于CT平扫及CDUS且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3.96,P=0.0002;χ2=7.510,P=0.006),但与CT增强双期检查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χ2=3.484,P=0.062);其他检查方式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CDUS与MSCT均是膀胱肿瘤检出的重要手段,肿瘤检出率受诊断医师经验、肿瘤大小、位置及膀胱充盈程度等因素影响,膀胱颈部及三角区的肿瘤易漏诊,CT增强延时扫描及多平面重组等后处理技术的综合运用是提高病灶检出率最有效的手段。
- 李胜韩萍邹文远石磊刘玥徐官珍石思李曹阳
- 关键词:膀胱癌彩色多普勒超声
- 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笔者收集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CT表现及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19例,年龄15~77岁。46例表现为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与体征,如右下腹疼痛,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血常规白细胞升高等,8例上腹疼痛,
- 李月华石磊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图像后处理技术多层螺旋CT病理证实右下腹疼痛白细胞升高
- 胃肠道间质瘤的MSCT表现与病理化验对照分析被引量:29
- 2017年
- 目的通过与病理对照,分析胃肠道间质瘤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经手术病例证实的4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MSCT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诊断良性间质瘤12例,恶性或潜在恶性间质瘤36例。良性间质瘤与恶性或潜在恶性间质瘤在病灶大小、部位、形态、边界、密度、强化及周边器官侵犯MSCT表现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病灶大小、部位、内部结构及与周边器官关系能有效显示,且对肿瘤良恶性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 石磊徐峰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多层螺旋CT病理检查
- CTA指导下急诊动脉栓塞治疗腹盆部大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CTA在指导急诊动脉栓塞治疗腹盆部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腹盆部大出血患者32例,动脉栓塞前在抗休克同时行急诊CTA检查,明确出血部位、范围、性质,立即在CTA指导下行选择性DSA,并栓塞出血支血管。结果:32例均经CTA检查明确了出血部位,DSA符合率81.3%。CTA与选择性DSA在显示造影剂外溢征象及病变性质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在显示出血支动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29例(90.6%)动脉栓塞后出血停止或控制,休克得到纠正;3例(9.4%)动脉栓塞后出血仍不能控制,其中2例而后行外科手术治疗,1例而后行内镜治疗。结论:CTA指导下行急诊动脉栓塞治疗腹盆部大出血迅速简便、安全性好、并发症少。
- 陈光斌李江山胡洁唐先志石磊陈云
- 关键词:CT血管成像栓塞介入放射学
- CTA指导下介入治疗外伤性阴茎异常勃起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在CT三维血管成像指导下进行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性阴茎异常勃起的临床价值。方法 3例外伤性阴茎异常勃起,术前行CT三维血管成像检查,根据CT结果行阴部内动脉栓塞治疗,术中选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出血动脉,术后1周行CT三维血管成像检查了解阴茎血供情况。结果 3例术前CT检查提示阴茎海绵体假性动脉瘤,行选择性阴部内动脉栓塞后,阴茎异常勃起消退,术后1周复查CT检查提示出血消失,随访两年阴茎勃起正常。结论 CT三维血管成像对外伤性阴茎异常勃起诊断有很高的价值,同时可用于指导介入治疗及术后随访。
- 陈光斌李江山石磊
- 关键词:CT血管成像介入阴茎异常勃起
- 多层螺旋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下消化道出血的比较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对照分析,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怀疑下消化道出血的29例患者进行MSCT增强扫描,并结合MSCT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模式对图像进行分析判断,找出出血部位及供血动脉,与DSA对照来评估MSCT血管成像技术对于显示下消化道出血的敏感性、准确率。结果:①MSCT显示出血部位25例,出血显示率86.2%(25/29)。DSA检查发现出血灶22例,出血显示率75.9%(22/29)。MSCT对于发现出血部位的敏感性和DSA无显著差异(P>0.05)。②MSCT显示以下出血部位:空回肠出血9例,结肠出血16例,诊断肿瘤15例,炎症4例,憩室2例,溃疡2例,血管畸形1例,未明确病因1例。MSCT未见异常的4例DSA均表现阴性。DSA显示的出血部位:小肠8例,结肠14例,术中诊断肿瘤10例,血管畸形1例,其余11例未明确病因。统计结果表明:MSCT对于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DSA(P<0.05)。结论:MSCT对于判断下消化道出血部位的敏感性可与DSA相媲美,并且能较准确地进行病因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常规首选检查方法。
- 石磊邹文远陈光斌胡久民
- 关键词:下消化道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 嗜铬细胞瘤的MSCT诊断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MSCT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HEO)与腹主动脉旁PHEO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PHEO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依据PHEO发病部位不同将27例PHEO分为肾上腺PHEO组(17例)和腹主动脉旁PHEO组(10例)两组。结果肾上腺PHEO与腹主动脉旁PHEO的CT平扫及增强的表现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性(P>0.05)。平扫瘤体较大,呈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影,肿块密度不均21例(77.78%),均匀6例,瘤体包膜完整、边界清楚。增强动脉期瘤体实质部分迅速、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有减退19例(70.37%),8例(29.63%)PHEO呈持续性强化特点,所有瘤体均可见一条或多条动脉血管供血。结论肾上腺PHEO与腹主动脉旁PHEO的CT表现不具差异性,嗜铬细胞瘤CT表现较具特征性,结合CT增强扫描术前多可作出定位、定性诊断。
- 石思李邹文远刘玥侯明伟胡久民石磊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嗜铬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