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融
- 作品数:84 被引量:329H指数:9
-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颈后路椎板减压联合椎间孔切开术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孔切开术治疗脊髓合并神经根受压的混合型颈椎病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采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孔切开术治疗58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男31例,女27例;年龄41~72岁,平均52.7岁。病程3~15年,平均5.4年。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为(7.8±1.3)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8±1.7)分。椎间盘突出伴黄韧带肥厚37例,椎体后缘骨赘形成11例(骨赘椎管占有率为51.7%±18.1%),颈椎不稳合并椎间盘突出10例。颈椎曲度为(—5.5±12.5)°。螺钉固定节段:C3~7 29例,C4~7 19例,C3~6 10例;共切开椎间孔135个,平均每例2.33个。结果手术时间167~260 min,平均204 min;术中出血量为210~378 m L,平均273 m L。术中无椎动脉、神经根损伤发生。术后1例发生皮下血肿,8例轴性疼痛;均无颈神经根麻痹症状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1~4.3年,平均3.4年。术后2年,JOA评分为(14.1±1.7)分,显著高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72,P=0.000);JOA评分改善率为68.5%±21.9%。VAS评分为(2.1±1.1)分,较术前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68,P=0.000)。影像学复查示,1例邻近节段发生退变,但未出现临床症状;随访期间无螺钉松动、无假关节形成。术后5 d及2年颈椎曲度分别为(13.6±5.1)、(13.2±4.8)°,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11例骨赘椎管占有率为36.5%±10.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1,P=0.000);随访期间骨赘残余压迫逐渐吸收。结论对脊髓合并神经根受压的混合型颈椎病,采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孔切开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术中扩大椎板切除(椎板切除和椎间孔切开)能充分缓解脊髓及神经根受压症状,侧块螺钉内固定在纠正颈椎曲度的�
- 方钊田融孙天威贾宇涛徐天同申庆丰夏刚刘洋李会明
- 关键词:颈椎退变混合型颈椎病颈椎曲度
- 颈椎椎管扩大术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原因及治疗
- 目的 探讨颈椎椎管扩大术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2012 年1 月至2017 年1 月我院收治并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术的985 例患者中出现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资料。对其原因、手术治疗及结果进行...
- 田融
- 关键词: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硬膜外血肿
- 一种具有辅助打结功能的缝合装置
- 本申请公开一种具有辅助打结功能的缝合装置,其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和第二臂彼此镜像对称;所述第一臂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臂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臂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臂的第二端能够彼此相向移动,减少所述第一臂的第二端和所述...
- 乔攀徐天同田融张雯张黎龙方钊
- 腰椎术后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腰椎术后综合征(FBSS)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5月行外科手术治疗且合并FBSS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研究组;将同期入院行外科手术治疗但未合并FBSS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经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术后合并FBS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病程、性别、合并糖尿病、骨质疏松、术式、术后锻炼开始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性别、病程、骨质疏松、糖尿病、术式、术后锻炼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是影响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术后FBS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术后BFSS的发生同性别、病程、骨质疏松、糖尿病、术式、术后锻炼时间、术中失血量等因素关系密切,需引起临床重视;医师可以此为依据拟定相关早期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预后恢复、改善治疗效果。
- 刘洋贾宇涛田融孙天威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病变腰椎术后综合征
- 腰椎全板减压术后顽固下腰痛的原因分析
- 夏英鹏徐天同申庆丰张宇田融江汉张学利
- 针对腰椎管狭窄症椎板减压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远期随访取神经系统功能得到很好的恢复,但是手术后残存下腰痛成为困扰脊柱外科医生的难题,而且缺乏相应的手术前预测因素方面的研究。本项回顾性研究通过对存在顽固术后下腰痛患...
- 关键词:
- 关键词:减压术下腰痛腰椎
- 单纯椎板减压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侧凸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单纯椎板减压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侧凸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996年~2000年我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退变性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侧凸患者57例,均采用单纯腰椎椎板减压术治疗。使用JOA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根据JOA评分恢复率(recover rate,RR)将患者分为效果满意组(RR≥50%)和效果不满意组(RR<50%),对腰椎前凸角、侧凸角、腰椎活动度以及L4椎体倾斜率和侧向位移等影像学参数与临床治疗效果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随访3~7年,平均5.1年,效果满意者42例,不满意者15例,统计分析显示腰椎前凸、活动度、L4椎体的倾斜率和手术减压节段对手术效果有显著影响(P<0.05),与效果不满意组相比,疗效满意组患者术前腰椎前凸小,活动度低,L4椎体倾斜率不明显,需要手术减压的节段少。结论:对腰椎前凸较小、活动度低和L4椎体倾斜率较小的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侧凸的患者使用短节段全椎板减压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 夏英鹏徐天同贾宇涛张寅龙申庆丰田融江汉张学利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退变性腰椎侧凸椎板减压术
-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手术治疗游离型LDH患者24例,记录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MRI特点,均行后路减压游离间盘取出术,记录手术情况并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C)和Oswestry量表(ODI)评估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24例均获随访,时间8个月~4年。平均手术时间(1±0.3)h,平均出血量(300±30)ml。24例患者术前腰NRC、腿NRC、ODI评分分别为(7.34±1.63)分、(7.26±2.16)分、(52.35±6.49)分,术后8个月随访时分别为(3.26±1.14)分、(3.65±2.73)分、(73.78±8.60)分,术前和术后8个月随访时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手术满意程度:优19例,良2例,可3例。结论游离型LDH临床症状较重,MRI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腰椎后路减压游离间盘切除一般可获得满意疗效。
- 孙振辉李会明杜文君张学利田融张颖王沛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游离髓核后路减压
- 一种骨刀限深刻度尺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骨刀限深刻度尺,包括骨刀本体,所述骨刀本体外表面一侧安装有第一环形卡板,所述第一环形卡板一端连接有第二环形卡板,所述第二环形卡板一端边部焊接有螺杆柱,所述螺杆柱外表面一侧螺纹啮合安装有蝶形螺帽,...
- 乔攀田融徐天同张黎龙
- 文献传递
- 颈前路单节段椎体次全切术后钛网沉陷与钛网高度的关系
- 目的 探讨颈前路单节段椎体次全切术后钛网高度对钛网沉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颈前路单节段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57 例,按撑开高度(即钛网高度-正位椎间隙高度/正位椎间隙高度...
- 田融
- 关键词:单节段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沉陷
- 饮水型氟中毒大鼠模型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初步探讨
- 2009年
- 目的研究饮水型氟中毒对脊髓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特别是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喂以预配的高浓度氟化钠水建立饮水型氟中毒大鼠模型,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化半光氨酸蛋白酶(Caspase-3)测定评价饮水型氟中毒大鼠模型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TUNEL结果显示,饮水型氟中毒大鼠模型脊髓中可见明显的细胞核棕染的凋亡神经细胞,Caspase-3检测,实验组相比对照组呈现过表达。结论饮水型氟中毒大鼠模型的脊髓神经细胞有凋亡倾向,Caspase-3的参与和过表达可能是饮水型氟中毒导致神经细胞发生凋亡而致脊髓损伤的原因之一。
- 徐天同夏英鹏申庆丰田融
- 关键词:氟中毒脊髓神经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