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娟
- 作品数:26 被引量:111H指数:8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长春新碱致静脉炎不同时相局部血管变化及药物干预的研究
- 目的: 1.通过对化疗药物致静脉炎干预的相关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的再评价,为临床循证实践提供参考依据,为后期基础实验提供支持。 2.在循证的基础上,通过基础实验探讨长春新碱引起静脉炎的产生、发展情况,为临床早期干预...
- 沈娟
- 关键词:静脉炎化疗药物血管变化
-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对K562细胞分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9年
- 目的本研究探讨新型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nate,ATPR)对K562细胞株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活性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ATPR作用于K562细胞3d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NBT还原实验法分析细胞的分化指标,瑞氏染色法在油镜下观察加药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FCM检测分析细胞周期,RT-PCR法检测cyclinE、cyclinD1、CDK2、CDK4、CDK6、p21cip1、p27kip1、p57kip2和PCNA mRNA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ATPR呈浓度依赖性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作用。ATPR诱导分化活性表现为NBT阳性细胞率增加,油镜下观察K562细胞有分化成熟的改变,G0/G1期细胞表达量增加,S期细胞表达量减少,呈G1期阻滞。RT-PCR检测发现cyclin E、cyclin D1、CDK2、CDK4、CDK6表达减少,PC-NA、P21cip1、P27kip1改变不明显,P57kip2表达增加。Western blot检测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减少。结论ATPR有较强的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化的活性,并通过上调P57kip2的表达,抑制Cyclin-CDK激酶复合物,发挥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
- 阮晶晶陈飞虎徐佼沈娟石静波吴繁荣汪渊
- 关键词:K562细胞株诱导分化细胞周期P57KIP2
- 铂类抗癌药物的多功能纳米递送体系被引量:3
- 2018年
- 以顺铂为代表的小分子铂类抗癌药物是临床应用的一线化疗药物,但其严重的毒副作用和难以克服的耐药性限制了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研发。运用纳米药物递送技术可以实现药物的靶向递送和可控释放,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耐药性,为癌症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此外,丰富多样的纳米递送体系易于实现药物与具有生物学活性试剂的共运输,从而为各种治疗策略以及诊疗策略的联用提供可能,为最终实现癌症的精准治疗展现广阔前景。本文从靶向递药、药物可控释放、联合治疗、诊疗一体化四个方面对铂类抗癌药物的多功能纳米递送体系在癌症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通过列举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了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颖设计思想在铂基纳米递送体系中的应用。
- 沈娟朱阳师红东刘扬中
- 关键词:铂抗癌药物
-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诱导K562细胞分化的作用及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机制
- 2009年
- 目的:本研究探讨新型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retinate,ATPR)对K562细胞株的抑制增殖的和诱导分化活性并对其发生的细胞周期G1期阻滞的机制进行研究。方法:ATPR作用于K562细胞3d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NBT还原实验法分析细胞的分化指标,FCM检测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45、CD73、CD117变化。RT—PCR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E、cyclin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CDK4、CDK6,周期蛋白抑制蛋白/激酶抑制蛋白(CIP/KIP)P21(cipl)、P27(kipl)、P57(kip2)mRNA的变化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cyclinDl和CDK4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ATPR呈浓度依赖性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作用。
- 阮晶晶陈飞虎徐佼沈娟石静波吴繁荣汪渊
- 关键词:K562细胞株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分化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WESTERNBLOT法
- 新型维甲酸衍生物诱导NB4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 2008年
- 目的:本研究探讨10种新型维甲酸衍生物对白血病细胞株NB4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活性。方法:维甲酸类衍生物作用于NB4细胞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瑞氏染色法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加药处理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NBT还原实验法分析细胞的分化指标。FCM检测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变化。结果:维甲酸衍生物作用3 d后,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10种维甲酸衍生物(10-5mol/L)的诱导分化活性表现在油镜下观察NB4细胞向粒系分化成熟的改变,NBT阳性细胞率增加,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表达量增加,CD13表达则减少。通过对细胞周期的分析,发现G0/G1期细胞表达量增加,呈G1期阻滞。结论:维甲酸衍生物2a-03,4a-02和5a-02显示有较强的诱导NB4细胞分化的活性。
- 阮晶晶陈飞虎徐佼沈娟石静波程昌斌吴繁荣
-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白血病NB4细胞株诱导分化
- 肾动态显像法与双血浆法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测定中的价值比较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比较肾动态显像法与双血浆法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中的价值。方法将该院内分泌科患者68例DN患者分为早期肾病组(DN1)23例、临床肾病组(DN2)23例、尿毒症组(DN3)22例,另选取该院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DN0),均用肾动态显像法和双血浆法测定其GFR,分析各组两种方法所测GFR的关系。结果 DN0、DN1及DN2组组内用肾动态显像法和双血浆法测定的GFR(即g GFR与t GFR)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DN3组g GFR与t GFR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N0、DN1、DN2及DN3组肾动态显像法所测的GFR与双血浆法测定的GFR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肾动态显像法与双血浆法均可以灵敏地发现早期DN及临床DN时GFR的变化,但肾动态显像法对于尿毒症期的患者诊断准确性差、灵敏度低,应联合病史及其他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 李明浩崔时珍玄日沈娟赵国琴
- 关键词:肾动态显像法肾小球滤过率
- 国产与进口紫杉醇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疗效及毒副反应比较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紫杉醇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小鼠接种S180后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进口紫杉醇组、国产紫杉醇A组、国产紫杉醇B组,各组于接种后1、3、5d尾静脉注射给予相应药物(紫杉醇组剂量均为10mg.kg-1)。随后观察各组的抑瘤作用,检查小鼠肝功能及血液系统指标变化,观察生存时间。结果:上述检测指标国产与进口紫杉醇制剂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同给药剂量(10mg.kg-1)下,小鼠体内抗肿瘤疗效及毒副反应国产与进口紫杉醇制剂相似。
- 伍长娟陈礼明唐丽琴金涌沈娟江国林卢今
- 关键词:紫杉醇抗肿瘤作用小鼠肝功能
-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培养方案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我校自2002年开始招收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了培养知识面广、科研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决定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早期科研能力培养。总结多年的带教经验,我们认为早期科研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文献阅读能力的锻炼,课题申请书的写作,参加青年教师或硕士研究生的课题实验,SPSS软件的使用,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以及论文的写作。
- 姚余有沈娟吴庆四
- 几种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细胞酸敏感离子通道的表达影响及作用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观察几种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药物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关节软骨中的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表达的影响,探讨抗RA药物对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AA模型组、阿司匹林(50mg/kg)组、地塞米松(0.2mg/kg)组、雷公藤多苷(50mg/kg)组和左旋咪唑(10mg/kg)组。弗氏完全佐剂(CFA)致炎后第10天起,AA大鼠出现继发性炎症,此时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其它用药组分别灌胃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等容量的无菌注射用水,连续7d。实验结束后,光学显微镜观察关节病理变化;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常用药物对AA大鼠关节软骨细胞中ASICs表达的影响;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常用药物对AA大鼠关节软骨中的蛋白聚糖体(aggregate proteoglycan,aggrecan)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常用药物对AA大鼠关节软骨中的Ⅱ型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经过治疗后,各用药组能明显抑制AA大鼠的继发性足肿胀。阿司匹林能显著抑制AA大鼠关节软骨细胞ASICs的表达,其它用药组对ASICs无明显抑制作用。各用药组能明显升高AA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基质成分Ⅱ型胶原和aggrecan表达量,其中阿司匹林作用显著。结论:阿司匹林可能通过抑制ASICs的表达而抑制AA大鼠关节软骨的破坏。
- 陈飞虎袁凤来李霞吴繁荣黄学应胡伟沈娟李俊
- 关键词:佐剂性关节炎软骨关节离子通道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卫生化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卫生化学是预防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涉及知识点多,学习难度较大。传统的卫生化学教学采取的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缺乏主动深入的思考,与教师主动互动少。为提高课堂效率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基于雨课堂与“e会学”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被应用到卫生化学教学过程中,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统计调查。结果表明,对卫生化学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以及自学能力,在情感交流上也增强了师生沟通,达到更好的“教学相长”体验。
- 任玲玲姬艳丽金忠秀沈娟
- 关键词:卫生化学混合教学模式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