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2篇死亡率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麻疹
  • 2篇疾病构成
  • 2篇儿童
  • 2篇肺炎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人员
  • 1篇早产
  • 1篇知识
  • 1篇知识调查
  • 1篇窒息
  • 1篇死亡病例
  • 1篇死亡病例分析
  • 1篇死因
  • 1篇体检

机构

  • 6篇蚌埠医学院第...
  • 2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蚌埠医学院附...

作者

  • 9篇黄珈珈
  • 4篇瞿芳蕾
  • 3篇沈嬿
  • 2篇崔琢
  • 2篇黄培英
  • 1篇秦晓辉
  • 1篇林清华
  • 1篇郑艳
  • 1篇林清华
  • 1篇秦晓辉

传媒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安徽预防医学...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第六次全国流...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分析 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探讨降低 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措施。方法 对我院 2 0 0 1~ 2 0 0 3年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死亡占 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 66 .67% ,其中早期新生儿死亡占 53 .33 %。 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 3位死因依次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肺炎和败血症。结论 降低新生儿死亡 ,特别是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是降低 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黄珈珈
关键词:儿童死亡率早产低出生体重肺炎
临床实习人员的普遍预防知识调查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了解临床实习人员对普遍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 方法 对 2 73名临床实习人员进行普遍预防知识问卷调查。 结果 临床实习人员对普遍预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平均知晓率为 71.8% ,95 .2 %的实习人员愿意接受普遍预防知识培训 ,并在医疗工作中注意普遍预防知识的应用。 结论 实习人员普遍预防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医院对实习人员进行普遍预防知识的岗前培训很有必要。
黄珈珈
关键词:知识教育
≥60岁住院患者死亡957例病因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60岁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的病因,为预防和治疗老年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网络直报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2年≥60岁住院死亡患者并经网络直报的957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岁病死病例占同期病死人数的61.54%,男性病死构成明显高于女性.男女病死高峰年龄均在70~79岁.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位于病死类别的前三位.死因排序与年龄和性别有关.死因单病种顺位排列依次为肺部感染、肺癌、冠心病.结论:加强对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
沈嬿林清华崔琢黄培英瞿芳蕾秦晓辉黄珈珈
关键词:疾病构成老年医学
2004—2012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分析
2013年
目的对2004—2012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04—2012年统计的5岁以下死亡儿童为调查对象,按照死亡时实际生存时间和死亡诊断病因进行整理、汇总和回顾性分析,其中儿童死因诊断和分类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分析。数据输入Excel2003,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2年5岁以下儿童共死亡392例,新生儿死亡比例最高,占63.27%。2004—2012年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居第1位的为早产及低体重儿分别为25.42%、32.50%、39.19%、22.73%、28.95%、18.60%、22.58%、25.81%、28.12%;居第2位的除2012年为出生窒息18.75%,其他均为肺炎,分别为18.64%、25.00%、17.57%、20.45%、13.16%、13.95%、16.13%、16.13%;居第3位的分别为出生缺陷13.56%、败血症10.00%、败血症8.11%、败血症6.82%、出生缺陷10.53%、败血症11.63%、败血症12.90%、出生窒息12.90%、肺炎6.25%。结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通过减少早产及低体重儿出生、降低早产及低体重儿死亡率、积极防治肺炎与败血症、减少出生缺陷与出生窒息,可减少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发生。
瞿芳蕾黄珈珈沈嬿
关键词:死亡率肺炎出生窒息败血症
临床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观察及防护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 对临床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原因、方式和危险程度进行评价 ,探讨可能的防护办法。方法 对 2位HIV职业暴露者的原因、方式、危险程度和防护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暴露方式为针刺伤穿破皮肤 ,暴露后均挤压伤口清水冲洗 ,并用碘酊和 75 %酒精消毒。 6个月后 2人HIV抗体检测均阴性。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 ,尤其临床护理人员容易HIV暴露 ,因此 ,应采取确实有效措施 ,加强对医护人员HIV暴露的防护 ,防止感染HIV。
黄珈珈
关键词:医护人员HIV
2008~2011年某综合医院死亡病例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死亡病例的具体情况,找出威胁生命的主要因素,为提高生命质量及医院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和医院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网络直报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2008~2011年在该院死亡的1361例病例从性别、年龄、死亡科室及死因几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死亡人数明显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构成比逐渐增高,60岁以上的年龄组共809例,占全院总死亡患者的59.44%。死亡原因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只有科学管理,合理优化资源,降低病死率,才能提高生命质量。
沈嬿黄珈珈林清华崔琢黄培英瞿芳蕾秦晓辉
关键词:死亡病例死因疾病构成
153例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通过对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点,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2006年诊断的153例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3~6月是麻疹的高发季节,发病占全部病例的60.8%。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占总病例数的42.5%。居住本市的病例中,流动人口占85.7%(72/84)。有麻疹疫苗(MV)免疫史者22例(14.4%),无MV免疫史者66例(43.1%),MV免疫史不详者65例(42.5%)。结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仍需加强,尤其要提高接种的及时率和流动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率。
黄珈珈郑艳瞿芳蕾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
153例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描述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2006年发现的153例麻疹病例的流行特点。153例麻疹病例均为我院诊断病例。根据发热、典型皮疹和口腔黏膜柯氏斑的典型临床表现,结合其流行病学史诊断,部分患者经检测血清麻疹抗体1gM阳性。...
黄珈珈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抗体检测
文献传递
艾滋病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本地区艾滋病 (AIDS)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 14例AIDS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AIDS患者 14例中经血液传播 11例 (78.6 % ) ,经性传播 1例 (7.1% ) ,不详 2例 (14 .3% )。临床表现为发热 14例(10 0 % ) ,胸闷、呼吸困难 9例 (6 4 .3% ) ,消瘦 8例 (5 7.1% ) ,肺部感染 14例 (10 0 % ) ,霉菌感染 7例 (5 0 % ) ,合并结核病 3例(2 1.4 % ) ,WBC <4 .0× 10 9/L 5例 (35 .7% ) ,L <0 .2 0 6例 (42 .9% ) ;X线胸片均为双肺中、下部弥漫性斑片状、纤维条索状阴影 ;抗 HIV抗体阳性 14例 (10 0 % )。结论 :AIDS患者以发热、肺部感染、胸闷、呼吸困难、消瘦合并霉菌和结核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 ;应结合流行病学进一步检测抗 HIV抗体 ,防止误诊或漏诊。
黄珈珈徐凤珍
关键词: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