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来
- 作品数:27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余姚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粪石性肠梗阻螺旋CT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1年
- 粪石性肠梗阻是由于肠内粪石等引起的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发病率较低,以往文献报道较少。近年来,随着CT的发展,特别是螺旋CT在不明原因肠梗阻的广泛应用,粪石性肠梗阻的报道逐渐增多。笔者回顾分析9例粪石性肠梗阻的CT表现,评价螺旋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 黄国来姚伟根徐达君王鸿林
- 关键词:粪石肠梗阻螺旋CT
- 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 2007年
- 赵丽敏黄国来徐达君黄鸿林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胃癌诊断病理证实月经
- 胃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
- 2006年
-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最常发生于胃(60%),以往常被误诊平滑肌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CT在GIST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回顾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旨在探讨螺旋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
- 黄国来
- 关键词:螺旋CT诊断胃间质瘤间叶源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螺旋CT表现平滑肌肿瘤
- 肾上腺神经鞘瘤8例CT和MR表现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肾上腺神经源性肿瘤包括神经母细胞瘤、嗜铬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瘤和神经鞘瘤,均来源于肾上腺髓质,起源于肾上腺神经母细胞.其中,肾上腺神经鞘瘤极为少见,其发病率远低于肾上腺其他神经源性肿瘤.现笔者对近年来收治的肾上腺神经鞘瘤患者的CT和MR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期为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 姚伟根黄国来王鸿林严洋
- 关键词:肾上腺神经鞘瘤MR表现CT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源性肿瘤节细胞神经瘤
- 冠脉CT造影餐巾环征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餐巾环征(NRS)和未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8-01-01—2013-05-31在我院行冠脉CT血管造影(CCTA)的患者499例。记录冠脉节段斑块特点包括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非阻塞性斑块和阻塞性斑块,低密度斑块,正性重塑斑块和餐巾环征斑块(PNRS)。随访以电话随访为主,辅以门诊随访、住院随访等,终点事件为ACS,随访截止时间为2013-06-30。生存率估算应用Kaplan-Meier法,两条生存曲线之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PNRS与ACS之间的关系。结果7 119个节段、749个斑块纳入分析。26个(3.5%)斑块为PNRS,分别有11个(42.3%)、16个(61.5%)PNRS为正性重塑斑块和低密度斑块,20个(76.9%)PNRS为正性重塑斑块或低密度斑块,7个(26.9%)PNRS既是正性重塑斑块又是低密度斑块。随访结束时16例发生ACS,其罪犯节段的阻塞性斑块、正性重塑斑块、低密度斑块、PNRS均高于非罪犯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证实,低密度斑块、正性重塑斑块和PNRS是预测罪犯节段即ACS事件的独立因素。NRS阳性组与阴性组无ACS生存曲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TA NRS与未来ACS事件密切相关,独立于正性重塑斑块和低密度斑块,NRS的检测有助于识别未来ACS事件的高危患者。
- 姚伟根黄国来严洋孙东方丁信法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螺旋CT诊断12例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在螺旋CT扫描中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FNH的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资料。结果12个病灶平扫低密度7个,等密度5个,其中8个中央见星芒状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11个病灶明显强化,1个中等强化,病灶中央更低密度区无强化,5例病灶中央或周围可见增粗的血管影。门脉期及延迟期:2个等或略低密度,10个为略高密度,8例中央瘢痕中6例有延迟强化,2例无强化。结论FNH在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中具有特征表现,对FNH的确诊有重要价值。
- 黄国来
- 关键词:局灶性结节增生螺旋CT
- CT增强静脉注射碘帕醇与碘克沙醇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在CT增强检查静脉注射非离子型碘帕醇对比剂和碘克沙醇对比剂后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CT增强检查并符合条件485病例,其中碘帕醇组236例,碘克沙醇组257例,两组患者在增强前12h及增强后72h内测定血肌酐值(Scr),计算Scr绝对值及CIN的发生率。结果碘帕醇组及碘克沙醇组血肌酐绝对值无明显差异,分别为3.57μmol·L-1和3.21μmol·L-1P>0.05,两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亦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54%和2.72%P>0.05。结论碘帕醇和碘克沙醇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 王鸿林姚伟根黄国来严洋邵刚炯
- 关键词:碘帕醇碘克沙醇X线体层摄影肾功能
- 非霍奇金淋巴瘤深部淋巴结及大血管受累的多层螺旋CT特征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深部淋巴结受累以及大血管侵犯的CT表现特征。方法:搜集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淋巴瘤患者101例,其中62例有深部淋巴结受累符合入组条件,按照病理类型归类分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8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13例,滤泡性淋巴瘤、小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各3例,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2例。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其CT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分布部位:几乎所有的病理类型均以腹膜后及腹腔淋巴结受累为主。并可以同时有纵隔及盆腔淋巴结受累;②淋巴结孤立与融合:按照不同的病理类型及部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及小B细胞淋巴瘤受累淋巴结融合最常见,且以腹膜后淋巴结融合为主,而外周T细胞淋巴瘤及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以孤立淋巴结为主,均无1例有淋巴结融合征象;③血管包埋征:淋巴结融合包埋大血管时形成血管包埋征,所有被包埋的血管均未发现有血管管腔的不规则、狭窄以及管壁的毛糙。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深部淋巴结受累时,以腹膜后淋巴结受累最常见,腹腔淋巴结次之;血管包埋征在淋巴瘤CT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其对血管的包埋而非侵蚀是与其它恶性肿瘤相鉴别的一个重要特点。
- 卲刚炯张建丰姚伟根严洋黄国来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
- 基于MRI影像组学、临床指标及PI-RADS v2.1评分构建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的预测模型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组学、临床指标及PI-RADS v2.1评分构建的融合模型预测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EPE)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9月余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癌EPE患者107列。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前列腺癌患者EPE发生的相关因素;通过LASSO回归分析提取MR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融合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分析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与临床特征及PI-RADS v2.1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病灶横切面面积、病灶最大直径、前列腺体积、PI-RADS v2.1评分、Gleason评分升高,器官累及,癌细胞转移均是EP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共筛选出6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临床特征模型、影像组学特征模型及PI-RADS v2.1评分对患者EPE发生情况均有较好的区分力,但融合模型的预测效能最高;Radscore与临床特征、PI-RADS v2.1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MRI影像组学、临床特征及PI-RADS v2.1评分构建融合模型能提高预测前列腺癌EPE的效能。
- 胡稳黄刚姚伟根黄国来谢清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 磁共振成像联合多层螺旋CT对良恶性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 2025年
-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多层螺旋CT对良恶性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余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其中良性卵巢肿瘤患者32例,恶性卵巢肿瘤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 与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相比,恶性卵巢肿瘤患者CT值(9.60±3.23 vs. 30.29±7.39)HU、瘤体直径(89.60±10.23 vs. 136.77±20.38)mm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相比,恶性卵巢肿瘤患者瘤体边缘凸起(21.88%vs. 90.00%)、瘤体实性(18.75%vs. 85.00%)、多房(28.13%vs. 75.00%)、瘤体不规则(25.00%vs. 80.00%)、投影密度不均(21.87%vs. 75.00%)占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多层螺旋CT、MRI单一检测诊断相比,MRI联合多层螺旋CT诊断良性、恶性卵巢肿瘤的准确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RI、多层螺旋CT单项诊断相比,联合诊断对恶性卵巢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卵巢肿瘤患者CT值、瘤体直径高于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且瘤体边缘凸起、瘤体实性、多房、瘤体不规则、投影密度不均占比较高,MRI联合多层螺旋CT对恶性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
- 胡稳姚伟根黄国来谢清毛立华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多层螺旋CT良恶性卵巢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