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十姐
- 作品数:17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维持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在PCI术后的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加倍维持剂量的硫酸氢氯吡格雷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PCI术的易栓患者50例,术后一段时期内硫酸氢氯吡格雷维持量加倍,观察临床效果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对血液、消化系统影响。结果硫酸氢氯吡格雷加倍维持剂量显示更好的抗栓效果,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PCI术后采用加倍剂量的维持量,安全有效,尤其对易栓、高危、超重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不失为较好的抗栓策略。
- 张志勇骆十姐吕艳丁浩程勇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硫酸氢氯吡格雷
- 替罗非班在急诊PCI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措施及体会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护理措施及经验。方法 60例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注射替罗非班,持续24-48 h。术后采取针对性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术中经冠状动脉内注射药物负荷量者有50例,所有患者替罗非班维持时间从术中至术后24-48 h,平均(30.5±8.1)h。患者药物维持过程中穿刺部位出现瘀斑10例,穿刺局部出血5例,血肿2例。自发性其他部位出血4例,其中多发性瘀斑1例,牙龈出血1例,血尿、血痰各1例。上述出血现象经过及时的发现、采取局部压迫,重新包扎或减量、停药等处理后得到了缓解,无严重颅内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现象。所有患者术后胸痛缓解,心电图示ST段抬高的导联3 h下降〉50%占78%,住院期无急性血栓发生,无明显的医患矛盾。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使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针对性的护理对并发症防治起到重要作用。
- 吕艳骆十姐庄伟伟吴静
- 关键词:替罗非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
-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血管再通治疗中的护理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 50例血栓高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于急诊PCI术中接受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联合治疗的疗效及风险,评估护理措施。结果两者的联合治疗显著改善了PCI术中患者的堵塞血管血流恢复及心肌灌注。ST段抬高多在0.5 h内明显降低,临床症状也随血流的恢复而明显减轻,针对性的护理减少了严重的并发症,改善了患者预后。结论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诊PCI中是安全、有效的,同时针对性的护理是疗效的保障。
- 骆十姐吕艳庄伟伟张倩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护理
- 临床护理路径在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患者射频消融术(RFC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室上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CNP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在康复时间、不良反应、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NP应用于RFCA患者中,可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骆十姐张志勇吕艳
-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患者满意度
- 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后再晕厥的诊疗体会
- 2010年
- 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再晕厥的原因及诊治经验。方法对我院200例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随诊观察,对术后再次出现晕厥的5例心源性晕厥患者行回顾分析。结果 5例患者系心源性晕厥,其中4例与起搏器功能异常有关。结论起搏器术后再晕厥首要考虑起搏器相关的原因,同时不应忽视其它原因。
- 张志勇程勇丁浩骆十姐吴静
- 关键词:晕厥心脏起搏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180例护理体会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护理。方法:回顾病例总结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结果:180例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采取充分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监护处理,术后做好穿刺处护理、重视并发症观察护理、抗凝护理、加强饮食一般护理及出院指导;实行全方位,全程介入护理对保障病人安全,预防并发症,保证患者手术顺利有重要意义。
- 李萍吕艳吴静骆十姐
-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
- 经股动脉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负效应的护理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植入术后负效应的护理策略和观察要点。方法对我院2009年4月~2010年12月30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0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术后发生术后负效应95例,迷走神经反射、穿刺处渗血、血肿、腰酸腹胀最常见。均恰当治疗和悉心护理后好转出院。结论重视对冠状介入术后负效应的观察与实施有效护理,可减少术后负性效应,加快患者康复。
- 李萍吴静吕艳骆十姐庄伟伟
-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护理
- 床边紧急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26例围术期护理被引量:5
- 2010年
- 对26例缓慢心律失常患者行床边紧急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均成功安装临时起搏器,其中22例留置3~7d恢复窦性心律;3例未恢复窦性心律而安装永久起搏器;1例于术后第3天因复合伤,多脏器衰竭死亡。认为床边紧急临时起搏器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有效护理可保证起搏器运转正常。
- 杨雪玲骆十姐
- 关键词:心脏临时起搏器心律失常围术期护理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中的护理流程及体会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护理要求及配合。方法:对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12h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术,总结此术式患者主要的护理诊断和措施。结果:急诊PCI术疗效肯定,术中病情及护理要求变化复杂,快捷的护理流程和医护熟练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快捷的护理流程及专业的护理技术是缩短手术时间及安全的有效保障。
- 骆十姐吕艳吴静
- 关键词:护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
- 心血管患者吸氧状况调查及相应的护理策略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了解心血管病患者吸氧的状况及护理策略。方法对200例心内科住院吸氧的患者随机调查,了解吸氧状况并作出质控评估及护理策略。结果医嘱与执行一致90例,操作规范者150例;吸氧湿化瓶及湿化液每天更换121例。氧气管清洁者165例。患者舒适吸氧者70例。不愿吸氧75例,原因涉及噪音、鼻塞、干燥、异味、心理障碍、经济负担等原因。质控满意100例、一般50例、差33例。结论医患双方多种原因影响吸氧效果,提高舒适度及质控是重要的保障。
- 骆十姐吕艳
- 关键词:吸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