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赟

作品数:50 被引量:259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肾病
  • 19篇糖尿
  • 19篇糖尿病
  • 14篇糖尿病肾病
  • 14篇通络
  • 13篇膜性
  • 11篇中药
  • 11篇膜性肾病
  • 10篇化瘀
  • 10篇化瘀通络
  • 8篇肾衰
  • 8篇肾衰竭
  • 8篇特发性膜性肾...
  • 7篇肾病大鼠
  • 7篇通络中药
  • 7篇中医
  • 7篇疗效
  • 7篇慢性肾衰
  • 7篇慢性肾衰竭
  • 5篇益气

机构

  • 29篇河北省中医院
  • 26篇河北中医学院
  • 19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省人民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省沧州中...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河北省胸科医...

作者

  • 50篇马赟
  • 28篇陈志强
  • 14篇贾蕊
  • 13篇郭倩
  • 7篇潘永梅
  • 6篇徐晶
  • 5篇张芬芳
  • 5篇方敬
  • 4篇白璐
  • 3篇李洁
  • 3篇邢志峰
  • 3篇张拴成
  • 2篇闫翠环
  • 2篇邱贝
  • 2篇马金荣
  • 2篇张江华
  • 2篇杨倩
  • 2篇田小超
  • 2篇周旭
  • 1篇王月华

传媒

  • 9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天津中医药
  • 4篇河北中医药学...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河北中医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医杂志
  • 2篇环球中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草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4篇2025
  • 4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陈志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被引量:14
2015年
陈志强教授从事中医肾脏病临床、科研近30年,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见解独到;制定了益气健脾补肾,祛湿泄浊,活血化瘀通络的治疗大法,其中尤其重视祛湿泄浊。在临床上辨病、辨证相结合,灵活运用,在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保护肾功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疗效昭彰。
潘永梅郭倩贾蕊马赟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辨证论治
化瘀通络方辅助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中期血瘀证患者40例——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价化瘀通络方对糖尿病肾脏疾病中期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将90例糖尿病肾脏疾病中期血瘀证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治疗组4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化瘀通络方,对照组加服化瘀通络方安慰剂,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24周。主要指标为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UTP)、血白蛋白(Alb)、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次要指标为治疗前后血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评价中医证候疗效及疾病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后不良反应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 h-UTP、ET-1、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lb、NO水平升高(P<0.05),水肿、腰痛、肌肤甲错或肢体麻木、口唇紫暗、舌色紫暗或有瘀点和脉细涩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24 h-UTP、ET-1、VEGF水平降低,Alb、NO水平升高(P<0.05),水肿、腰痛、舌色紫暗或有瘀点和脉象细涩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59.09%(26/44),疾病临床总有效率45.45%(20/44);对照组分别为15.22%(7/46)及8.70%(4/46),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共发生不良事件7例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期间两组无终点事件发生。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化瘀通络方可以进一步降低糖尿病肾脏疾病中期血瘀证患者尿蛋白量,改善临床症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相关。
马赟王开爽曹爽赵炳武白璐吴苏高玉伟王兴华边东陈志强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疾病血瘀证化瘀通络方
基于JAK2/STAT1/STAT3通路探讨化瘀通络中药改善db/db小鼠肾组织损伤的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中药对db/db小鼠肾脏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16只雄性8周龄db/db小鼠及8只同背景下db/m小鼠[作为对照组(C组)],适应性喂养1周后,测小鼠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显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模型成立后,将db/db小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M组)、化瘀通络中药组(H组)。C组、M组分别予纯水灌胃,H组予化瘀通络中药灌胃,连续干预13周。于13周末检测小鼠尿液微量蛋白/肌酐比值(UACR)、血胱抑素C(Cys-C)、肌酐(S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光镜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IL-6蛋白表达水平及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TAT1)/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M组小鼠尿液UACR、血Cys-C、TG、LDL-C均增多(P<0.05),Scr、BUN、HDL-C未见明显变化;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增生,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和肾间质轻度纤维化;ELISA结果显示血清中IL-6、MCP-1蛋白表达水平均增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肾组织中IL-6蛋白表达水平及p-JAK2/JAK2、p-STAT1/STAT1、p-STAT3/STAT3比值均增高(P<0.05)。与M组相比,H组小鼠尿液UACR、血Cys-C、TG、LDL-C均减少(P<0.05),Scr、BUN、HDL-C未见明显变化;光镜下可见肾脏病理改变得到改善;ELISA结果显示血清中IL-6、MCP-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组小鼠肾组织中IL-6蛋白表达水平及p-JAK2/JAK2、p-STAT1/STAT1、p-STAT3/STAT3比值均降低(P<0.05)。结论:化瘀通络中药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1/STAT3通路减轻炎症反应,延缓DN进展。
任改燕张学琴方敬马赟申旭阳张天伟吴媛娄菲菲陈志强
关键词:化瘀通络中药DB/DB小鼠炎症
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皮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血管紧张素(1-7)-Mas轴的影响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皮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血管紧张素(1-7)-Mas[ACE2-Ang-(1-7)-Mas]轴的影响。方法将89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22只)、高糖高脂对照组(H组,10只)和1%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注射组(57只)。STZ注射组以高糖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STZ制备糖尿病模型(50只),再分为模型组(M组,24只)、厄贝沙坦组(I组,13只)和化瘀通络中药组(Z组,13只)。I组和Z组大鼠分别给予厄贝沙坦和化瘀通络中药混悬液灌胃,共16周,其余各组给予等体积饮用水。检测各组大鼠4个时间点的血糖和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免疫组化法、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肾皮质ACE2、Mas蛋白的表达变化,第16周末对各组肾皮质2种蛋白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C组比较,H、M组血糖均升高,且M组高于H组(P<0.01)。不同时间点24 h尿蛋白与C组比较,M组升高,且M组高于H组(P<0.05)。与M组比较,I组8周末和Z组8、16周末均降低(P<0.05),且第16周末Z组优于I组(P<0.05)。与C、H两组比较,M组第16周末肾皮质ACE2 mRNA的表达降低(P<0.01);与M组比较,Z组表达升高(P<0.01)。与C组比较,M组第16周末Mas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组比较,M组表达降低(P<0.05);与M组比较,Z组表达升高(P<0.05),且高于I组(P<0.05)。M组ACE2、Mas蛋白表达的定量随时间呈递减趋势。第16周末ACE2、Mas蛋白的表达定量,与C组比较,M组两者表达均降低(P<0.05);与M组比较,Z组ACE2的表达和I、Z两组Mas的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化瘀通络中药可能通过上调ACE2、Mas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促进ACE2-Ang-(1-7)-Mas轴发挥作用,降低尿蛋白,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起到肾保护的作用。
徐晶马二卫白璐马赟郭倩贾蕊张江华陈志强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化瘀通络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MAS
陈志强教授益气温阳通络泄浊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通络泄浊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CRF患者60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浆蛋白、血脂、24h尿蛋白定量(24 h-UTP)、尿素氮(BUN)、肌酐(CREA)和肾小球滤过率(e GFR)。根据疾病疗效标准及中医证候疗效标准来评价患者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4.2%。治疗后RBC计数、Hb、HDL、TP、Alb和GFR较治疗前明显上升;TC、TG、LDL、24 h-UTP、BUN、CREA较前显著下降。结论:益气温阳通络泄浊方可改善CRF患者血红蛋白,调节脂代谢,升高血浆蛋白,减少蛋白尿,从而延缓CRF肾脏病理进程。
赵炳武张学琴方敬马赟白璐张芬芳陈志强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益气温阳通络泄浊
活血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分析中药在肾小管损伤及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肾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1月—2015年12月,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所有大鼠给予自由饮水进食适应1周,随机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活血化瘀通络组,每组大鼠20只,模型组、活血化瘀通络组行大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活血化瘀通络组造模后给予活血化瘀通络中药处理,观察与记录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大鼠一般状态良好,模型组大鼠出现了明显的多尿、消瘦、多饮、多食症状;与模型组相比,活血化瘀通络组的大鼠一般情况好转。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活血化瘀通络组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P<0.05)。病理学显示正常组大鼠肾小球结构完整清晰;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球肥大,基底膜增厚;与模型组相比,活血化瘀通络组的大鼠肾小球病理改变较轻。免疫组化显示正常组AngII和AT1R在大鼠肾脏的表达主要位于肾小管内,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活血化瘀通络组的AngII和AT1R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活血化瘀通络组的AngII和AT1R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活血化瘀通络中药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一般情况,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的排泄,减少肾脏组织中AngII和AT1R的表达,减轻肾功能的损伤,从而减缓对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潘永梅陈志强贾蕊马赟郭倩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功能
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干预作用
郭倩陈志强贾蕊马赟潘永梅
活血化瘀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骨形态蛋白7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通络方干预早期糖尿病肾损害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模型组30只,模型组大鼠按60mg/kg体重一次性大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的2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4只。干预组大鼠给予活血化瘀通络方定容至灌胃量1ml/100g体重进行灌胃。活血化瘀通络方由川芎、丹参、地龙、水蛭、全蝎组成分别给予相当于生药量0.96、1.2、0.8、0.48、0.48g/(kg·d)。正常组和对照组大鼠按照1ml/100g体重给予纯净水灌胃。药物干预16周后分别观察各组大鼠体重(BW)、肾脏指数(K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白蛋白(U-Alb)水平;光镜及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肾小球基底膜(GBM)厚度的改变;检测骨形态蛋白7(BMP-7)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大鼠BW、BMP-7及其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KI、FBG、HbA1c和U-Alb水平明显升高(P<0.05),GBM明显增厚(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大鼠BW、BMP-7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KI、U-Alb以及GBM厚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活血化瘀通络方具有减轻早期糖尿病肾损害的作用,其上调BMP-7的表达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
潘永梅陈志强马赟郭倩贾蕊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与瘀血阻络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与瘀血阻络的相关性。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平分为三组-瘀血阻络型组(A组)、非瘀血阻络型组(B组)、正常组(C组),均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A组与B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分别测定随机血糖、24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取大鼠的肾皮质,病理切片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的变化;也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与B组的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明显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的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与B组的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分别为(24.20±4.10)mg/24h和(24.29±3.89)mg/24h,都明显高于C组的(5.93±2.14)mg/24h(P<0.05)。A组与B组的TGF-β1表达量明显高于C组(P<0.05),同时A组的TGF-β1表达量也高于B组(P<0.05)。形态学观察显示相对于B组,A组的肾小球体积增大,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结论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中瘀血阻络型的TGF-β1表达量相对比较高,伴随有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可导致大鼠病情恶化,也确认了糖尿病肾病瘀血阻络型的存在。
潘永梅陈志强贾蕊马赟郭倩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GF-Β1
益肾祛湿通络中药对膜性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肾组织Nephrin、NEPH1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益肾祛湿通络中药对大鼠蛋白尿及肾组织 Nephrin、NEPH1 mRNA 的表达影响剂及可能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 Wistar 雄性大鼠 40 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G)10 只、造模组 30 只。
陈志强胡海涛张芬芳马赟方敬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