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石平
- 作品数:37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动脉内置管溶栓结合传统手术补救治疗下肢动脉血栓2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下肢动脉血栓栓塞为血管外科常见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主要表现为“5P”征,若处理不当,可造成患肢坏疽,甚至截肢,损伤极大。以往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取栓或静脉溶栓治疗,并发症多,效果不满意。近年来,血管内介入治疗在血管外科中广泛应用,
- 金弢张鸿坤韩石平
- 关键词:疗效分析内置管血管内介入治疗
- 美克尔憩室8例临床报道
- 2001年
- 葛挺韩石平
- 关键词:美克尔憩室
- 胆胰合剂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胆胰合剂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4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随机分为2组,早期肠内营养(EEN)组23例,胆胰合剂联合早期肠内营养(REN)组23例,观察两组病例入院后第1天、7天、...
- 赵凯韩石平
-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淀粉酶REN
- 文献传递
- 胆囊十二指肠瘘伴胆石性肠梗阻一例被引量:2
- 2010年
- 金哲柱汲崇德韩石平司马军金弢
- 关键词:胆囊十二指肠瘘胆石性肠梗阻停止排气腹部手术史右上腹痛发病早期
-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1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主要表现为腹痛、黑便、腹部包块;检出率:对胃淋巴瘤B超25%、胃镜87%、消化道钡餐100%、CT 75%,对肠道淋巴瘤B超78%、消化道钡剂造影40%、CT87%;内镜活检确诊率33%;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手术及化疗等治疗疗效较好,5 a生存率44%。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手术加放、化疗治疗本病疗效较好。
- 高国栋王平韩石平王玮董兵李勇司马军杨聪金滔周林
-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淋巴瘤
- 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与T型管引流的比较研究
-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可行性及效果。方法以常规胆总管切开探查放置T管为对照,分析、总结我院2000年10月-2003年7月开展胆总管切开探查后一期缝合147例临床经验, 并比较术后胆瘘的发生率、留院的时间、术前及...
- 赵凯谭群亚金弢韩石平刘金龙
- 关键词: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胆总管直径
- 文献传递
- 17例肠瘘病人的外科治疗分析
- 肠瘘是肠管与空腔脏器、体腔或体腔外的异常通道,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近40 年来,全肠外营养的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使非手术治疗成为促进肠瘘自愈或为后期确定性手术治疗创造条件。肠瘘病人的营养状况...
- 赵凯韩石平金弢徐伟
- 关键词:TPN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确定性手术泵抑制剂细菌移位
- 文献传递
- 术中肠镜检查在伴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 2007年
- 结直肠癌主要依靠手术治疗。术前肠镜检查对于明确其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部分伴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不能进行术前肠镜检查或不能充分检查全结肠,而结肠是多发性肿瘤的好发部位,即使术中仔细触摸全结肠,也仍然容易遗漏位于梗阻近端的病灶。1995-2005年间,我们对40例伴慢性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了术中肠镜检查,现总结如下。
- 韩石平周林陈贤贵金涛
- 关键词:慢性肠梗阻直肠癌患者肠镜检查多发性肿瘤全结肠
- 阿霉素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目的探讨阿霉素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缺血预处理组(C组)、阿霉素预处理组(D组)。各组均在缺血前、缺血1小时、...
- 赵凯韩石平刘金龙
- 关键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阿霉素预处理
- 文献传递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25例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嵌顿疝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5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25例均手术顺利,无切口感染和排异反应,无术后死亡。6个月均未复发。结论:有选择性地在腹股沟嵌顿疝患者中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的,且有良好的效果。
- 周林谭群亚高国栋韩石平金弢梁保康
-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嵌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