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雅儒

作品数:15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性
  • 6篇休克
  • 6篇失血
  • 6篇失血性
  • 6篇失血性休克
  • 5篇瑞芬太尼
  • 5篇芬太尼
  • 3篇预先给药
  • 3篇脂质过氧化
  • 3篇瑞芬太尼预处...
  • 3篇急性失血
  • 3篇急性失血性休...
  • 3篇给药
  • 3篇过氧
  • 3篇过氧化
  • 2篇脂质
  • 2篇脂质过氧化作...
  • 2篇神经阻滞
  • 2篇手术
  • 2篇肿瘤

机构

  • 13篇宁夏医科大学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医学部

作者

  • 13篇陈雅儒
  • 6篇李振洲
  • 6篇孟尽海
  • 4篇孟尽海
  • 3篇王文娟
  • 2篇姚杰
  • 2篇马汉祥
  • 2篇陈学新
  • 2篇李静
  • 1篇陈易
  • 1篇倪新莉
  • 1篇孙建洋
  • 1篇马富强
  • 1篇闫晓琼
  • 1篇王春生
  • 1篇郎淑慧
  • 1篇闫瑞
  • 1篇韩彩玲

传媒

  • 6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麻醉与监护论...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瑞芬太尼预处理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家兔肺组织MDA、SOD、NO的影响
2010年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家兔肺组织MDA、SOD、NO的影响。方法 40只家兔随机均分为三组:低剂量瑞芬太尼组(R1组,n=16)放血前15m in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66μg/kg/m in,分为两个亚组:休克1h组(RO1组,n=8),休克2h组(RT1组,n=8);高剂量瑞芬太尼组(R2组,n=16)放血前15m in持续泵入瑞芬太尼1.32μg/(kg.m in):分为两个亚组,休克1h组(RO2组,n=8),休克两小时组(RT2组,n=8)。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8)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按照W igger's改良法制作家兔急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实验结束时取家兔右肺上叶测量湿干重比(W/D),并检测家兔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的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R1组和R2组的肺干湿重比降低;R1组和R2组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NO活性升高(P<0.05)。与RO2组比较,RO1组、RT1组、RT2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可使失血性休克家兔肺组织中MDA含量降低,SOD和NO的浓度升高。
陈雅儒孟尽海李振洲倪新莉陈学新马汉祥马富强
关键词:瑞芬太尼失血性休克
瑞芬太尼预先给药对失血性休克兔肝损伤时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先给药对失血性休克兔肝损伤时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为三组(n=8):对照组(C组),瑞芬太尼低剂量组[RL组,0.66μg.(kg.min)-1],瑞芬太尼高剂量组[RH组,1.32μg.(kg.min)-1]。各组经10min股动脉均匀放血至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mmHg,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于放血前15min开始分别持续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低、高剂量瑞芬太尼至放血后130 min;通过放血、输液及输血使各组MAP维持于35~45mmHg水平,分别在给药前(T0)、放血后40(T1)、70(T2)、100(T3)、130(T4)min取血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LT,AST)含量,于放血后130min时处死动物,取肝组织测定肝组织匀浆MDA含量、SOD活性,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T0比较,三组T3、T4时刻ALT增高(P<0.05或P<0.01),三组T2-4时刻AST增高(P<0.01)。C组与RL组之间各时刻ALT、AS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和RL组比较,RH组T3、T4时刻ALT降低(均P<0.05),T2-4时刻AST降低(均P<0.05)。C组与RL组比较MDA含量,SOD活性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和RL组比较,RH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均P<0.05)。C、RL组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重度水肿,汇管区大量炎性细胞聚集,肝细胞损伤较重;RH组肝细胞索排列较整齐,肝细胞轻度水肿,汇管区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损伤较轻。结论失血性休克造成的肝功能损伤随时间延长加重;高剂量瑞芬太尼预先给药可减轻急性失血性休克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王文娟孟尽海姚杰陈雅儒
关键词:瑞芬太尼急性失血性休克脂质过氧化作用
瑞芬太尼预先给药对失血性休克兔肾脏脂质过氧化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先给药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兔肾脏脂质过氧化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3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为4组(n=8),即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瑞芬太尼低剂量组(RL组)、瑞芬太尼高剂量组(RH组)。S组仅行股动脉穿刺置管,气管切开等操作;C组、RL组和RH组气管插管后经10 min股动脉均匀放血至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 mmHg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并分别于放血前15 min开始持续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低、高剂量瑞芬太尼至休克120 min[低剂量瑞芬太尼为0.66μg/(kg.min),高剂量为1.32μg/(kg.min)]。维持MAP在35~45 mmHg水平120 min,随后处死动物,取左肾上极组织测MDA、SOD含量;取右肾上极组织固定,包埋,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与S组比较,3组MDA含量升高(P<0.05),SOD活性降低(P<0.05);与C组比较,RL组MDA含量,SOD活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组MDA含量降低(P<0.05),SOD活性升高(P<0.05);与RL组比较,RH组MDA含量降低(P<0.05),SOD活性升高(P<0.05)。S组肾小球完整,肾小管排列整齐,无炎性细胞浸润;C组、RL组肾小球完整,肾小管排列较整齐,肾小球及肾间质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RH组肾小球完整,肾小管排列较整齐,肾间质见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高剂量瑞芬太尼预先给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失血性休克兔肾脏损伤。
王文娟孟尽海李静王春生陈雅儒
关键词:哌啶类出血性脂质过氧化作用
失血性休克对心脏影响的研究进展
2011年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病情.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是从临床阶段的组织灌注不足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或衰竭发展的连续过程。因此在围麻醉期,如何减轻重要脏器损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陈雅儒孟尽海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
醋酸钠林格氏液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酸碱及电解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醋酸钠林格氏液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酸碱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胃癌或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醋酸钠林格氏液)及B组(复方氯化钠),每组30例。两组患者液体维持按照晶体液∶胶体液(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1∶1比例、10~15 mL·(kg·h)^-1的速度输注。分别于麻醉诱导即刻(T0)、肿瘤切除后(T1)、麻醉结束前(T2)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pH值、乳酸、电解质及碳酸氢钠用量等。结果A组患者中,与T0时比较,T1、T2时Hb、Hct浓度均降低(P均<0.05)、pH值及BE值均降低(P均<0.01);乳酸浓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中,与T0时比较,T1时乳酸浓度升高(P<0.05),Hb浓度降低(P<0.05),pH值、BE值及Hct浓度均降低(P均<0.01);T2时乳酸浓度升高(P<0.01),Hb及Hct浓度较低(P均<0.05),pH值、BE值及HCO3-浓度均降低(P均<0.01);与T1时比较,T2时B组BE值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T2时乳酸浓度较高(P<0.05)。结论醋酸钠林格氏液可以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根治术中酸碱平衡。
闫瑞孙建洋陈雅儒孟尽海
关键词:酸碱平衡电解质
回收式自体输血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及风险评估被引量:7
2022年
恶性肿瘤患者常需大量输血。过去出于对肿瘤细胞再输注的担忧,回收式自体输血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受限。但随着回收式自体输血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与研究相关报道的不断增加,有必要对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回收式自体输血的应用进行重新评估。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回收式自体输血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风险和价值做一综述。
李振洲李振洲陈雅儒
关键词:回收式自体输血恶性肿瘤手术
瑞芬太尼预处理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家兔心肌肌钙蛋白Ⅰ及心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家兔心肌肌钙蛋白I及心率的影响。方法24只家兔随机均分为三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8)、低剂量瑞芬太尼组(R1组,n=8)、高剂量瑞芬太尼组(R2组,n=8)。按照Wigger's改良法制作家兔急性失血性休克模型。R1组、R2组分别于放血前15min开始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66μg.kg-1.min-1或1.32μg.kg-1.min-1;C组持续泵入等容量生理盐水。放血使平均动脉压(MAP)降至约40mmHg。持续监测心率(HR)、MAP。各组分别在放血前(T1)、放血后10(T2)、40(T3)、70(T4)、100(T5)、130(T6)min抽血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结果与基础心率T0比较,休克期间,各组心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P<0.05);与C组比较,R2组心率下降(P<0.05)。与T1时比较,T4、T5、T6时各组的cTnI浓度均升高(P<0.05),R2组T3时cTnI浓度已高于T1(P<0.05)。R1组和R2组cTnI浓度均明显低于C组(P<0.05)。R2组T5、T6时的cTnI浓度均低于R1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剂量依赖性地使急性失血性休克家兔心率减慢,血清cTnI浓度降低,此效应可能与其心肌保护作用有关。
陈雅儒孟尽海李振洲陈学新马汉祥
关键词:瑞芬太尼失血性休克心肌钙蛋白I
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兔心肺的影响
目的:通过建立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瑞芬太尼(remifentanil)预处理对家兔心肺损伤的影响。  方法:4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三组: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R1组(低剂量瑞芬太尼组)、R2组(高剂量瑞芬太尼组);...
陈雅儒
关键词:瑞芬太尼预处理失血性休克心肺损伤脂质过氧化反应
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在五年制本科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
2021年
探讨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在五年制本科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完成研究,选取50例五年制本科学生作为观察对象,利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模型对学生进行分组:观察组(n=25)、对照组(n=25),前组以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完成教学,后组以常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比较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在麻醉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及实践操作考核上,观察组学生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在麻醉教学模式评价中,观察组学生的赞成比例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针对五年制本科临床麻醉教学,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对于提升实习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效果显著,方案值得推广。
陈雅儒李振洲陈易闫晓琼
关键词:PBL教学法五年制本科可行性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分成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组(阻滞组)和全身麻醉组(全麻组),每组40例。阻滞组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采取连续锁骨上臂丛神经自控镇痛。全麻组行全凭静脉麻醉,术后采取舒芬太尼经静脉自控镇痛。分别在术前(T_0)、术毕(T_1)、术后24h(T_2)及术后72h(T_3)抽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细胞百分率。结果与T_0比较,全麻组在T_1、T_2、T_3时CD3^+、CD4^+水平、CD4^+/CD8^+比值及NK细胞水平均降低(P<0.05或<0.01);阻滞组在T_1、T_2时CD3^+、CD4^+水平、CD4^+/CD8^+比值、NK细胞百分率均降低(P<0.05或<0.01)。与全麻组比较,阻滞组在T_2、T_3时CD3^+和CD4^+水平、CD4^+/CD8^+比值、NK细胞百分率均升高(P<0.05或<0.01)。结论实施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肢手术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早于实施全凭静脉麻醉者。
陈雅儒李振洲孟尽海
关键词:上肢手术T淋巴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