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阳

作品数:19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地表覆盖
  • 3篇遥感
  • 3篇TM
  • 2篇地理国情
  • 2篇动态度
  • 2篇时空数据
  • 2篇退耕
  • 2篇退耕地
  • 2篇普查数据
  • 2篇细颗粒
  • 2篇细颗粒物
  • 2篇颗粒物
  • 2篇耕地
  • 2篇TM影像
  • 2篇MODIS
  • 2篇城市
  • 2篇大气细颗粒物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震

机构

  • 10篇四川省第三测...
  • 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郑州轻工业大...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陈阳
  • 6篇曹伟超
  • 4篇范建容
  • 4篇李胜
  • 3篇张云
  • 3篇应国伟
  • 3篇甘泉
  • 2篇郭芬芬
  • 2篇文学虎
  • 2篇王蕾
  • 2篇张瑾
  • 2篇李建勇
  • 1篇杨玲
  • 1篇陈楠生
  • 1篇胡云华
  • 1篇彭超
  • 1篇田密
  • 1篇鲁小丫
  • 1篇杨娟
  • 1篇李瑾杨

传媒

  • 3篇测绘与空间地...
  • 2篇遥感技术与应...
  • 2篇测绘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测绘工程
  • 1篇山地学报
  • 1篇遥感信息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 1篇第三届全国高...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开封市秋冬季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及来源解析被引量:4
2023年
为研究开封市秋冬季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化学组分及主要来源,分别于2017、2018年秋冬季在开封市设置了3个点位采集大气PM_(2.5)样品。采用X射线荧光法(XRF)、离子色谱法(IC)与热光反射法(TOR)分别测定了PM_(2.5)中元素、水溶性离子及碳质组分特征,并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解析PM_(2.5)来源。结果表明,2017、2018年秋冬季开封市大气PM_(2.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4.38、111.48μg/m_(3),水溶性离子平均质量浓度为分别为54.48、58.16μg/m_(3),其中3种二次无机离子(NO^(-)_(3)、NH_(4)^(+)、SO_(4)^(2-))是主要组分。2017、2018年秋冬季NO^(-)_(3)与SO_(4)^(2-)质量比分别为1.91、2.56,表明PM_(2.5)受移动源影响增大。二次有机碳(SOC)是PM_(2.5)中有机碳(OC)的主要来源,2017、2018年分别占OC的93.70%、73.20%。开封市PM_(2.5)主要来源于二次无机源、机动车排放源、扬尘源和燃煤源,与2017年相比,2018年秋冬季二次无机源、扬尘源贡献率分别下降15.2百分点、8.3百分点,燃煤源和机动车排放源的贡献率分别上升8.0百分点、5.9百分点。开封市2018年采取的多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有效降低了二次无机源、扬尘源等对PM_(2.5)浓度的贡献。
曹佳慧曹霞陈阳徐媛倩王号召岳利波盛浩哲
关键词:细颗粒物
汶川地震重灾区泥石流沟内崩滑物空间分布的RS-GIS定量方法被引量:4
2012年
汶川地震在山区引发大量崩塌、滑坡,形成大量的固体松散碎屑物质堆积在沟谷内(CLCAR,崩滑碎屑区),使得地震山区泥石流活动性增强。以岷江上游四川省汶川县银杏乡、映秀镇的15条泥石流沟的SPOT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GIS技术对CLCAR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建立CLCAR与流域高程、主沟侧距和沟口纵距的分布函数T(x)、M(x)和G(x),对CLCAR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并计算其积分(DT、DM和DG)作为CLCAR空间分布特征的定量化参数。结果表明,函数T(x)、M(x)和G(x)能够较全面描述CLCAR的空间分布特征,DT、DM和DG能够作为CLCAR空间分布特征的定量化参数。泥石流沟谷内CLCAR的空间分布对泥石流的形成及规模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对灾区泥石流研究时有必要考虑泥石流沟内CLCAR空间分布特征。
张怀珍范建容胡凯衡郭芬芬刘飞陈阳
关键词:汶川地震遥感GIS
基于时空数据融合模型的TM影像云去除方法研究
针对已提出的各类云去除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本文将时空数据融合模型引入到云去除方法中。先基于MODIS数据提供的时间维变化信息和辅助时相TM数据提供的空间信息,应用增强时空适应反射率融合模型(ESTARFM)得到...
陈阳范建容郭芬芬曾珍
关键词:TMMODIS
文献传递
多云雾地区高时空分辨率植被覆盖度构建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多云雾地区高时空分辨率数据缺乏现状,提出了一套区域尺度高时空分辨率植被覆盖度数据构建方法。首先,通过时空适应反射率融合模型(STARFM)有效地将TM的较高空间分辨率与MODIS的高时间分辨率融合在一起,构建了研究区植被生长峰值阶段的NDVI数据;然后,以植被生长峰值阶段的NDVI为输入,基于地表覆被类型,综合应用等密度和非密度亚像元模型对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即使数据源存在大量的云雾,且存在一定的时相差异,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估算结果过渡自然,不存在明显的不接边效应;(2)以植被生长峰值阶段的NDVI数据为输入进行植被覆盖度估算,有效拉开了同一地表覆被类型不同覆盖度像元的NDVI梯度,提高了亚像元估算模型对输入数据的抗扰动性;(3)基于地表覆被类型,应用亚像元混合模型,能够提高植被覆盖度的估算精度。经野外实测数据验证,总体约85%的估算精度表明,针对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缺乏的多云雾区域,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区域尺度植被覆盖度数据的构建。
陈阳范建容张云李胜甘泉应国伟曹伟超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
基于中分影像的不同时相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精度评价被引量:2
2018年
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是地理国(省)情普查成果数据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基于中分辨率遥感影像生产的四川省2000、2010和2014年3期地表覆盖分类数据为例,通过自行制定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评定方法,实现了对基于中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的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的精度评定,结果表明,3期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精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曹伟超李明刘江陈阳
中国海洋浮游植物和赤潮物种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二):东海被引量:7
2021年
东海海域是我国典型的赤潮频发区,东海沿海的水产养殖业和生态系统等都受到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1958—2019年间东海海域内67个浮游植物调查数据,通过比较东海海域浮游植物物种调查获得的历史数据,重点分析赤潮及赤潮物种的组成,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剖析和解读。共统计出东海海域浮游植物773种(包括65个变种),其中棕鞭藻门470种(包含42个变种),甲藻门253种(包含23个变种)。这些浮游植物中包括了赤潮物种135个,其中棕鞭藻门73个物种,甲藻门56个物种,定鞭藻门和蓝藻门各3个物种。比较发现该海域硅藻和甲藻的相对物种丰富度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本文分析结果可为东海海域和其他海域浮游植物和赤潮物种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陈楠生陈阳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浮游植物
响应面法优化仙茅多糖酶解工艺及体外免疫活性被引量:4
2020年
采用葡聚糖酶对仙茅多糖XMP-1进行酶解,并利用响应面法对酶解工艺进行合理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模拟葡聚糖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时间、pH值等4个因素对还原糖生成量综合影响的模型,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并验证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析XMP-11~12 h酶解得到的12批产物的体外免疫活性。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为酶添加量为56%,温度为52℃,酶解时间为12 h,pH值为6.0,此时还原糖生成量为0.2010 mg/mL。优化结果可靠,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5%。不同时间段酶解产物对细胞无明显毒害作用,均能诱导RAW264.7细胞活化,释放TNF-α和NO,其中酶解5 h的效果最好。该研究可为仙茅多糖酶降解片段的制备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仙茅多糖在食品领域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杨玲杨玲陈阳杨娟
关键词:仙茅葡聚糖酶酶解工艺响应曲面法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泸州市空间扩展监测被引量:5
2016年
基于2014年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历史遥感影像,对2010~2014年泸州城市空间扩展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泸州市中心城区由2010年的68.86 km2扩展到2014年的88.51 km2,年均扩展速度为7.31%;中心城区几何重心整体约向北偏西移动0.24 km,扩展模式总体上属于填充型,土地来源以人工堆掘地为主;中心城区紧凑度相对提高约20%,城市几何形状越来越规整;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为1.16、人口-城市扩展指数为1.31,表明中心城区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泸州市在今后的城镇化过程中,应加强空间管制、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李建勇陈阳李胜甘泉应国伟
关键词:城市空间扩展中心城区
基于HJ-1A高光谱数据的藏北高原草地分类方法对比被引量:8
2013年
环境减灾星星座A星(HJ-1A)携带的超光谱仪填补了我国星载高光谱影像采集领域的空白,但目前国内关于该高光谱数据的应用较少。本文基于HJ-1A高光谱(HSI)数据预处理技术,以申扎县北部为研究区,采用SPCA-MLC和HSI-SAM分类方法,结合野外实测样本,将研究区分为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草原、荒漠化草原和裸地5种类型,并结合分类精度和分类图对2种分类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可得基于HJ-1A高光谱数据的藏北高原草地分类方法中SPCA-MLC法优于HSI-SAM法。2种方法的分类精度皆大于80%,证明了HJ-1A的HSI数据在实现藏北草地高精度分类方面的巨大潜力。
郭芬芬范建容汤旭光陈阳刘青李瑾杨
关键词:特征提取
基于遥感的四川省二级流域地表覆盖变化动态监测
2018年
为分析四川省境内各二级流域地表覆盖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基于遥感技术获取四川省2000-2015年3期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并分析境内长江干流、嘉陵江、岷江-大渡河等流域地表覆盖现状及16年来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五大流域中,耕地面积及其占比最大的是嘉陵江流域,林地面积及其占比、建设用地面积最大的是岷江-大渡河流域,草地面积最大的是雅砻江流域,建设用地占比最大的是长江干流流域;2000-2015年,各流域地表覆盖变化率从高到低排名依次为:嘉陵江流域、岷江-大渡河流域、长江干流流域、雅砻江流域、黄河干流流域;各流域主要地表覆盖变化表现为耕地转换为建设用地和林地。
张瑾胡云华陈阳李建勇曹伟超
关键词:遥感地表覆盖动态监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