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燕
- 作品数:25 被引量:127H指数:8
- 供职机构:义乌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益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NT-proBNP、TNF-α、IL-6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TNF-α、IL-6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ARDS患者根据2012年ARDS柏林标准以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ARDS组,各20、22、38例,采用ELISA法测定并比较各组入院时血清NT-p ro BNP、TNF-α和IL-6水平;根据住院28d的死亡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各30、50例,比较两组入院时NT-pro BNP、TNF-α和IL-6水平。应用ROC曲线评价NT-pro BNP、TNF-α和IL-6水平对ARDS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中度ARDS组患者血清NT-p ro BNP、TNF-α和IL-6水平高于轻度ARDS组(t=4.55、7.97、2.85,均P<0.01),重度ARDS组患者血清NT-pro BNP、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中度ARDS组(t=7.77、7.57、4.00,均P<0.01)。死亡组NT-p ro BNP、TNF-α、IL-6均明显高于存活组(t=8.35、9.68、8.77,均P<0.01)。NT-p ro BNP、IL-6、TNF-αAUC分别为0.852、0.806、0.767,NT-p ro BNP与患者死亡呈正相关(r=0.437,P<0.01)。结论血NT-p ro BNP、TNF-α和IL-6水平可早期预测ARD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 季明霞斯小水何建新刘宏革陈梦燕王娇黄静郑文娟潘景业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AR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抗感染、营养支持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针10万U+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3次/d,连续7d。比较两组患者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d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及血小板计数(Plt)变化。结果治疗组住ICU时间、28d病死率、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氧合指数、FIB、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PT、D-D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治疗能改善ARDS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炎症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降低病死率。
- 季明霞斯小水何建新刘宏革陈梦燕王娇黄静郑文娟朱黎君
- 关键词:乌司他丁凝血功能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心理干预对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实习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l4年6月的53名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作为对照组,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的57名临床本科实习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一般带教管理,观察组心理健康干预与岗前教育同步,心理辅导贯穿于毕业实习全过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组实习生在实习初期和实习末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实习结束后考核实习生的理论和操作优良率。结果:2组在实习初期各症状因子评分无差异,实习末期观察组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结束后理论考核及技能考核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临床医学实习生的各种心理压力,对实习效果有积极促进作用。
- 洪小飞俞俊萍陈梦燕王吉如陈建峰王向明
- 关键词:心理干预医学实习生
- 胸腺肽α1在重症肺炎患者应用的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在重症肺炎患者应用的临床观察。方法:将56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28),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皮下注射1.6 mg胸腺肽α1,每天1次,持续7 ...
- 季明霞斯小水何建新陈梦燕王娇黄静郑文娟王俊峰朱黎君
- 关键词:重症肺炎
- 文献传递
- 危重症老年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伤指标与APACHE Ⅱ评分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危重症老年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指标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的关系。方法对108例收入ICU的老年危重病患者进行APACHE Ⅱ评分,按照APACHE Ⅱ评分分值的高低分成3组(〈15分组,15~20分组,〉20分组),同时按照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不同组别间早期肾功能损伤指标(转铁蛋白/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肌酐、NAG/肌酐)的差异。结果危重症老年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伤指标(转铁蛋白/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肌酐、NAG/肌酐)与其APACHEⅡ评分的分值成正相关(r=0.636、0.694、0.533,P〈0.01);按照A-PACHE Ⅱ评分〈15分组、15~20分组、〉20分组间的转铁蛋白/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肌酐、NAG/肌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的APACHE Ⅱ评分的分值较存活组明显增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早期肾功能损伤指标对监测、治疗、改善危重症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陈梦燕牟利军
- 关键词:APACHE评分
- 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在重症脓毒血症患者治疗中对炎性因子及器官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研究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炎性因子及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重症脓毒血症患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及CVVH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炎症因子水平、脏器功能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和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呼吸、心率均低于治疗前,平均动脉压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99、11.81、9.43;4.77、4.04、5.33;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5.99、15.81、4.43,P均<0.05)。两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SCR)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79、13.84、12.41、12.29、14.48、21.41、13.33;7.67、7.04、10.39、7.03、7.77、12.39、12.21,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0.89、25.11、14.93、26.11、20.89、13.66、14.93,P均<0.05)。结论 CVVH联合血液灌流可有效清除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血液中多种炎性介质,有助于脏器功能的保护。
- 郑文娟斯小水何建新季明霞黄静王娇陈梦燕王俊峰
- 关键词:血液灌流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脓毒血症炎性因子
- 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在重症脓毒血症患者治疗中对炎性因子及器官功能的影响
- 目的研究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炎性因子及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重症脓毒血症患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及CVVH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液...
- 郑文娟斯小水何建新季明霞黄静王娇陈梦燕王俊峰
- 关键词:血液灌流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炎性因子
- 文献传递
- 胸腺肽α_1用于重症肺炎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胸腺肽α_1用于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将56例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皮下注射1.6 mg胸腺肽α_1,1次/d,持续7 d,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第7天患者免疫细胞水平、C反应蛋白((;RP】、血清降钙素原(PCT)、血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CRP、PCT、WBC和CD8^+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D4^+、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治疗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胸腺肽α_1能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炎症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
- 季明霞斯小水何建新陈梦燕王娇黄静郑文娟王俊峰朱黎君潘景业
- 关键词:胸腺肽Α1重症肺炎
- 不同晶胶比液体早期复苏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B型尿钠肽及预后的影响
- 目的 探讨早不同晶胶比液体早期复苏应用在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效果和体内B 型尿钠肽浓度变化,指导临床补液.方法 88 例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晶胶比3:1 作为分界,分为低晶胶比组和...
- 陈梦燕斯小水何建新季明霞郑文娟黄静王娇
- 乌司他丁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血管内皮通透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5
- 2015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血管内皮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入住义乌市中心医院ICU的ARDS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20例、A组20例、B组20例、C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A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B组加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C组加用乌司他丁+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氧合指数(Pa O2/Fi O2)、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EVLWI、PVPI、Pa O2/Fi O2、MAP及CV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组、C组EVLWI、PVPI较对照组降低,Pa O2/Fi O2较对照组升高(P<0.05);C组EVLWI、PVPI较A组、B组降低,Pa O2/Fi O2较A组、B组升高(P<0.05);A组与B组EVLWI、PVPI、Pa O2/Fi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MAP、CVP较对照组、A组降低(P<0.05);对照组与A组、B组与C组MAP、CV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C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较A组、B组缩短(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能发挥各自的优点,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肺血管通透性,同时又能很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最终提高临床疗效。
- 季明霞斯小水何建新刘宏革陈梦燕王娇黄静郑文娟朱黎君王俊峰
- 关键词:乌司他丁肺血管通透性血管外肺水中心静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