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
- 作品数:25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在成年小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 2008年
- 目的阐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在成年小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制备小鼠胫骨不稳定骨折模型,分别于骨折后3、5、7、10、14和21d6个时相点对小鼠的骨痂摄X线片,行HE染色及FGFR2、骨钙蛋白、Ⅱ型胶原、X型胶原的原位杂交检测,明确FGFR2在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骨折后3~5d,FGFR2与骨钙蛋白在骨折处骨膜下成骨细胞中共表达;在骨折后7~14d,FGFR2与X型胶原在软骨痂肥大前软骨细胞和肥大软骨细胞中共表达。结论FGFR2参与了骨折愈合过程,并且可能是潜在的调节骨折愈合的靶基因。
- 陈波陈林尹良军苏楠陈剑
- 关键词:骨折原位杂交
- 无菌敷贴与手术薄膜在脊柱术后切口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无菌敷贴外加手术薄膜在脊柱术后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将行脊柱后路手术切口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1张酒精纱布和4张双层无菌小纱布外加1张棉垫覆盖在切口上包扎,观察组采用无菌敷贴外加手术薄膜超过3 cm覆盖切口,采用同一标准观察两组敷料清洁度、细菌培养性率、换药时间、次数及患者的舒适度评判标准。结果观察组切口敷料细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而且术后前3 d日均换药次数时间、费用低于对照组(P<0.001),患者舒适度高。结论无菌敷贴外加手术薄膜用于脊柱术后切口伤口包扎,使用方便、安全、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护理成本,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患者术后前3 d的舒适度。
- 郑朝敏甘晓琴聂智容陈波
- 关键词:手术薄膜脊柱手术术后切口护理
- 医学伦理原则在骨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陈波黄海洋兰秀夫
- 关键词:实习教学骨科
- 颈椎前路单纯椎间融合器与钢板并用恢复颈椎生理曲度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探讨单纯应用椎间融合器(CAGE)及CAGE与ORIEN钢板联合应用对椎间高度变化率、颈椎前弯变化率的影响。方法采用CAGE或与ORIEN钢板联合应用治疗颈椎损伤、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退变78例,随访6~15个月,观察椎间高度变化率、颈椎前弯变化率、融合率及并发症。结果术后两组的颈椎生理曲线、椎间高度的改变无显著差别,但CAGE与ORIEN钢板联合应用组的融合率明显高于单纯CAGE组。结论CAGE与ORIEN钢板联合应用弥补了单独应用CAGE时稳定上的欠缺,组合后对椎间高度变化、颈椎前弯变化及植骨融合率均较单独应用有明显优势。
- 陈波柳峰
- 关键词:椎间融合器钢板颈椎生理曲度颈椎损伤颈椎退变
-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脱钙骨基质复合材料重建椎板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聚乳酸 (PLA) /羟基磷灰石 (HA) /脱钙骨基质复合材料 (DBM)的成骨作用及重建椎板骨缺损的效果 ,及其防粘连作用。方法 对 6只成年犬手术形成L1、L3 、L5椎板缺损 ,分别置入复合材料、明胶海绵及空白对照。 2、4、6个月后分别观察各组缺损区成骨情况、粘连情况。结果 本复合材料成骨作用良好及早期达到椎板骨质融合 ,且有明显的防粘连作用 ,明胶海绵有一定成骨作用 ,但强度不够 ,短期内不能达到稳定作用。
- 柳峰赵建华王远亮彭学良刘晋才陈波
- 关键词:复合材料成骨骨缺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脱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8年12月9例THA术后脱位患者的术前病因、脱位原因、治疗经过及术后预防再次脱位采取的措施。结果术后经6个月至8年随访,其中7例未再发生脱位,1例伴有偏瘫患者反复出现脱位,另1例在6个月内再次出现脱位后经限制患髋活动,未再出现脱位。结论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患肢主动或被动活动范围过大、假体安装位置不当是脱位的常见原因;脱位后大多数患者可通过麻醉下行闭合复位治疗,少数假体位置不当且稳定实验阳性者应考虑手术翻修;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有关THA的康复知识教育是预防脱位的重要措施。
- 陈波黄海洋陈贤明
- 关键词:髋关节全髋关节置换脱位
- Fgfr3基因374点突变致软骨发育不全小鼠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建立模拟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型受体(fibroblastgrowthfactorreceptor3,Fgfr3)374号甘氨酸至精氨酸点突变小鼠模型并进行初步表型分析。方法应用双重PCR法及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小鼠Fgfr3-Gly374Arg点突变打靶载体,对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s,ES细胞)进行打靶后,采用G418、Ganciclovir正负双向选择和Southern杂交对打靶ES细胞进行筛选,选发生正确同源重组的ES细胞进行胚泡显微注射,携带Neo基因的Fgfr3-Gly374Arg点突变鼠与EIIa-Cre转基因鼠杂交后,得到只含Fgfr3-Gly374Arg点突变鼠。用PCR法进行了基因型鉴定,并应用骨骼染色、组织学等技术对其表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Fgfr3-Gly374Arg点突变小鼠体小尾短、头大,前额圆凸,骨骺生长板区明显缩短、结构紊乱,肥大软骨细胞区也有明显减少。同时伴有多数雌性小鼠不孕、子宫、卵巢变小、乳腺发育不良等变化。结论成功地建立了模拟人Fgfr3-Gly374Arg点突变所致软骨发育不全的小鼠模型。
- 王建民杜晓兰李翠玲尹良军陈波孙晶苏楠赵玲宋瑞华宋维威陈林邓初夏
- 关键词:点突变FGFR3软骨发育不全ES细胞打靶载体
- 发病部位特殊的原始神经外胚瘤被引量:1
- 2002年
- 陈波
- 关键词:原始神经外胚瘤误诊发病部位
- 髋关节强直畸形16例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陈波黄海洋杨政伟
- 关键词:髋关节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 FGFR2条件性敲除载体的构建及中靶ES细胞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构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型受体(Fibroblastgrowthfactorreceptor 2,FGFR2)条件性敲除载体,并对中 靶ES细胞进行筛选与鉴定,为最终建立FGFR2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研究FGFR2在小鼠骨骼、肺脏等组织、器官发育过程 中的作用打下基础。方法 在分析小鼠FGFR2基因组DNA序列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并构建了条件性敲除小鼠FGFR2外 显子7、8的基因打靶载体,采用电穿孔法在ES细胞中进行了打靶重组,G418与Ganciclovir被用于对电转的ES细胞进行正 负筛选,最后对ES细胞克隆进行了Southern与PCR鉴定。结果 将所构建的条件性打靶载体通过电穿孔转染入表达重组 酶(Cre)的AmI细菌,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Cre酶能正确将条件性打靶载体的外显子7、8和选择性标记Neo基因经重 组剔除,电转了基因敲除载体的ES细胞经正负筛选后共挑取克隆83个;经5′端探针Southern杂交鉴定,发现4株阳性克 隆;该4株克隆再经3′端探针Southern杂交鉴定,发现2株阳性克隆;最后经Southern和PCR检测发现1株ES细胞克隆仍 保留外显子7、8两侧的loxP序列。结论 FGFR2条件性基因敲除ES细胞已成功构建。
- 王建民宋瑞华杜晓兰尹良军陈波孙晶苟元彬赵玲陈林
- 关键词:同源重组ES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