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波

作品数:38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文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2篇幽门螺
  • 12篇幽门螺杆菌
  • 12篇螺杆菌
  • 9篇表位
  • 7篇佐剂
  • 6篇疫苗
  • 5篇杆菌
  • 4篇药物
  • 4篇治疗幽门螺杆...
  • 4篇葡萄球菌
  • 4篇球菌
  • 4篇免疫应答
  • 4篇金黄色葡萄球...
  • 4篇黄色葡萄球菌
  • 4篇教学
  • 4篇氨基酸
  • 4篇氨基酸序列
  • 4篇表位肽
  • 3篇药物化学
  • 3篇特异

机构

  • 36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佳木斯大学附...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3篇佳木斯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阿拉巴马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作者

  • 37篇李海波
  • 11篇邹全明
  • 10篇李滨
  • 10篇吴超
  • 9篇陈立
  • 9篇赵卓
  • 8篇章金勇
  • 7篇杨武晨
  • 6篇孙红武
  • 4篇童文德
  • 4篇毛旭虎
  • 4篇郭玲
  • 4篇曾浩
  • 4篇郭红
  • 4篇鲁东水
  • 4篇郭刚
  • 3篇何亚非
  • 3篇周向东
  • 3篇孙合强
  • 3篇徐正

传媒

  • 9篇陆军军医大学...
  • 5篇免疫学杂志
  • 3篇华西药学杂志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转化医学电子...
  • 1篇中国西部第六...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一氧化氮供体型地塞米松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氧化氮供体型地塞米松及制备方法与用途。该化合物通过环己甲酸酯将亚硝酸酯与地塞米松相连,得到的一种一氧化氮供体型地塞米松,其体外抗炎活性优于地塞米松,并且体外可以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生长...
李海波孙红武邹全明曾浩高钰琪杨赟郭玲
文献传递
新型抗菌化合物HL-J6与金黄色葡萄球菌PBP1的相互作用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究新型抗菌化合物HL-J6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1(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 1, PBP1)的相互作用。方法 以MRSA252基因组DNA为模板,PBP1F/R为上下游引物,以Nde I/Xho I为酶切位点构建表达质粒pET30a-pbp1-39-608。将质粒转入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通过亲和层析纯化获得PBP1-39-608蛋白;利用肽聚糖侧链主干肽的硫酯类似物S2d作为底物,测定HL-J6对PBP1-39-608转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用微量热泳动技术(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检测HL-J6与PBP1-39-608的亲和力,并通过细胞热转移实验(cell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确证结合作用;分别利用AutoDock Vina和Desmond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明确HL-J6与PBP1-39-608蛋白的结合模式和关键氨基酸残基。结果 成功构建pET30a-pbp1-39-608重组质粒,诱导表达后,经纯化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5×103的PBP1-39-608蛋白;HL-J6可呈时间依赖性抑制PBP1-39-608的转肽酶活性(P<0.001);HL-J6与PBP1-39-608的结合解离常数Kd约为64.92μmol/L;分子对接结果显示HL-J6通过与ILE-348、ASN-370、THR-516、PHE-423等主要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结合在PBP1-39-608的活性口袋,结合评分为-8.38 kcal/mol(<-5.00 kcal/mol);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二者结合后50 ns趋于稳定。结论 HL-J6可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PBP1的转肽酶活性,并与其存在稳定的相互作用。
徐铭琦史祥睿刘威段浩魏静邓炎江悦高英英李海波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
一种幽门螺杆菌抗原HLA限制性免疫显性表位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幽门螺杆菌抗原HLA限制性免疫显性表位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显性表位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3、74、95和10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表位肽的制备方法,并进一步提供了所述表位肽用于预防...
吴超邹全明郭红杨武晨陈立李滨赵卓章金勇李海波毛旭虎郭刚童文德鲁东水
文献传递
植物源性免疫刺激分子麦冬皂苷的免疫增强效应及初步机制
2025年
目的探究植物源性免疫刺激分子麦冬皂苷对以冠状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为抗原的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应答增强效应及初步机制。方法用CCK-8法评价麦冬皂苷D’(ophiopogonin D’,OPD’)对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BMDCs)的细胞毒性;将Balb/c雌性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Control组、RBD组、RBD/OPD’组、RBD/Alum组,使用免疫剂量为抗原5μg/只、佐剂100μg/只,按照第0、21、42天肌肉注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监测小鼠体质量、生化指标等评价其体内安全性;用ELISA检测特异性IgG及其亚型抗体滴度;用ELISA试剂盒检测脾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ELISpot检测脾细胞分泌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的细胞数量;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MDCs对抗原的摄取;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BMDCs对抗原的吞噬能力;用转录组学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初步探究其增强免疫效应的机制。结果当OPD’浓度<5μg/mL时BMDCs存活率为100%;小鼠单次肌肉注射后除体质量略有下降外,生化指标结果均处于正常范围;疫苗肌肉注射免疫后,RBD/OPD’组血清特异性IgG、IgG1和IgG2a滴度与RBD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与RBD组相比,RBD/OPD’组Th1细胞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IL-1β、TNF-α、IFN-γ显著增高(P<0.01),促进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发现,OPD’处理后的BMDCs能摄取更多抗原,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结果显示OPD’能显著提高BMDCs的抗原摄取率(P<0.01);转录组学结果显示,与RBD组相比RBD/OPD’组PPAR信号通路显著富集。结论麦冬皂苷D’可有效增强RBD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信号通路有关。
刘姝琳魏静朱宝行叶演潘佳乐赵安妮宋振彭六生李海波孙红武邹全明
关键词:麦冬皂苷佐剂免疫应答蛋白疫苗
幽门螺杆菌黏附素HpaA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晶体生长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黏附素Hpa A的原核表达载体,并用纯化的重组Hpa A蛋白进行晶体培养,为其三维结构解析、基于结构的Hpa A抗原表位分析和黏附拮抗剂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pa A蛋白序列二级结构并预测跨膜区,利用PCR技术扩增幽门螺杆菌标准株NCTC 26695编码Hpa A蛋白的hp0797基因非跨膜区片段,构建重组质粒并p ET22b(+)-r Hpa A,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经Ni离子亲和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纯化蛋白并分析其聚集状态。用Hampton Research结晶试剂盒搜索结晶条件,并系统优化,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进行衍射实验。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 ET22b(+)-r Hpa A,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可溶性表达;重组Hpa A蛋白在溶液中以二聚体形式存在,SDS-PAGE分析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约24 000,HPLC分析纯度达95%;培养出晶形较好的重组Hpa A蛋白单晶,大小约70μm×30μm×20μm,衍射分辨率2.03魡。结论利用经典的蛋白质表达、纯化技术和晶体培养技术,获得了衍射能力较强的重组Hpa A蛋白单晶,为其三维结构解析和基于结构的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郭玲章金勇刘东马博王书峰倪兵李海波刘威吴玉章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HPA纯化晶体生长
幽门螺杆菌感染过程中特异性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感染Balb/c小鼠后多种抗原特异性抗体应答的消长特征,评估可用于血清学分析的抗原种类与检测窗口期。方法 70只Balb/c小鼠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中CagA、UreB、HpaA、KatA特异性IgG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胃组织H.py定植数量。结果小鼠感染组胃组织H.py定植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感染组小鼠胃组织中H.py定植数量较为恒定,拷贝数维持在106左右。在H.py感染的16周内,4种抗原特异性IgG水平存在不同的消长规律和阳性应答窗口期,其中CagA抗体阳性窗口期为4~12周,UreB抗体阳性窗口期为6~9周,HpaA抗体阳性窗口期为2~16周,KatA抗体阳性窗口期为5~6周和11~12周。结论由于不同抗原特异性IgG应答存在不同消长规律,可能影响H.py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的准确性。
徐欢杨成李海波李滨孙合强吴超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血清IGGREAL-TIMEPCRELISA
顺式全氢异吲哚的合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合成降糖药米格列奈的重要中间体顺式全氢异吲哚。方法以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经过苄基保护、羰基还原、脱保护和苯环还原四步反应合成目标产物。结果四步总收率为28.3%。结论所用方法原料易得,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适于放大制备。
李海波赖朋李娴洁徐正
关键词:降糖药米格列奈
一种酶解提取青蒿素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蒿素的提取方法,包括将青蒿叶粉碎;水溶液中酶解,酶解后抽滤;滤饼用有机溶剂进行低温萃取,浓缩萃取液得青蒿素粗品;粗品再经重结晶得青蒿素精制品。与传统提取法和超临界提取法相比较,采用酶解-回流两部提取法工...
李海波周向东唐小飞欧艳阳刘海林
文献传递
幽门螺杆菌黏附素HLA-DRB1限制性CD4+T细胞表位的预测与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针对中国汉族高频HLA-DRB1基因型人群,预测与鉴定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黏附素蛋白A亚单位(neuraminyllactose-binding hemagglutinin,HpaA)CD4+T细胞表位。方法通过Allele Frequency Net数据库分析中国汉族人群HLA-DRB1高频基因型,利用NetMHCIIpan对HpaA蛋白中能被这些高频基因型递呈的CD4+T细胞表位进行预测;通过PCR-SBT法筛选携带有这些高频基因型的H.pylori感染者,利用重组HpaA抗原刺激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出HpaA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后利用合成短肽对所预测表位进行鉴定,通过抗体阻断实验对表位的HLA限制性进行分析,利用DC细胞负载重组HpaA蛋白对表位的自然递呈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中国汉族人群中HLA-DRB1高频基因型为DRB1*0901(14.4%)、DRB1*1202(13.3%)和DRB1*1501(10.8%),针对上述3种高频基因型预测出24个HpaA蛋白CD4+T细胞表位。其中,4个表位:HpaA39-53(HLA-DRB1*0901)、HpaA42-56(HLA-DRB1*0901)、HpaA89-103(HLA-DRB1*1202)和HpaA87-101(HLA-DRB1*1501)可有效刺激体外扩增的HpaA特异性T细胞产生高水平IFN-γ,且均能被DC细胞自然递呈。结论鉴定得到的4个HLA-DRB1限制性CD4+T细胞表位有可能成为H.pylori表位疫苗设计的候选抗原。
胡健郭红李滨陈立何亚非孙合强李海波赵卓吴超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一种幽门螺杆菌抗原HLA限制性免疫显性表位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幽门螺杆菌抗原HLA限制性免疫显性表位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显性表位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3、74、95和10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表位肽的制备方法,并进一步提供了所述表位肽用于预防...
吴超邹全明郭红杨武晨陈立李滨赵卓章金勇李海波毛旭虎郭刚童文德鲁东水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