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开富
- 作品数:18 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襄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TP重组抗原血清学试验检测梅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考察免疫层析技术(GICA)与酶联免疫吸附检测(TP-ELIS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采用TP-PA法作为金标准检测1200例住院患者血清标准,评价GICA与TP-ELISA在梅毒检测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金标准中1200例血清标本梅毒检出147例检出率为12.3%,GICA阳性检出率为12.7%,TP-IgM为11.5%。GICA法灵敏度为98.6%(145/147),特异性为99.3%(1046/1053),阳性预测值为阳性预测值为95.4%(145/152),阴性预测值为99.8%(1046/1048)。TP-ELISA法灵敏度为91.8%(135/147),特异性为99.7%(1050/1053),阳性预测值为97.8%(135/138),阴性预测值为98.9%(1050/1062)。两组间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GICA的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优于TP-ELISA法,可以替代TP-PA成为梅毒检测的血清学检测首选方法。
- 孙凯马开富江华
-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检验GICATP-ELISA
- 梅毒血清学诊断实验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4
- 2012年
- 梅毒(Syphilis)是由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Treponema pallidum subsp.pallidum,TP)感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依靠临床症状、使用暗视野显微镜(blackfield microsco-py,DFM)直接查找病原体和血清学结果是诊断梅毒的有效方法。由于其自然病程存在潜伏期,直接查找病原体方法限用于发病早期,梅毒螺旋体体外培养尚未成功。
- 马开富刘胜武
- 关键词:梅毒梅毒血清诊断梅毒螺旋体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前S1抗原临床意义分析
- 2010年
- 目的:对比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及HBV-DNA与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及前S1抗原,用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HBV-DNA。结果:Pre-S1Ag与HBV-DNA、HBeAg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Pre-S1Ag分别与HBV-DNA、HBeAg的检测方法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re-S1Ag检测对于HBV临床评价病毒复制,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马开富
- 关键词:乙肝病毒前S1抗原E抗原HBV-DNA
- 试论便民服务部门的职能定位和管理
- 社会活动的快节奏以及高标准的健康需求,呼唤多维、便捷、有效、适宜和无缝隙的医疗服务,因此近年来特别是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来,很多医院应势、应时、应事成立了便民服务部门。实践证明...
- 马开富
- 关键词:服务质量医院管理
- 文献传递
- 多中心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真菌感染的病原学检验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对多中心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真菌感染患者进行真菌感染病原学检验分析。方法 65例并发真菌感染的SAP患者中分离出的真菌进行平均感染时间、感染部位、菌群种类分布、药物的耐药性性等分析。结果共分离125株真菌菌株,其中合并2株真菌感染42例,合并3株真菌感染9例。热带假丝酵母菌数量最多,共79株(63.2%),其他依次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及其他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真菌感染株数最多的部位为呼吸系统42株(33.6%),其他依次为消化系统、腹腔、胸腔、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抗菌药物总的耐药性最高的为伏立康唑(55.1%),其他依次为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真菌感染菌群、分布部位及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 孙凯马开富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真菌感染病原学检验
- 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以及RPR滴度在晚期梅毒治疗中的指示作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考察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以及RPR滴度在晚期梅毒治疗中的指示作用。方法:分析100例晚期梅毒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71例)、失败组(10例)和固定组(19例)。比较三组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以及RPR滴度在治疗前、治疗半个月和治疗1个月时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以及RPR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失败组患者脑脊液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有效组患者(P<0.05)。治疗1个月后失败组患者脑脊液RPR滴度显著高于固定组和有效组患者(P<0.05)。失败组和固定组脑脊液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有效组患者(P<0.05)。结论:监测晚期梅毒患者脑脊液蛋白含量及RPR滴度有助于及早判断梅毒治疗效果。
- 孙凯马开富江华
- 关键词:晚期梅毒脑脊液RPR滴度
- CMIA与ELISA、TPPA、TRUST检测梅毒的方法学比较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法(CM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血清不加热试验(TRUST)诊断梅毒的性能。方法用CMIA、ELISA、TPPA、TRUST 4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同时检测188例来自确诊梅毒患者血清、143例来自排除梅毒患者血清,并将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与其他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化学发光法的梅毒血清学诊断性能与甲苯胺红血清不加热试验有显著差异,但与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无差异。结论由于化学发光法重复性好、易操作、可随时上机进行检测,因而可以取代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梅毒的诊断。
- 马开富
-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梅毒螺旋体
- 化学发光法测定梅毒抗体的性能验证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对美国雅培公司化学发光法测定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界(Cut-off)值、精密度、灵敏度和特异性等进行验证和评价。方法分别使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发布的EP5-A2、EP-17A对其精密度和灵敏度进行评价,使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认试验对其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化学发光法的Cut-off值以0.36最佳,精密度、灵敏度和特异性与厂家数据一致。结论美国雅培公司化学发光法测定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性能符合要求。
- 马开富
-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属化学发光测定法
- 如何当好门诊部主任
- 门诊病人就诊的随意性、诊疗工作严格的时效性、医务人员的安排的'临时'性、窗口工作人员的双重管理性以及作为医院窗口的形象代言作用决定了门诊部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决定了门诊部服务、协调、管理、调研的主要职能,决定了门诊部主任至...
- 马开富
- 关键词:门诊部
- 文献传递
- 免疫层析技术和化学发光法免疫分析法在梅毒检测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考察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实验(CMIA)与免疫层析技术(GIC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采用TPPA法作为金标准检测1500例住院患者血清标准,评价CMIA与GICA在梅毒检测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金标准中1500例血清标本梅毒检出率为12.1%,CMIA阳性检出率为12.5%,GICA为12.7%。CMIA法灵敏度为92.86%,特异性为98.,6%,阳性预测值为89.89%,阴性预测值为99.01%。GICA法灵敏度为98.35%,特异性为99.77%,阳性预测值为98.35%,阴性预测值为99.77%。两组间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GICA的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优于GICA法,可以提到TPPA成为梅毒检测的血清学检测首选方法。
- 孙凯马开富江华
-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检验CMIAG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