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明辉

作品数:29 被引量:186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5篇骨折
  • 10篇股骨
  • 10篇关节
  • 8篇内固定
  • 6篇置换术
  • 6篇关节置换
  • 5篇髋关节
  • 5篇股骨粗隆
  • 5篇股骨粗隆间
  • 5篇股骨粗隆间骨...
  • 5篇粗隆
  • 5篇粗隆间
  • 5篇粗隆间骨折
  • 4篇术后
  • 4篇髋关节置换
  • 4篇细胞
  • 4篇固定术
  • 3篇手术
  • 3篇髓内
  • 3篇髓内钉

机构

  • 29篇河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9篇张明辉
  • 18篇王晓
  • 8篇李国军
  • 8篇张永利
  • 7篇朱书涛
  • 7篇武豪杰
  • 6篇陈欣欣
  • 6篇刘洋
  • 5篇张世清
  • 4篇曹鸿恩
  • 4篇张永乐
  • 4篇邵世坤
  • 3篇姜峰
  • 2篇张登峰
  • 2篇张鹏
  • 1篇张凇
  • 1篇刘冰山
  • 1篇孙永生
  • 1篇李继锋
  • 1篇李锋

传媒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医药论坛杂志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河南医药信息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医正骨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创短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微创短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23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病人行微创短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进行临床结果分析和评价。结果:23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6个月,按照Harris[1]评分标准评分:优18,良4,可1,差0.优良率为95.6%。结论:保留了股骨颈的短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更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点,术后并发症低,为中青年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张明辉李国军陈欣欣王晓
关键词:微创股骨头坏死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临床分析
2009年
张明辉
关键词: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椎管狭窄外科手术
miRNA145对骨肉瘤细胞生长以及转移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miRNA145对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增殖以及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2000脂质体转染法将miRNA145mimic转入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中,同时转入带有荧光的小RNA片...
朱书涛刘洋王晓张明辉
关键词:骨肉瘤细胞增殖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大粗隆骨折不同固定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股骨大粗隆骨折的有效固定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4-01—2010-01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126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对股骨大粗隆骨折分别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A组,70例)与单纯钢丝固定(B组,56例)。结果 A组手术时间(80±12)min,术中出血(410±60)ml;B组手术时间(75±10)min,术中出血(400±80)ml;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获得随访6-18个月,平均14个月。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且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股骨大粗隆骨折是一种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的方法。
张明辉武豪杰陈欣欣王晓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克氏针张力带高龄
内固定物与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8
2012年
[目的]分析比较内固定物与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0年7月间治疗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71例。其中内固定组36例,半髋关节置换组35例。比较2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输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内科并发症、内置物并发症、术后1年关节功能状况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内固定组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8、20个月。内固定治疗组与半髋关节置换组相比较,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均较长,内科并发症、内置物并发症较多,髋关节功能恢复稍差(P<0.05)。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手术输血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负重活动早、并发症发生率低、功能恢复满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朱书涛刘洋张明辉王晓
关键词:半髋关节置换术骨折内固定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
椎板回植术与椎板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椎板回植术与椎板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8 例.其中椎板回植术28 例,椎板减压内固定术30 例.比较两治疗组在手术时间...
朱书涛刘洋张明辉王晓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
儿童髌骨骨折特点
2008年
目的观察11例儿童髋骨骨折的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均进行手术治疗。3例开放性骨折急诊行清创内固定,髋前韧带,软组织修复,并一期闭合皮肤伤口。8例闭合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髋骨周围钢丝环扎内固定,髋前韧带修复。手术距受伤时间3h~24d,平均3.6d。术后6~9个月,抽出内固定钢丝。随诊1.5~7年,平均2.5年。结果按Maquire和Canale标准评定疗效,优8例,良2例,陈旧性骨折,手术距受伤24d的患者,疗效较差,优良率:90.9%。结论筋膜修补、钢丝环扎内固定是治疗儿童髋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张永利张明辉邓钧张永乐张世清
关键词:儿童髌骨骨折
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者关节液中Ⅱ型胶原代谢产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我们通过检测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者中软骨缺损者、软骨相对正常者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关节液中Ⅱ型胶原降解产物Ⅱ型胶原C-肽端(CTX-Ⅱ)和Ⅱ型胶原羧基末端3/4片段(C2C)的浓度,探讨膝关节液中C2C和CTX-Ⅱ的浓度对膝关节软骨缺损的诊断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院体检科符合无KOA临床症状诊断及入选标准的63例为实验组及37例KOA患者为对照组。并将实验组分为实验1组:软骨相对正常组32例和实验2组:软骨缺损组31例。
张明辉武豪杰朱书涛李国军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液代谢产物膝关节软骨缺损
应用形状环抱内固定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干骨折被引量:3
2006年
张永利李锋张明辉刘冰山邵世坤孙永生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干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经DHS内固定术治疗后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DHS内固定术治疗的41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骨折愈合情况,分为骨折愈合组(388例)和骨折不愈合组(24例)。对影响骨折愈合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访1年,24例(5.83%)出现骨折不愈合。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螺钉深度、螺钉位置、矫正髋内翻、颈干角、骨折类型、Garden对线指数、合并骨质疏松是患者术后出现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手术操作情况、合并骨质疏松、骨折类型、Garden对线指数、颈干角是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
朱书涛刘洋张明辉李国军姜峰张鹏李卫华王晓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骨折不愈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