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晓燕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语言
  • 2篇语言学
  • 2篇社会
  • 2篇文化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观
  • 1篇学科
  • 1篇英语
  • 1篇英语专业
  • 1篇语篇
  • 1篇语篇世界
  • 1篇语言学阐释
  • 1篇知识
  • 1篇知识空间
  • 1篇人类学
  • 1篇人类语言
  • 1篇人类语言学
  • 1篇社会化
  • 1篇身份
  • 1篇身份认同

机构

  • 7篇烟台大学

作者

  • 7篇吴晓燕
  • 1篇孙丽霞
  • 1篇冷惠玲
  • 1篇韩晓玲
  • 1篇陈忠华
  • 1篇周国辉

传媒

  • 4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时代文学(下...
  • 1篇大学教育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校英语专业教师身份认同及其构建策略被引量:4
2018年
身份认同即对自我的认知。在教育领域,教师对职业的自我认知非常重要。开展教师身份认同研究是全面了解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的有效途径。该研究通过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索重构高校英语专业教师身份认同的途径,使其转化为教育的积极因素,成为高校英语专业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基础。
吴晓燕孙丽霞
关键词:身份认同
语篇世界的建构与认知操作被引量:3
2004年
“世界”是一个语义范畴。语篇理解理论认为,一个语篇就是一个世界,世界是语篇底层的心理表征。语篇世界是语篇使用者在语篇利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在语篇世界建构过程中要发生各种相关的认知操作。本文从“概念一关系结构”入手,引入知识空间理论,并围绕语篇利用问题讨论两种主要的认知操作方法。
周国辉吴晓燕
关键词:语篇世界知识空间
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的交叉途径与动力被引量:1
2006年
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两大亲缘学科,二者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交叉和渗透,形成了很大的迭交领域,语言—文化是这个迭交区的核心部分。文章在论述两学科理论联系和迭交领域的基础上,着重阐释了它们的交叉途径与动力。
韩晓玲吴晓燕
关键词:语言学文化人类学语言文化跨学科研究
论奥斯丁的实用婚姻观被引量:7
2002年
简·奥斯丁的六部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小说中 ,作家在揭示周围人的婚姻观的同时也流露出她本人的婚姻观 ,即一切以实用为目的 ,只有实用的婚姻才是幸福的婚姻。但作家的道德观并不是影响这种保守婚姻观的决定因素 ,这种实用婚姻观的形成首先是由作者所生活的时代决定的 ,而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便是构成这种见解的内在因素。
冷惠玲吴晓燕
关键词:道德观
语言相对性问题的人类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阐释被引量:1
2010年
语言相对性问题是人类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始终关注的问题之一,而语言相对性原理则成了这两大学科的经典理论。跨语言比较分析的方法论思想为语言相对性问题的研究奠定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人类语言学家和社会语言学家意识到,语言相对性必须同认知相对性和文化相对性建立相互联系,对后者亦需作出充分的跨文化比较,形成类型学研究方法。随着批评性语言学和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兴起,语言与思维和文化的关系问题开始为社会语言学家所关注,科学话语的经验研究不仅对社会语言学,而且对人类语言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吴晓燕
关键词:类型学批评性话语分析
社会、文化及其社会化
2009年
社会和文化是两种不同的理论抽象,但在现实世界中两者却是不可分割的。社会指共享一种文化的人所建构起来的关系网络,而文化则指一个给定的社会人群所创造出来并赋予其相同意义的产物。文化的产生是一种社会过程,文化的习得与适应称为社会化。本文重在讨论社会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以及文化的社会过程。
吴晓燕
关键词:社会文化社会化文化适应
文化认知观:认知的生态、社会和文化特征被引量:7
2007年
文化认知观是指从生态、社会和文化的视角研究人类认知的一种理论模型,其基本理据是:第一,文化存在实质上就是人类认知能力作用的结果和表现形式;第二,在当今的人类社会中,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认知活动,都可以纳入到文化框架中去分析和认识。简言之,人类认知是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发生的,文化为认知提供工具,而大量的认知又是关于和涉及社会和文化现象的。
吴晓燕陈忠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