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佳 作品数:27 被引量:177 H指数:9 供职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园艺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具有初始效应的Logistic方程 被引量:2 1996年 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中,作者发现原生质体(细胞)增长有初始效应,由此导出了具有普适意义的含初始效应的Logistic方程:。此方程可用来描述任何大小的初始种群在初始状态下的增长动态。本文作者还给出了上述方程中各参数的求解方法。 宋霞 谭远德 宋明 王晓佳关键词:种群 LOGISTIC方程 植物S-多基因家族表达成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97年 综述了SLG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方法、起源及其与其它3个表达成员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朱利泉 王晓佳关键词:多态性 植物 基因表达 蔬菜的污染与无污染蔬菜生产(一) 被引量:32 1996年 在分析国内外蔬菜生产中污染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无污染蔬菜的策略、方法、技术标准主技术环节等作了进一步的讨论,以期对加速我国无污染蔬菜生产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王晓佳 宋明关键词:蔬菜 无污染 环境保护 无公害 栽培 芋头试管芽的保存研究 被引量:8 1991年 绿秆芋茎尖可在MS+0.2mg/l NAA+4mg/l BA+2mg/lABA+20g/l 甘露醇的培养基上,于15℃、100lx 光照的条件下保存350天,单芽存活率达90%以上,且具良好的生长状态与恢复分化的能力。以芽的叶柄为外植体,在MS+0.2mg/l NAA+4mg/l BA 培养基中培养,一代繁殖系数可达5.5以上。 宋明 王晓佳 陈世儒关键词:芋头 甘蓝CMS系的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被引量:13 1991年 对雄性不育结球甘蓝“CMS 黑叶大平头BC_5”的叶及下胚轴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与植株再生等的研究表明,以2%纤维素酶(OnozukaR-10)+0.5%离析酶(R-10)的酶液游离CMS 的试管苗叶、下胚轴及原生质体产量高,去壁效果好。适合于CMS 叶原生质体及下胚轴原生质体纯化的漂浮液蔗糖浓度分别为16%和17%。原生质体的清洗和收集均以500r/min 的离心效果为佳。在修改后的MS 培养基(MS_1+NAA0.2mg/l+BA2mg/l)上获得了较快的细胞壁再生和分裂启动、最高的分裂频率和植板率。叶原生质体第一次分裂在培养3~4天后,下胚轴原生质体在48小时左右发生分裂。培养20~30天即形成肉眼可见的微愈伤颗粒,40天左右即可达1mm 大小。MB_2培养基(MB+甘氨酸2mg/l+NAA0.2mg/l+BA2mg/l)对微愈伤组织增殖的效果最佳.在MS_2(MS+NAA0.2mg/l+BA3mg/l)和MS_4(MS+NAA0.4mg/l+BA3mg/l)培养基上,芽分化效果最好。在不加任何激素的MS 培养基上诱导生根,2周后即可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 王晓佳 宋明 陈世儒 李成琼 郭余龙关键词:甘蓝 原生质体 再生株 对甘蓝品质分析与评价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 1990年 本文对甘蓝品质分析与评价的若干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食用品质感官鉴定结果量化处理的记分方法和标准,以及鉴评时应掌握的几个原则。采用卡方检验、平均数差数显著性测验和相关系数分析,对容量法和公式法测定叶球紧实度的通用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测定高扁圆和扁圆形叶球的紧实度时,可以公式法代替容量法。应用选择指数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原理,对不同材料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较为客观地反映出了材料之间在优质程度上的差异。 宋明 王晓佳 陈世儒关键词:甘蓝 甘蓝二变种原生质体的核失活研究 被引量:1 1991年 对皱叶甘蓝和结球甘蓝叶原生质体的核失活技术及相应的染色和活力测定技术研究表明,以双醋酸荧光素或伊文思蓝染色处理的结果差异不明显.以^(60)Co 为辐射源(剂量率15G_y/min),叶原生质体的核失活适宜辐射剂量(LD_(50)),皱叶甘蓝为172G_y;结球甘蓝为160G_y. 王晓佳 宋明 陈世儒关键词:甘蓝 变种 钴60 原生质体 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被引量:1 1989年 搞好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课堂教学过程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完成的,课堂教学效果只能用学生获得了多少(而不是教师传授了多少)来衡量。因此,要搞好课堂教学,必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体会。 一、理解学生,加强教学双边配合 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理解学生,特别是要了解学生的听课心理,进而才能选择乐于为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实现教学双方的良好配合。 王晓佳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师自身素质 考试结果 案例式 鉴赏能力 马铃薯试管芽保存研究 被引量:4 1994年 “万农4号”马铃薯茎尖在25°±1℃、光强2000lx,连续光照下培养,适宜的芽分化培养基为MS+NAA0.2mg/L+BA4mg/L,生根培养基为MS+NAA0.4mg/L,试管芽在MS+NAA0.2mg/L+BA4mg/L+ABA4mg/L培养基上和5℃黑暗条件下保存300天,存活率仍高达93%,而且芽呈绿色,生长健壮。 宋明 王晓佳 陈世儒关键词:马铃薯 甘蓝自交不亲和系、自交系花粉、柱头蛋白质的等电聚焦电泳和游离氨基酸分析 被引量:12 1991年 结球甘兰(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自交不亲和系的测定,通常是用田间自交法来进行,这种方法费工费时。自建立了用水溶性苯胺蓝显示花柱中花粉管的技术后,又逐渐发展了利用荧光染色法快速测定自交不亲和性的方法。此法根据柱头上花粉萌发的数量确定不亲和程度,尚欠精确。研究表明,孢子体自交不亲和系统的花粉与柱头的识别机制是由S等位基因编码的S蛋白质决定的。美、英、日等国已先后分离鉴定出了这类S蛋白质。本试验旨在通过对甘蓝自交不亲和系及自交系花粉、柱头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组分的分析,探讨利用蛋白质特性来快速测定植物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的可能性。 材料与方法 试材采用西南农大园艺系蔬菜育种教研室选育的甘蓝自交不亲和系‘二乌叶86057’、‘北黑大86035’,二系统均是多代自交、高度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1983年以来田间自交亲和指数均接近于0;自交系‘虹桥86047’,该材料也为多代自交,但亲和性稳定,1986年田间自交亲和指数达13.06。 等电聚焦电泳和氨基酸分析均测试“花粉”(P)、“柱头”(S)和“受粉后柱头”( P+ S)三项。花粉:取自开花前套袋隔离的花枝;枝头:隔离袋内,开花前1-2天彻底去雄, 王晓佳 裴炎 杨光伟 刘丹丹关键词: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