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华
- 作品数:56 被引量:157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旋多巴促进兔下颌骨缺损愈合的实验研究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口服国产左旋多巴对兔下颌骨人工缺损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 5 2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于下颌骨形成人工缺损后 ,实验组给左旋多巴口服 ,于术后 14、2 1、30、4 2、4 9d ,分别取局部缺损骨愈合标本 ,观察其X片 ,组织学变化 ,计算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 X线片显示实验组缺损从 30d起 ,均显示出满意的骨性连结影像 ,对照组均有数例骨缺损没有出现X线片上的良好连接 ,组织学检查也得出相同的结论 ,骨组织计量学测量显示 ,在 30d时 ,实验组TBV值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表示成骨细胞活性的SV -OSB值 ,表示类骨的OS - 1%值 ,及表示类骨矿化速率的AR/D值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左旋多巴对兔颌骨骨愈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喻建军沈子华刘蜀凡李海平
- 关键词:下颌骨骨缺损左旋多巴骨形态学动物模型
-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组织中Ⅴ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免疫组化及定量分析
-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中 V 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并应用图像分析仪对正常颊粘膜及 OSF 各期的 V 型胶原及 FN 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 V 型胶原和 FN 在口...
- 苏葵刘蜀凡沈子华
- 关键词: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纤维连接蛋白型胶原免疫组化
-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中成纤维细胞形态学初步研究被引量:2
- 1998年
- 为探讨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中胶原堆积的原因,电镜下对(OSF)患者病变部位中的成纤维细胞(Fb)的形态学进行研究,并对各阶段的Fb进行计数。结果显示:幼稚的Fb(少分化Fb和幼Fb)在正常及病变各均无差别,肌成纤维细胞在OSF中期增多,纤维细胞在OSF早期减少,中期增加至正常水平,晚期则较其余各期增多。
- 胥红彭解英刘蜀凡沈子华彭隆祥
- 关键词: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成纤维细胞形态学
- 左旋多巴促进下颌骨缺损愈合的实验研究
- 目的:如何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以及防治临床上常见的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以促使骨折的患者早日康复,近十余年来,药物治疗促进骨愈合方面得到比较积极的结果。左旋多巴作为一种内源性生长激素的释放促进剂,自79年国内外进行实验与...
- 沈子华喻建军
- 关键词:左旋多巴下颌骨缺损成骨细胞
- p53蛋白在大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中的检测被引量:1
- 1998年
- p53蛋白在大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中的检测湛凤凰刘蜀凡沈子华徐红卫一、材料及方法29例腮腺和颌下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的术后标本,其临床症状主要为相应腺体单侧或双侧肿块,其它症状不明显。诊断均为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腮腺来源者16例(其中14例为单侧,2...
- 湛凤凰刘蜀凡沈子华徐红卫
- 关键词:淋巴上皮病变P53蛋白涎腺肿瘤
- P^(53)蛋白在牙源性囊肿中的表达被引量:1
- 1996年
-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石蜡包埋的30例牙源性囊肿组织中P5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53蛋白在牙源性角化囊肿中的阳性检出率为40%,阳性部位位于基底层细胞核内;而在根尖囊肿及含牙囊肿中均未发现阳性信号;另外,P53蛋白表达增多的牙源性角化囊肿,其复发及与GorlinGoltz综合征的关系较密切。
- 湛凤凰刘蜀凡沈子华陈正元
- 关键词:P^53蛋白免疫组织化学牙源性囊肿
- 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 16 /18型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状况 ,探讨其在口腔疣状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 8例正常口腔粘膜、13例疣状癌、10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10例低分化鳞癌组织中HPV16 /18E6蛋白和HPV16 /18DNA的表达。结果 ①疣状癌HPV16 /18E6蛋白及HPV16 /18DNA阳性表达率均为 6 9.2 % (9/13) ,E6蛋白平均染色强度高于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 (P <0 .0 5 )。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PV16 /18E6蛋白与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PV16 /18DNA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HPV16 /18型感染是口腔疣状癌的重要致病因子 ,与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织相比 ,HPV16 /18型感染与疣状癌的关系更为密切。
- 邹萍唐瞻贵冯德云沈子华姚志刚
- 关键词:口腔疣状癌免疫组化原位杂交
- 舌癌中Langerhans细胞的图像分析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Langerhans细胞学与舌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对 30例人类舌癌标本中正常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ATP酶阳性的Langerhans细胞进行了数量及形态定量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各期中Langerhans细胞的数量不同 ,不典型增生中最少 (P <0 .0 5 ) ,早期浸润癌数量明显增多 (P <0 .0 5 )。图像分析发现病变各期Langerhans细胞的面密度、体密度、形态因子均较正常上皮中有明显改变 (P <0 .0 5 ) ,但与表面基本相同 (P >0 .0 5 )。结论 :Langerhans细胞数量和形态改变可能与人类舌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郭新程颜学德陈良健杨浩沈子华徐锡萍
- 关键词:舌癌LANGERHANS细胞不典型增生
- 冷冻对大鼠脂质过氧化反应影响的研究
- 1998年
- 作者采用荧光法,动态观察了冷冻前后10个不同时期大鼠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简称MDA)浓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脂质过氧化反应参与了冷冻损伤及损伤后修复的全过程。
- 唐瞻贵沈子华刘蜀凡谢晓莉谢晓莉孙科柱
- 关键词:冷冻外科丙二醇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
- 大蒜对口腔癌前病变及口腔癌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1995年
- 将62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二组,于实验组大鼠硬腭后份粘膜涂大蒜注射液,对照组涂等量蒸馏水。随后在二组相同部位涂4-硝基喹啉氧化物(4,nitroquinoline-1-Oxide,简称4NQO),每周三次,共重复19周。于实验第10、13、19周随机分批处死动物,对其腭粘膜标本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癌变率明显高于实验组,说明大蒜能有效抑制4NQO诱发的口腔癌前病变和口腔癌。
- 唐瞻贵沈子华刘蜀凡彭隆祥翦新春
- 关键词:大蒜癌前病变口腔肿瘤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