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雅君
- 作品数:35 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警浙江省总队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国脑外伤意识清醒期简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的初步究
- 目的:初步确定中国版脑外伤意识清醒期简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核心要素。方法:选取100例脑外伤意识清醒期患者。(1)临床调查结果:采用调查问卷记录患者信息,统计每一个分类项目的频率,将频率≥30%的ICF...
- 毛雅君
- 关键词:ICF外伤患者
- 文献传递
- 80例颅脑损伤患者陪护焦虑及抑郁调的发生率
- 目的了解颅脑损伤患者陪护抑郁及焦虑的发生率。方法对80例颅脑损伤患者陪护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抑郁及焦虑的发生情况。评分方法如下:每量表均包含20个项目,各项目按均为4级评分,总分为80分...
- 周卫毛雅君方郁丹
- 关键词:颅脑损伤患者抑郁焦虑
- 文献传递
- 神经阻滞定位方法和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11年
- 肌肉痉挛的治疗是康复医疗面临的重要挑战。治疗肌肉痉挛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是神经阻滞。
- 毛雅君励建安
- 关键词:神经阻滞肌肉痉挛康复医疗
- 神经干乙醇阻滞治疗骨骼肌痉挛38例报告
- 骨骼肌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表现,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运动障碍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训练及日常护理,也可导致疼痛、挛缩、压疮等合并症,并会因此加重患者的心理障碍.痉挛治疗的常用途径包括:口服药物、牵张训练、电刺激等.但...
- 毛雅君余丹李景琦郦仁峰杨震励建安杨晓颜
- 关键词:神经阻滞康复训练
- 文献传递
- 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患者7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4
- 2001年
- 目的 各类颅脑外伤患者经高压氧治疗病情得到恢复和改善。方法 采用以高压氧舱治疗为主 ,配合药物及功能锻炼。结果 经临床观察本组总有效率68 % ,其中脑震荡有效率为100 %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论 通过高压氧治疗能有效的改善脑细胞及组织细胞供氧 ,使处于可逆状态的脑细胞恢复 ,从而使脑细胞的功能得到改善。
- 喻森明胡晓华高鸿兴毛雅君汤忠泉傅伟民
- 关键词:颅脑损伤高压氧药物治疗
- 多次神经干乙醇阻滞对严重骨骼肌痉挛的应用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观察多次神经干乙醇阻滞治疗上运动神经元疾病引起的严重骨骼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电刺激引导下,对13例由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导致严重下肢痉挛单次注射疗效不满意的患者进行再次神经阻滞,包括:胫神经11条,坐骨神经6条。注射前和注射后2周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评定痉挛状态。结果(1)第1次和第2次注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第1次注射后改良Ashworth评分下降(0.71±0.99,P<0.01)。(3)第2次注射后改良Ashworth评分下降(2.06±1.14,P<0.01)。(4)第2次注射后Ashworth评分下降的差值大于第1次注射后(P<0.01)。(5)首次和再次注射后的不良反应率无重复,无差异。结论电刺激引导下的多次神经干乙醇阻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严重骨骼肌痉挛的手段。
- 毛雅君励建安陈广城李景琦
- 关键词:神经阻滞乙醇肌肉痉挛
- 兔骨骼肌运动点与运动终板的形态学研究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索运动点的本质是终末神经纤维密集区,还是运动终板密集区,给化学神经阻断技术的定位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年新西兰兔9只,靶肌肉为双侧肱二头肌及双侧腘绳肌。每块肌肉选择2个研究点,共计72个点分为3组:小神经密集区(N组):通过最小电刺激引起最大收缩的部位;运动终板密集区(P组):肌电图显示终板电活动最活跃的部位;非密集区对照组(C组):以最强电流诱发最弱靶肌肉收缩,且连接肌电图后未出现终板电活动的部位;在以上部位注入染料定位。分别记录三组的电刺激强度。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应用图文报告分析软件观察运动终板及神经纤维数量,将3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电刺激强度比较:C组最大(0.73±0.05)mA,P组次之(0.39±0.04)mA,N组最小(0.10±0.01)mA,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神经纤维数量比较:N组最多,P组次之,C组最少。N组与P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N组与C组,P组与C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运动终板数量比较:P组最多,N组次之,C组最少,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终末神经纤维密集区和运动终板密集区十分接近,但是"运动点"概念不同。临床上可以使用电刺激技术作为肉毒毒素肌肉注射的定位技术。
- 毛雅君励建安李冰刘守国朱杰
- 关键词:神经阻滞运动点运动终板
-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误诊后康复1例
- 2014年
-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越来越多地到康复科进行诊疗。对于这些患者,康复医师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需积极寻找各种相关疾病的高危因素并进行干预。现报道1例以脑出血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康复患者,经检查确诊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而行化疗、放疗和康复训练,最终康复出院。
- 陈广城毛雅君周卫李辉
- 关键词: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康复医学诊后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患者康复医师
- 肉毒毒素A对肌肉痉挛患者功能康复的作用被引量:15
- 2005年
-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typeA,BTX-A)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肢体肌肉痉挛的治疗价值及其剂量影响。方法:选择48例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患者采用肉毒毒素A电刺激引导下局部肌肉注射治疗肌痉挛,其中把小腿三头肌、肱二头肌、屈指肌随机分成高低两个剂量组,观察剂量不同对疗效的影响,同时对所有患者制订注射后的目标,观察其达标情况。结果:肉毒毒素A注射后肌肉张力明显降低(P<0.05),但在小腿三头肌、肱二头肌及屈指肌群中均未发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各配对大小剂量组肌张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功能显著改善,康复目标总达标率为70.4%,肉毒毒素对上肢的粗大运动及下肢的步行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而对手的精细活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欠佳。结论:肉毒毒素A对缓解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肢体肌肉痉挛,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疗效显著,肉毒毒素作用的量效关系尚有待确认。
- 杨晓颜许光旭毛雅君顾绍钦王骏金挺剑励建安
- 关键词:肉毒毒素肌肉痉挛康复
- 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了解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颅脑损伤患者115例,对治疗效果(意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进行分析。结果入、出院时GCS评分改善程度为:对照组(2.48±2.21)分,康复组(3.94±2.57)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提高值:对照组(19.5±18.45)分,康复组(39.46±26.34)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行能力:两组患者入、出院时步行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照组和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对照组(53.46±22.34)d,康复组(51.09±24.89)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对照组(37189.72±21426.64)元,康复组(33124.86±21406.06)元,两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在不增加住院费用、不增加住院时间的前提下,有利于患者意识水平的恢复,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步行能力。
- 陈广城俞钻毛雅君鲍颖
- 关键词:康复训练颅脑损伤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