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云飞

作品数:40 被引量:227H指数:1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面上科研课题常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切除
  • 13篇腹腔
  • 13篇腹腔镜
  • 12篇手术
  • 11篇切除术
  • 11篇肿瘤
  • 6篇外科
  • 6篇肝切除
  • 5篇原发性
  • 5篇细胞
  • 5篇肝切除术
  • 4篇胆道
  • 4篇胆管
  • 4篇诊治
  • 4篇肝细胞
  • 3篇诊治体会
  • 3篇十二指肠
  • 3篇手术治疗
  • 3篇术后
  • 3篇腔镜手术

机构

  • 40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常州市第三人...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常州市中心血...

作者

  • 40篇段云飞
  • 23篇朱峰
  • 20篇孙冬林
  • 13篇陈学敏
  • 12篇江勇
  • 12篇蔡辉华
  • 11篇陈晶
  • 8篇杨雨
  • 8篇秦锡虎
  • 6篇佘刚
  • 6篇吴宝强
  • 5篇薛卫
  • 4篇张彤
  • 4篇张悦
  • 4篇吴新权
  • 4篇杨勇
  • 3篇陈昌泽
  • 3篇杨春
  • 3篇包万员
  • 3篇刘胜勇

传媒

  • 12篇肝胆胰外科杂...
  • 8篇中华普通外科...
  • 6篇中华肝胆外科...
  • 5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远端缺血预处理减轻脂肪肝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脂肪肝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饲料制备大鼠脂肪肝模型后,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RIPC)组,RIPC+I/R组,每组8只。肝I/R模型制作方法:阻断入肝血流40 min,再灌注2 h;RIPC诱导方法:使用止血带使单后肢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反复6次处理;RIPC+I/R诱导方法:使用止血带使单后肢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反复6次处理后立即行I/R。所有缺血大鼠仅造成约70%肝缺血。取血用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检测。切取肝组织用于测定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及观察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S组和RIPC组比较,其余各组ALT、AST明显升高(P<0.05),S组和RIPC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RIPC+I/R组明显低于I/R组(P<0.05);与S组和RIPC组比较,其余各组在脂肪变性基础上均出现不同程度水肿、变性及炎细胞浸润,但RIPC+IR组改变明显轻于I/R组;与S组比较,其余各组HSP70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RIPC+IR组HSP70表达量明显高于I/R组(P<0.05)。结论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保护性蛋白HSP70有关。
佘刚段云飞朱峰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脂肪肝缺血预处理
胆内瘘23例诊治体会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总结胆内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自发性胆内瘘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中21例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疼痛。术前确诊16例(69.5%)。胆内瘘类型:胆囊十二指肠瘘17例;胆囊结肠瘘4例,其中1例为少有的胆囊癌结肠瘘;壶腹部胆总管十二指肠瘘1例;罕见的胆囊胸膜瘘1例。根据瘘口的病因、类型等选择胆囊切除或部分切除术加不同的瘘口修补方式。结论对长期胆石症病史患者存在高度疑诊和可疑征象时,应结合ERCP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和精细的操作是治疗胆内瘘的关键。
杨小伟江勇秦锡虎朱峰吴宝强段云飞
关键词:胆内瘘
手术加外照射放疗治疗进展期甲状腺岛状癌一例
2015年
甲状腺岛状癌即为甲状腺低分化癌,其形态学、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介于高分化甲状腺癌和未分化癌之间,和高分化甲状腺癌相比,预后较差。甲状腺岛状癌报道较少,本文报道一例进展期甲状腺岛状癌的治疗过程,并结合文献复习介绍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包万员段云飞杨岳黄瑾赵伟朱峰
关键词:手术外照射放疗
肝细胞肝癌自发性破裂的预测分析(附18例报告)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研究预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1998年12月至2006年5月间收治的肝细胞肝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重点探讨其CT表现及凝血状况,并将其分为破裂组与非破裂组进行对比。结果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肿瘤突出肝表面的最大长度与肝细胞肝癌破裂有关。结论CT联合凝血指标对肝细胞肝癌自发性破裂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段云飞秦锡虎朱峰
关键词:肝肿瘤肝细胞自发性破裂
Walker-256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探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Walker-256细胞质肝内接种制备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方法取体重150~180g雄性Spraque-Dawley(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60)肝内接种Walker-256细胞质;对照组(n=12)肝包膜下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1周后观察肿瘤大小、并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实验组大鼠共有15只大鼠死亡,而移植瘤肝癌模型出瘤率为100%(45/45),大多数大鼠伴有肺以及腹腔转移,并且均经过病理学证实。结论 Walker-256细胞质肝内接种可以成功建立适宜临床研究的肝癌模型。
朱峰杨小伟汤永辉罗天平段云飞
关键词:WALKER-256肝癌动物模型
单层间断套入式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单层间断胰肠端侧套入式吻合在经典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Whipple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62例行单层间断胰肠端侧套入式吻合的Whipple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手术成功,除1例发生胰瘘,无再手术和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单层间断胰肠端侧套入式吻合方式简单、安全、实用,学习曲线较短,值得推广。
江勇杨雨吴宝强段云飞王成林张彤陈学敏孙冬林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胰瘘
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一例被引量:2
2013年
病例患者,男性,s9岁,有乙型肝炎病史30余年,因“上腹部隐痛伴发热一周”于2009年9月25日入院。体检:T37.5℃ P65次/分,R19次/分,BP141/86mmHg。
段云飞江勇佘刚朱峰
关键词:肝肿瘤透明细胞手术化疗个案报告
CT联合凝血指标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的预测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CT表现及凝血功能。方法对我院2000年至2005年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其分为破裂组与非破裂组进行对比。结果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Y)及肿瘤突出肝表面的最大高度与肝细胞癌自发破裂有关。结论CT联合凝血指标对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段云飞秦锡虎朱峰
关键词: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
胆囊腺肌瘤病5例诊治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胆囊腺肌瘤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5例胆囊腺肌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囊腺肌瘤病无特殊临床表现,多合并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B超、磁共振及术中探查有助于发现胆囊腺肌瘤病。结论本组预后良好。胆囊联合胆囊床切除术是胆囊腺肌瘤病的首选治疗方式。
段云飞秦锡虎朱峰
关键词:胆囊腺肌瘤病
医学院本科生交互课程设计中引入CPBL教学法的效果考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研讨医学院本科生交互课程设计中引入C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8年5月期间在该院实习的医学本科生68名纳入到讨论中,根据其教学方式分组,其中34名接受传统教学法教学(对照组),另34名接受CPBL教学法教学(研究组),比较学生考核成绩和对教学满意度状况。结果研究组病例分析、实践技能、理论知识考评成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教学满意度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PBL教学法应用于医学院本科生交互课程设计中,可显著提升教学成绩和教学满意度,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值得推广。
段云飞屈振陆云杰陈晶杨雨
关键词:教学CPBL本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