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珠
- 作品数:20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周围静脉营养输液中保护静脉的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分析营养液对血管刺激的作用及利用血管可修复的功能,寻找在新生儿周围静脉营养输液中保护静脉的措施。方法相同胎龄及体重选用相同渗透压的营养液,将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保护组。对照组:按常规的穿刺静脉留置针方法及输液原则护理,发现穿刺部位药液外渗、皮肤红肿拔针。保护组:采用间断输入药液,输液后给予50%硫酸镁湿敷。结果保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25。结论静脉保护措施能减轻营养液对血管的损伤,减少药物外渗,明显延长静脉留置针时间。
- 林明珠古爱香李美仍
- 关键词:静脉营养静脉保护
- 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观察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NICU收治的8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早产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45例早产儿在此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CU早产儿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
- 温碧霞林明珠左雪梅
-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
- 小儿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喷嘴改接鼻塞吸入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寻求小儿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更有效舒适的雾化方法。方法选择三种疾病患儿,于同种疾病患儿随机选取相同例数,对照组、观察组按二种雾化方法进行对比。对照组:按传统氧气驱动雾化方法。观察组:按改良氧气驱动雾化方法指安装好的雾化器(同传统方法),但氧表的湿化瓶内放已加温至45℃蒸溜水,喷嘴改直接接无创通气鼻塞喷雾。二组患儿均选择纽邦E360呼吸机辅助通气,喷雾时暂停正压通气,完成雾化再继续接无创正压通气,喷雾20分钟后观察患儿不良反应及排痰效果。结果两组患儿雾化吸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雾化吸入排痰效果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观察组雾化吸入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减少,雾化吸入后排痰效果好,有显著临床意义。
- 林明珠陈丽梅温碧霞谭碧连陈绮婷
-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氧气驱动雾化
- 康复新液联合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新生儿尿布皮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使用湿纸巾沾温水清洁干净会阴及臀部后,吸干水分,用康复新液涂擦患处,每3~4小时1次或每次便后随洗随涂,使用柔软、透气、干洁的尿片,并在便后及时更换尿片,并于每次大小便后温水擦洗肛周皮肤,再用上述方法涂擦患处。观察组则使用康复新液擦涂患处10~15 min后,再擦涂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临床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邓莲芳胡小强吕建平陈志峰林明珠李梅真黎红梅
- 关键词:康复新液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尿布皮炎
- 小儿肠道术后胃肠减压中动态调整胃管深度及摇晃腹部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小儿肠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用胃肠减压减轻腹部的方法。方法将3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16例,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持续胃肠减压;观察组予胃肠减压中动态调整胃管深度及摇晃腹部,可引出大量胃液和气体,明显减轻腹胀。比较两组患儿腹胀首次缓解时间和患儿胃肠减压前后腹围差值>5 cm例数。结果观察组患儿腹胀首次缓解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患儿胃肠减压前后腹围差值>5 cm例数较对照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肠减压中动态调整胃管深度及摇晃腹部方法提高胃肠减压效果,减轻腹胀,促进小儿术后肠功能恢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林明珠温碧霞陈丽梅
- 关键词:小儿胃肠减压早期炎性肠梗阻
- 新生儿周围静脉营养输液中保护静脉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的研究
- 静脉营养是指当患儿不能耐受经胃肠道营养时完全山静脉输入人体所需营养来满足机体代谢及生长发育。由四肢或头皮静脉输入营养的方式称周围静脉营养,一般采用<1 个月的患儿。静脉营养液渗透压高于正常血液渗透压2倍以上,且需要24小...
- 林明珠李美仍
- 关键词:周围静脉营养皮肤溃疡
- 文献传递
- 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监护被引量:3
- 2006年
- 总结了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24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监护经验。做好新生儿应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及患儿躁动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口留置胃管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认为积极有效的监护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 古爱香林明珠黎红梅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监护
- 阻断血流法提高早产儿肱动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观察
- 2015年
- 目的寻求临床中提高早产儿肱动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选择相同胎龄、相同体重早产儿60例,按不同穿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触摸动脉定位法,触摸肘部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穿刺。观察组采用阻断血流法,即先在肘关节掌侧横纹下约3cm处扎止血带,见肘部横纹上方突出一条短而直、接近皮肤颜色的血管,立即在该最突出处穿刺。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局部小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阻断血流法提高了早产儿肱动脉穿刺成功率,有显著临床意义。
- 温碧霞林明珠陈丽梅
- 关键词:早产儿肱动脉穿刺
- 小于34周早产儿胃液pH值与呼吸暂停相关的护理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寻求纠正小于34周早产儿胃液pH值预防过酸的胃液返流入食管中段刺激迷走神经反射性致非窒息性呼吸暂停护理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60例胎龄小于34周无合并症早产儿,其中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每天按4ml/次/kg计算给与每次奶量,Q3H喂养一次,餐后自由体位,每天按医嘱予小剂量红霉素或者吗叮林药物治疗。观察组:Q2H喂奶一次,第一天按0.5ml,次瓜g计算给与每次奶量[1],以后每天递增奶量按0.5ml/次/k计算;喂养后头高60度并俯卧位;喂奶前监测胃液pH值;观察记录呼吸暂停发生情况。实践证明全奶pH值6~7,符合胃液正常PH值。二组患儿就二种方法进行比较胃液pH值〈4的发生率及呼吸暂停发生频率。结果观察组胃液pH值〈4发生率(43.3%)低于对照组(90%),呼吸暂停发生率(56.5%)低于对照组(93.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纠正小于34周早产儿胃液pH值的早产儿,胃食管返流及呼吸暂停发生频率明显减少,有显著的临床实用意义。
- 林明珠陈丽梅温碧霞谭碧连
- 关键词:早产儿胃液PH值
- 护理操作对早产儿温箱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寻求护理操作中合理预调早产儿温箱的温度,稳定早产儿中性体温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相同两组胎龄、体重、日龄住院时间5~20天内早产儿46例,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在早产儿体温36℃以下时,每次隔一小时调高箱温0.5℃,37.8以上调低箱温0.5℃,Q1H监测体温,当早产儿中性体温达到36.5℃~37.2℃,终止调节箱温。观察组:责任护士每天接班后对每个病儿进行综合评估,稳定外界环境和根据护理治疗操作时间对早产儿箱温的影响而调节,结束护理治疗操作2小时后恢复原来箱温。比较两组早产儿体温正常率及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正常率高(78%)及并发症率低4%。两组比较,χ2=17.62,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护理操作中合理科学的预调箱温,稳定早产儿中性体温,减少早产儿体温异常及并发症,有显著的临床实用意义。
- 林明珠陈丽梅吴艳
- 关键词:早产儿护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