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吉进
- 作品数:74 被引量:221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转录因子MEOX2相互作用蛋白的鉴定研究
- 研究背景: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球囊血管成形术后及冠脉搭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相反,心肌细胞在心肌梗死等心肌损害后增殖却往往不足以补偿损害所造成的心肌细胞丧失。...
- 林吉进
-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转录因子环指蛋白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 文献传递
- 心肌肥厚时延迟性整流钾电流研究进展
- 2010年
- 心肌肥厚是心肌长期负荷过度引起的一种适应性病理改变,其心肌细胞的变化,不仅是细胞体积增大的过程,也伴有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离子流及膜电位的变化,肥厚心肌细胞这种电生理特性的改变称为电重构。心肌肥厚最突出的电重构表现是动作电位复极延长,它是产生各种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 胡创加林吉进闫纯英
- 关键词:心肌肥厚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延迟性电生理特性生理学基础病理改变
- Caveolin 3蛋白与心脏Kv1.5钾通道的相互作用及鉴定
- 2020年
- 目的探索caveolin 3蛋白与Kv1.5钾通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并进一步明确caveolin3对心脏Kv1.5钾通道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 (1)将携带caveolin 3的N端片段的pGBKT7载体转染Y187,与含人类心脏cDNA文库进行酵母双杂交,筛选与caveolin 3存在相互作用的心肌蛋白;(2)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分析:pEGFP-N3-KCNA5和质粒pDsRed2-N1-cav3共转染HEK293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caveolin 3蛋白和KCNA5蛋白的细胞亚定位情况;(3)细胞电生理检查:应用膜片钳技术记录表达caveolin 3蛋白时,观察Kv1.5钾通道电流幅度和电流密度比的变化。结果 (1)经过严格筛选,人类心脏cDNA文库中发现Kv1.5钾通道与caveolin 3-NT存在相互作用。(2)荧光免疫细胞化学分析发现在哺乳细胞中Kv1.5与caveolin 3存在细胞共定位,并主要在细胞膜上表达。(3)膜片钳技术检测发现,在电压分别为-10、0、10、20、30、40、50、60 mV时,caveolin 3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小了Kv1.5钾通道电流幅度和电流密度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veolin 3蛋白对心脏Kv1.5钾通道的功能具有负性调控作用。
- 马青艳林吉进黄蕾
-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技术膜片钳技术
- 小儿肺炎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C反应蛋白及血糖变化的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时C反应蛋白及血糖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31例非SIRS肺炎、63例肺炎伴SIRSS1期、44例肺炎伴SIRSS2期,以及37例肺炎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的住院患儿,对比研究血糖及CRP的改变以及治疗前后的变化。另设4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①非SIRS肺炎组血糖处于正常范围,与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②SIRSS1组、SIRSS2组及MODS组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③各肺炎组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ODS组高于SIRS组,SIRS组高于非SIRS组,SIRS组中的S2组高于S1组,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④经治疗1周后,CRP及血糖在MODS组分别下降了3.7%和11.2%,SIRSS2组下降14.6%和17.3%,SIRSS1组下降33.5%和21.1%,各组间的下降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儿肺炎时,CRP及血糖随着病情加重平行升高。CRP及血糖两项指标的联合应用对于预测小儿肺炎是否并发SIRS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林吉进林洁英房小祎
- 关键词:肺炎C反应蛋白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
- 连接蛋白43磷酸化状态与心脏缝隙连接通道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
- 2007年
- 缝隙连接是介导相邻细胞间直接通讯的特殊膜结构。心室肌细胞间的缝隙连接通道主要由连接蛋白43(Cx43)构成。Cx43的磷酸化状态除了快速调节通道的开放/闭合状态(单通道传导性和通道开放概率),还可通过影响Cx43的合成、转运、聚集/解聚和降解等不同环节,改变活化通道数量,最终实现对缝隙连接功能的调控。迄今,已发现多种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可直接和(或)间接调控Cx43羧基末端的丝氨酸残基和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状态,从而影响缝隙连接通道的功能。磷酸化/去磷酸化影响Cx43和缝隙连接通道功能的确切作用和具体机制未明。本文就Cx43磷酸化状态与心脏缝隙连接通道功能的关系作一综述。
- 王云胜林吉进谭学瑞
- 关键词:连接蛋白43磷酸化去磷酸化心脏
- 室性心动过速时连接蛋白43含量与分布的变化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时心肌细胞连接蛋白 4 3(Cx 4 3)含量和分布的变化。方法 实验用日本大耳白兔 2 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30min室速组、6 0min室速组、12 0min室速组 4组。分别通过心室刺激复制室性心动过速动物模型 ,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其发生心律失常心肌连接蛋白 4 3的含量和分布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30min室速组连接蛋白 4 3像素密度较对照组减少 18.4 % (P <0 .0 5 ) ,6 0min室速组减少 38.0 % (P <0 .0 1) ,12 0min室速组减少 5 4 .8% (P <0 .0 1)。对照组各层间心肌细胞连接蛋白 4 3含量比较无显著差异 ,但心律失常后 ,中间层心肌细胞连接蛋白 4 3含量较其他层心肌细胞含量下降更明显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室性心动过速时连接蛋白 4 3迅速降解 ,其分布也发生明显的改变 ,各层心肌细胞连接蛋白 4 3的降解程度也明显不均一。
- 陈宋明李玉光林吉进王东明
-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连接蛋白43
- 甲状腺激素对心肌细胞钙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从基因及分子水平上阐明甲状腺激素对心肌舒缩功能的影响作用及其机制,将为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奠定理论基础。本文就甲状腺激素对心钙调控蛋白表达的调控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 梁庆林吉进李玉光
-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钙调控蛋白
- GST-FHL2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纯化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高效表达和纯化可溶性GST-FHL2融合蛋白。方法(1)PCR法扩增FHL2 (Four and a half LIM domains 2)基因的编码片段,分别在5'端和3'端加上EcoR I和Xho l酶切位点,并克隆进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2)利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质粒pGEX-4T-1-FHL2在大肠杆菌B121(DE3)中表达同时带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标签的融合蛋白;(3)超声法裂解大肠杆菌,应用谷胱苷肽琼脂糖树脂纯化可溶的GST-FHL2融合蛋白;(4)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GST-FHL2的表达。结果(1)成功构建pGEX-4T-1-FHL2重组质粒,测序结果证明FHL2与载体的GST在同一读框;(2)0.1 mmol/L的IPTG在23℃的条件下能诱导可溶性GST-FHL2融合蛋白高效表达;(3)在Western blot分析中,GST-FHL2能被鼠抗GST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条带所在位置和GST-FHL2的分子量相符。结论正确构建pGEX-4T-1-FHL2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GST-FHL2融合蛋白,经谷胱苷肽琼脂糖树脂纯化得到高纯度的可溶性GST-FHL2融合蛋白。
- 沈秀张林吉进武君黄瑞燕刘树楷李妍妍
- 关键词:FHL2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原核表达纯化
- FHL2蛋白与心脏Kv1.5钾通道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目前认为KCNA5通道蛋白是治疗房颤的一个理想靶点,文中旨在验证FHL2蛋白与KCNA5基因编码的心脏Kv1.5钾通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方法①质粒构建:应用PCR法构建质粒pcDNA3.1/myc-His C-KCNA5和pcDNA3.0-FHL2;②基因转染:应用Lipofectamine 2000将pcDNA3.1/myc-His C-KCNA5质粒和pcDNA3.0-FHL2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③免疫共沉淀:应用抗FHL2抗体和Protein A/G Plus-Agarose沉淀目的蛋白,应用抗Myc抗体进行Western blot分析;④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分析:应用抗FHL2一抗和标记有FITC的二抗检测FHL2蛋白,应用抗Myc一抗和标记有Cy3的二抗检测KCNA5-Myc融合蛋白。结果①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质粒pcDNA3.1/myc-His C-KCNA5和pcDNA3.0-FHL2构建正确;②抗FHL2抗体能够将KCNA5从总蛋白中沉淀下来;③KCNA5蛋白和FHL2蛋白共定位于细胞膜上。结论初步证实FHL2蛋白与KCNA5蛋白存在相互作用。
- 余宏马青艳林吉进
- 关键词:FHL2钾通道免疫共沉淀
- 肥厚型心肌病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筛查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的关键基因,为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中检索包含106例肥厚型心肌病样本及39例对照组样本的高通量测序数据集GSE36961。利用R软件筛选肥厚型心肌病组织和正常组织间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WGCNA构建差异基因的加权重共表达网络,筛选出与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的模块,对模块中的基因行功能富集分析,并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关键基因。结果从数据集中筛选出8002个差异表达基因(P<0.05),通过WGCNA构建出差异基因的加权重共表达网络,筛选出两个与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的模块:青色模块(Pearson cor=0.77,P=4e-29)和紫红色模块(Pearson cor=0.76,P=2e-28)。前者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能量代谢,后者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血管形成。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获得32个基因及157个互作关系,从中筛选出与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的关键基因,提示肥厚型心肌病可能与炎症反应相关。结论本研究通过系统性分析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高通量测序数据集,筛选出可能与肥厚型心肌病有关的目标基因32个,再筛选出关键基因10个,其中甲酰肽受体2(formyl peptide receptor 2,FPR2)、毒蕈碱型胆碱受体M2(cholinergic receptor musca⁃rinic 2,CHRM2)与心肌炎症反应相关,余基因的作用仍需在未来的细胞及动物实验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 黄蕾秦显雨吴岳恒吴岳恒
- 关键词:心肌病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能量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