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红 作品数:20 被引量:41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溶血磷脂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血脂、血糖的相关性研究 靳翠彬 王静 刘海东 赵静惠 冯素婷 马莲茹 闫惠芳 孟晓敏 张同乐 高红雨 段保湘 李艳红 田西菊 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水平提高,各种社会及心理压力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增加,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该课题的结论明确证实血LPA与冠脉病变程度和血脂水平密切相关,与血糖无明显相关,为临床...关键词:关键词:降脂治疗 药物治疗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影响的临床研究 2009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溶血磷脂酸(LPA)的影响,从而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药物干预的有效途径。方法我院住院并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治疗组为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每晚1次,测定患者治疗前、后1个月血浆LPA。结果治疗组治疗后LPA转为正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LPA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LPA水平(P<0.01)。结论LPA的测定可以作为血栓预警和了解抗血栓药物疗效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联合常规治疗应用更有效降低LPA水平,从而减少血栓病的发生率。 靳翠彬 王静 刘海东 赵静惠 李艳红 高红雨 段保湘 冯素婷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溶血磷脂酸 不稳定型心绞痛 奥扎格雷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和糖尿病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08年 注射用奥扎格雷钠(Sodium Ozagrel for Injec-tion),(简称Oky-046)是一种血栓素(Thromboxane A2)合成酶特异性抑制剂,是日本小野药厂率先研制成功的一种抗血栓新药。于1988年在日本已批准生产。其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已证明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脑血栓形成及其伴随的运动障碍,和防止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动脉瘤手术的脑血管痉挛,并已取得显著疗效。在我国,本药首先由丹东制药厂同沈阳药科大学合作开发,曾被列为国家科技“九五”攻关项目。以后,相继国内多个大制药厂均研制开发,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闫胜敏 温丽霞 周静 李艳红关键词:注射用奥扎格雷钠 不稳定心绞痛 糖尿病 药理 特异性抑制剂 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搏60例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9g,每日3次,温水冲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和能量合剂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改善、心肌酶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搏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李艳红 赵阳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 室性早搏 稳心颗粒 中医药治疗颅内血肿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03年 李艳红 赵阳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颅内血肿 疗效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09年 靳翠彬 王静 刘海东 赵静惠 李艳红 高红雨 闫胜敏关键词:氯吡格雷 溶血磷脂酸 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心颗粒治疗更年期心脏病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更年心妇女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50例更年心妇女,平均年龄54.2岁,给予稳心颗粒治疗,1包/次,3次/d,温开水冲服。治疗4周,对临床症状和24h动态心电图进行观察。结果50例患者服稳心颗粒4周后显效率为55.85%,总有效率88.89%,2例出现胃肠道症状,勿需停药。结论稳心颗粒对治疗更年心妇女出现的功能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而且该药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闫胜敏 李艳红关键词:稳心颗粒 更年期 心律失常 丹红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0例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止血药物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CT显示出血吸收及水肿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脑血管痉挛及脑梗死发生。结论丹红注射液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较好疗效,且能防治并发症。 赵阳 李艳红关键词:丹红注射液 外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疗效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的影响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溶血磷脂酸(LPA)的影响。方法我院住院并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9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晚1次,治疗组为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晚1次,测定患者治疗前、后1个月血浆LPA。结果治疗组治疗后LPA转为正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LPA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LPA水平(P<0.01)。结论LPA的测定可作为血栓预警和了解抗血栓药物疗效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联合常规治疗应用更有效降低LPA水平,从而减少血栓病的发生率。 靳翠彬 王静 刘海东 赵静惠 李艳红 高红雨 段保湘 冯素婷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溶血磷脂酸 不稳定型心绞痛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水平与左室重塑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201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夜间血压水平与左室重塑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140例EH按夜间平均血压增高与不增高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对照组78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hs-CRP测定。结果观察组夜间的最高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最低SBP、平均SBP和D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重量(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CRP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 EH夜间平均血压增高患者,左室重塑较重,hs-CRP水平增高,炎症介质可能加重了左室重塑的过程。 闫胜敏 李艳东 马红珍 南海燕 殷春英 李艳红 李拥军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夜间血压 左室重塑 高敏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