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朝旭

作品数:64 被引量:331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州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2篇武术
  • 9篇套路
  • 8篇太极
  • 8篇太极拳
  • 8篇体育
  • 8篇武术套路
  • 7篇中国武术
  • 7篇教学
  • 6篇文化
  • 6篇南拳
  • 5篇散打
  • 5篇武术运动
  • 5篇民族传统
  • 5篇竞技
  • 4篇咏春拳
  • 4篇运动员
  • 4篇体育专业
  • 4篇拳种
  • 4篇民族传统体育
  • 4篇民族传统体育...

机构

  • 56篇广州体育学院
  • 2篇广州大学
  • 2篇首都体育学院
  • 1篇广东白云职业...
  • 1篇广东警官学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益阳师范高等...

作者

  • 56篇李朝旭
  • 6篇李旺华
  • 3篇晏骏
  • 2篇金燕
  • 2篇孙健
  • 2篇张长念
  • 2篇杨胜峰
  • 1篇周丽娟
  • 1篇姜六平
  • 1篇杜国友
  • 1篇李宏云
  • 1篇梁永文
  • 1篇麦羽强
  • 1篇张继生
  • 1篇郑旭东
  • 1篇朱家勇
  • 1篇师小蕴
  • 1篇龚惠萍
  • 1篇蔡仲林
  • 1篇汤立许

传媒

  • 11篇广州体育学院...
  • 7篇武术研究
  • 6篇中华武术
  • 3篇中华武术(研...
  • 3篇湖北体育科技
  • 3篇文化遗产
  • 2篇四川体育科学
  • 2篇体育学刊
  • 2篇搏击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体育科学
  • 1篇少林与太极
  • 1篇山东体育学院...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西安体育学院...
  • 1篇中国体育科技
  • 1篇体育科技文献...
  • 1篇铜仁学院学报
  • 1篇当代体育科技
  • 1篇第七届全国体...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授武术套路练习时间间隔的优化选择被引量:1
1999年
为了提高武术新授套路动作的教学效果。科学地掌握动作练习时间间隔至关重要。本文教学采用重复练习法 ,结果表明 :理想的新授套路动作练习时间间隔应为 2~ 3min。新授套路动作多 ,条件又不允许以优化时间间隔 2~ 3min进行练习时 ,辅以意念训练法教学 。
李朝旭
关键词:武术套路
论新时代中华武德的构建被引量:9
2022年
面对世界范围内的伦理道德问题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全球视域下新时代中华武德的构建迫在眉睫。秉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取向内在一致,具有适度超越性和强大感召力,具有世界意义、反映历史进步方向,以及突出武术特征、言简意赅、易记易传等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为参照,从中国武术历史发展与当代实践的具体实际出发,对中国武术在历史中形成的各种伦理道德观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贯通“人际、身心、天人”的三重维度,融技术修习与道德养成为一体,构建形成以“敬、义、勇、恒、和”为核心,以“诚敬、信义、智勇、专恒、正和”为体系的新时代中华武德。坚信全世界武术习练者以诚敬之心、信义之则、智勇之法,作专恒之行,必可入正和之境,对中华文化倾心向慕、自觉传承,于“人际、身心、天人”的不同层面和悦相应,促成幸福愉悦的人生。
李守培李朝旭
关键词:伦理道德
岭南南拳运动风格及其技理技法形成的文化社会学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南北拳派风格迥异,其技理技法也各具特色,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从文化社会学角度加以深入研究,主要结论是:岭南人们生产劳动的条件和方式,促进了南拳技理技法的形成;水上居民的生活方式强化了南拳风格的形成;岭南民间舞蹈寓意深刻,对岭南南拳影响悠久而深远;岭南人们具备的身体、生理和心理特征,更适合从事南拳运动;岭南文化兼收包容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优化了传统岭南武术;岭南人既保守又创新的性格,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传统南拳的精髓,使其不失传统又富有现代发展和创新的气息。
李朝旭刘庆华杨胜峰
关键词:岭南文化民俗民风
摔跤、柔道专项实施民体专业课程方案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与讨论了广州体育学院摔跤、柔道专项学生执行1999年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方案和2004年课程方案情况。结果认为:摔跤、柔道专项实施2004年民体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符合“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拓展了就业口径。学生在选择与就业方向相适应的课程上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同时教学大纲、教材以及相关课程的开设均需要作适应性的调整。
孙健李旺华李朝旭
关键词:课程设置就业
加入WTO与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培养方向问题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以文献资料法对全国13所单科体育类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带有共同规律和特点的地方,并结合广州体院本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与WTO对中国社会人才的具体要求进行阐述,得出的结论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突出“一专多能”的前提下,培养既掌握扎实武术、民族民间体育、传统体育养生专业方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水平,又具备洞察社会需求、开拓创新能力以及有利于创业成功的人文素质和坚韧不拔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务实而科学地制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计划,本专业基础课不能和其他专业基础课“打通”;面向激烈竞争的社会市场,突出培养能力,主动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积累对企业的管理、策划、营销经验和洞察社会需求、寻求机遇的能力,为日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朝旭朱家勇
关键词:武术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大学生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群众练武活动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00年
对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从事武术项目内容锻炼的 5 0 0人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 ,得出结论 :天河体育中心已具备把武术项目作为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来开展的所有外在条件 ,群众学练武术已是一个普遍现象 ,项目集中在太极拳、木兰拳 2类 ;群众练武时间集中在晨练 ,练习频率每周一般在 2~ 3次以上 ;场地不足 ,并且缺乏规范化管理和统筹安排 ;群众练武活动的消费能力较低。
李朝旭
关键词:武术群众体育
全文增补中
浅谈广东非遗武术进校园的评价研究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其共同体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如果丢失优秀传统文化,就遗失了民族记忆、割裂了民族精神纽带。为继承、弘扬和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我国于2005 年开始对其进行法律、政策等保护,进一步促进...
刘晓辉李朝旭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研究被引量:32
2004年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全国13所单科体育类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带有共同规律和特点的地方,并结合广州体育学院本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结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突出“一专多能”的前提下,培养既掌握扎实武术、民族民间体育、传统体育养生专业方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又具备洞察社会需求、开拓创新能力以及有利于创业成功的人文素质和坚韧不拔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务实而科学地制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计划,本专业基础课不能和其他专业基础课“打通”;面向激烈竞争的社会市场,突出培养能力,主动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积累对企业的管理、策划、营销经验和洞察社会需求、寻求机遇的能力,为日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朝旭李旺华
关键词:武术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
民国时期“国术救国”的话语构建及演进逻辑——以《中央国术馆馆刊》史料文本为中心的考察
2024年
民国时期,中央国术馆以《中央国术馆馆刊》为舆论阵地构建了“国术救国”的时代话语体系。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史学考证等方法,对《中央国术馆馆刊》的史料文本进行分析,力图探究该时期“国术救国”话语体系何以构建及以何逻辑不断演进。在构建路径上,研究发现:馆刊利用宗旨阐明与内容指引明确了“国术救国”的话语导向;借助名人造势与热点渲染强化了“国术救国”的话语表达;最后通过理论建设与行动探索展开“国术救国”的话语实践并成功形塑起“国术救国”的话语体系。进一步探究民国时期“国术救国”话语的演进逻辑,认为:从国家层面看是出于危机压迫下对公民身体的政治征用;从民族层面看是由于思潮冲击下民族自信的文化坚守;从社会层面看则是时代推进下由德而力的势能释放。国家、民族、社会的三重因素是“国术救国”话语演进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周德巧张长念李朝旭
关键词:民国国术话语构建演进逻辑中央国术馆
教育危机与转机--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教育的思考被引量:6
2009年
"危机引发改革,改革产生困惑。"——这是诸多国家发展的通则。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问、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教育危机和转机分别进行了阐述。为一轮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空间。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存在着诸多教育问题,即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科教师"近亲繁殖"较严重,专业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大。对此必须要有时代性的忧患意识,站在时代的高度上,规划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
汤立许蔡仲林李朝旭
关键词:教育教育观念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