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曙光

作品数:34 被引量:406H指数:9
供职机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天文地球
  • 3篇矿业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9篇压裂
  • 19篇煤层气
  • 14篇压裂液
  • 7篇盆地
  • 7篇鄂尔多斯盆地
  • 6篇地质
  • 6篇盆地东缘
  • 6篇气井
  • 6篇清洁压裂液
  • 6篇煤层气井
  • 6篇鄂尔多斯盆地...
  • 5篇区块
  • 4篇勘探
  • 3篇低伤害
  • 3篇深部
  • 3篇甜点
  • 3篇气藏
  • 3篇主控因素
  • 3篇胍胶
  • 3篇携砂

机构

  • 32篇国家工程研究...
  • 5篇重庆科技学院
  • 4篇中国石油
  • 4篇中石油煤层气...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中海油研究总...

作者

  • 32篇李曙光
  • 5篇贾振福
  • 5篇刘川庆
  • 5篇闫霞
  • 4篇张雷
  • 4篇孙斌
  • 3篇郭大立
  • 2篇吴雪飞
  • 2篇王峰
  • 2篇朱卫平
  • 2篇袁朴
  • 2篇冯堃
  • 1篇李晓明
  • 1篇林海
  • 1篇毛得雷
  • 1篇吕爱霞
  • 1篇李宇新
  • 1篇王德桂
  • 1篇赵海峰
  • 1篇林文姬

传媒

  • 6篇煤田地质与勘...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应用化工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2008中国...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4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8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宁–吉县区块深部煤层气多轮次转向压裂技术及应用被引量:7
2024年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度高,煤储层天然裂缝与煤自身割理裂隙发育、煤体结构好、机械强度高、顶底板封盖能力强,为大规模体积压裂缝网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超大规模压裂改造工艺使深部煤层气单井产量获得重大突破,但示踪剂监测结果显示,水平井各压裂段产气效果贡献不均一、资源动用存在盲区、综合效益未达预期。指出深部煤储层形成超大规模有效缝网面临两类主要挑战:(1)深部煤层裂缝扩展规律认识不清;(2)现有压裂技术存在过度改造及改造不充分区域。基于此问题,提出适合深部煤储层改造的多轮次转向缝网弥合压裂技术。首先,分析深部煤层超大规模缝网形成的可行性;其次结合现场压裂数据与微地震监测结果,分析地层曲率、倾角等对压裂裂缝扩展的影响;最后建立应力场计算方法,以此为依据,进行多轮次转向工艺优化及现场试验。在大宁-吉县区块现场进行试验验证,井周微应力场非均匀区域水力裂缝实现了较为均匀的扩展,增大了裂缝整体改造体积,单井产气效果较周边井有明显提升,其中DJ55井5轮次压裂,储层改造体积达到243.6×10^(4)m^(3),生产340 d累产气量970.5×10^(4)m^(3),平均日产气量2.85×10^(4)m^(3),日产量和压力均保持稳定,改造效果较好,预计采收储量(EUR)大于3000×10^(4)m^(3),产气潜力较大;JS8-6P05井第1-7段采用2~3轮次压裂,压后日产气量8.59×10^(4)m^(3),相比各段均采用单轮次压裂的JS8-6P04井加砂规模降低41.9%、压裂费用降低21%,但2口井水平段千米日产气量相当。试验效果表明,多轮次压裂工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平井两侧应力差异而导致的裂缝单侧扩展问题,促进井筒两侧压裂裂缝趋于均匀扩展,极大程度上保障了深部煤储层资源动用程度和压后产量,是深部煤层气压裂工艺降本增效的主要技术途径。
熊先钺甄怀宾李曙光王红娜张雷张雷林海宋伟林海朱卫平李忠百陈高杰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基于BP-PSO的致密气压裂施工参数优化被引量:6
2022年
压裂施工参数优化是水力压裂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精准设计压裂施工参数,达到节约开发成本和增产的目的,首先初选出影响水力压裂效果的参数,再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参数进行排序,然后讨论参数个数对BP(back propogation)神经网络模型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参数个数为10个。利用粒子群算法构建日产气量最优化模型,进而反演出最优压裂施工参数。应用于X区块的97口致密气井,BP神经网络模型准确率为86.52%。对7口井进行压裂施工参数优化后,每口井所有层的总平均增产率为5.57%。该方法具有投入成本低和操作简单等优点,为现场压裂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郭大立唐乙芳李曙光张天翔康芸玮
关键词:粒子群算法
一种天然气生物乳液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天然气生物乳液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压裂液包括按质量百分数比计的下列组份:20‑25%的AMPS、13‑15%的丙烯酸、8‑14%的丙烯酰胺、7‑11%的Span85‑Tween60复合乳化剂、0...
李曙光甄怀宾贾振福王成旺袁朴边利恒陈高杰余莉珠梁智飞陈帅
大宁–吉县区块深层煤层气成藏特征及有利区评价被引量:69
2022年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下二叠统太原组埋深大于2000 m的8号煤是国内首个千亿方级别的深层煤层气田,但是深层煤层气成藏特征尚不明确。综合应用地质、测试、生产资料,开展深层煤层气成藏特征及有利区评价2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深层煤储层全区发育、厚度大、热演化程度高、两期成藏及古热流体侵入,使其具备大量生烃的条件;深层煤储层裂隙、微孔广泛发育,储层具备吸附气和游离气共同赋存的条件;顶底板以灰岩及泥岩为主,封盖能力强,具备游离气保存条件;深层煤层气具有“广覆式生烃、高含气、高饱和、高压束缚游离气与吸附气共存”的赋存特征。建立了深层煤层气“地质–工程”双甜点识别指标体系12项,划分了3类工程–地质甜点区,其中,地质–工程Ⅰ类甜点区位于研究区的西北部,地质–工程Ⅱ类甜点区位于研究的中部,地质Ⅱ类–工程Ⅰ类甜点区位于研究东北部和南部;在地质–工程Ⅰ类甜点区内实施的JS-01井自喷生产,最高日产气9.4~9.7万m^(3),展现了良好的上产潜力。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深层煤层气先导试验区的优选及国内首个千亿方级别的深层煤层气田探明。
李曙光王成旺王红娜王玉斌徐凤银郭智栋刘新伟
关键词:煤层气成藏特征
一种天然气生物乳液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天然气生物乳液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压裂液包括按质量百分数比计的下列组份:20‑25%的AMPS、13‑15%的丙烯酸、8‑14%的丙烯酰胺、7‑11%的Span85‑Tween60复合乳化剂、0...
李曙光甄怀宾贾振福王成旺袁朴边利恒陈高杰余莉珠梁智飞陈帅
文献传递
深层煤岩气水平井各段产出贡献及其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为例被引量:2
2024年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实现深层煤岩气高效开发、甲烷管控或近零排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深层煤岩气水平井各段产出贡献不清、主控因素不明,制约了煤层气单井产能提升和降本增效。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为例,通过示踪剂监测技术,获得了深层煤岩气水平井各段差异认识,提出了基于深层煤岩气地质—工程甜点系数的模型构建方法、“黑金”靶体和地质—工程甜点分类评价标准,构建了沿水平井地质—工程甜点模型,提取了11项地质因素和10项工程因素开展“定性+定量”评价,明确了深层煤岩气水平井各段产出贡献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深层煤岩气水平井各井段的产出差异大,各井段产气量贡献率介于2.2%~25.3%,同一口井各井段产气量差异最高达11.5倍。②明确了影响水平井各井段产出主控因素是钻遇Ⅰ、Ⅱ类地质—工程甜点情况和压裂改造规模;钻遇Ⅰ类和Ⅱ类甜点井段长度占水平井长度的63.7%,其中采用相对更高规模压裂设计的Ⅰ、Ⅱ类甜点段仅占37.5%,却贡献了单井59.2%的累计产气量。③影响高产段的离散型因素,裂缝形态以均匀缝为主;构造曲率以正曲率和零曲率为主;煤岩类型以光亮煤和半亮煤为主。④利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法、层次分析法和梯度提升树法定量确定的主控因素,与基于甜点模型得到的认识一致。结论认为,研究成果为深层煤岩气水平井甜点评价、“黑金”靶体钻遇率提高、压裂段簇差异化设计、施工方案优化等方面提供了新认识、新方法和新思路。
闫霞熊先钺李曙光李曙光王峰孙雪冬王峰冯延青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示踪剂监测产出剖面主控因素
一种固体破胶剂、制备方法及延缓破胶时间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破胶剂、制备方法及延缓破胶时间的方法。该固体破胶剂的原料组分包括:水、骨胶、OP‑10、KCl和乙醇;将各原料按预设比例混合后,固化,并粉碎至预设粒度,即得所述固体破胶剂。本发明中的固体破胶剂在压裂施...
徐凤银李曙光袁朴王成旺梁智飞甄怀宾陈帅陈高杰彭宏钊朱卫平
文献传递
中国煤层气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被引量:93
2023年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应对中国煤层气资源禀赋差、煤层气理论研究薄弱及煤层气产业发展面临的诸多瓶颈和挑战,系统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煤层气资源量、关键技术及进展、煤层气勘探开发成效和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认为:中国煤层气产业长期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勘探程度低、技术适应性低、投资回报率低、开发规模小等。提出了中国煤层气产业应采取近期和长远“两步走”发展战略。2030年之前的近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从现在到2025年,通过理论与技术的新突破,实现年产煤层气100×1^(08)m^(3);第2阶段从2025年到2030年,研发满足大部分地质条件的适用性技术,进一步扩大煤层气产业规模,实现年产煤层气300×1^(08)m^(3),煤层气在天然气总产量中比例明显提升。2030年之后的长远时期逐步实现年产煤层气1000×1^(08)m^(3)。为实现上述目标应坚持“技术+管理双轮驱动”,实现技术与管理的同时进步,促进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浅部(层)老区煤层气应精细开发,新区新领域煤层气应有效开发;深部(层)煤层气应规模效益开发。坚持煤系“多气合采”立体开发,采用二氧化碳驱替、微波加热增产、超声波促采、高温注热增产、高能激光破岩、煤炭地下气化等新技术。管理上深入聚焦“资源、技术、人才、政策、投资”5大要素,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开展全方位、一体化管理,推动煤层气产业高水平发展。
徐凤银侯伟熊先钺徐博瑞吴鹏王虹雅冯堃云箭李曙光李曙光闫霞张雷鹿倩闫霞
关键词:煤层气提高采收率
一种深层煤层气井的清洁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深层煤层气井的清洁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清洁压裂液包括按质量百分数比计的下列组份:0.2‑0.4%的清洁稠化剂、0.2‑0.3%的交联剂、0.8‑1.5%的缓蚀剂、0.4‑0.5%的铁离子稳定剂、...
李曙光王成旺贾振福甄怀宾陈帅梁智飞余莉珠陈高杰边利恒袁朴
文献传递
致密气藏用乳液清洁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
2020年
针对致密气藏常用胍胶压裂液摩阻高、残渣含量多、对地层损害率大,而大部分聚合物类稠化剂溶解时间较长,无法满足在线混配对稠化剂溶解时间的要求,研发出一种乳液型清洁压裂液体系.该压裂液由乳液稠化剂组成,是一种以改性聚丙烯酰胺与多组分有机溶剂复合而成的材料,是一种可在线成胶的稠化剂.实验表明,该乳液稠化剂在水中溶解速度快,满足在线配液的需要,且具有一定的抗温抗剪切能力.利用2.0%乳液稠化剂配制清洁压裂液,该压裂液在60℃下具有良好的携砂性、降阻性、易返排及配伍性能,并且压裂液破胶彻底、无残渣、伤害小.乳液清洁压裂液成功应用于宜川3口致密气井,最高砂比为25%,平均砂比为18%,返排液黏度小于5 mPa·s,获得了良好改造效果.
甄怀宾陈帅贾振福李曙光李曙光
关键词:乳液清洁压裂液致密气藏流变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