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泰
- 作品数:70 被引量:457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长度大肠癌(附7例报告)被引量:1
- 1989年
- 超长度大肠癌是指X线检查显示病变范围超过10cm的大肠癌,常误诊为炎性肠病。1973年Greenbaum等报告5例;国内仅见个案报告。我院近11年中共遇7例,有完整的X线、手术、病理资料,现介绍如后,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 李德泰苏丽芳
- 关键词:大肠癌X线诊断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一例
- 1998年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一例瞿中威周顺科李德泰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是一种极少见的疾病。我院收治1例,经活检病理证实,且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6岁。右上腹部肿块7个月。乏力,纳差,消瘦,腹痛,呕吐,巩膜黄染,皮肤有出血点。体检:皮肤巩膜黄染,颌下...
- 瞿中威周顺科李德泰
- 关键词:骨髓纤维化原发性影像学诊断
- 椎-基底动脉与脑干位置关系的MRI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颅内椎基底动脉与脑干的空间关系及其与脑内MRI表现及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具有脑部症状或体征、临床综合检查排除相关疾病患者85例,无头部症状的正常志愿者85例。回顾性研究头部轴面MRI图像,记录研究组与对照组颅内椎基底动脉与脑干关系的分级及脑内MRI表现分型,对观察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血管压迫脑干发生率51%,对照组1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06,P<0.01)。血管压迫脑干的程度与患者年龄、颅内缺血性MRI表现及患者症状均具有相关性。年龄越大、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有缺血性MRI表现及患者具有其他原因难以解释的脑干症状者出现血管压迫脑干的概率越高。结论颅内段椎基底动脉压迫脑干与某些脑部症状的形成有关,发生压迫的部分原因为动脉硬化。
- 谭利华马聪周顺科肖恩华李德泰
- 关键词:椎动脉基底动脉脑干磁共振成像
- 42例Budd-Chiari综合征影像学分析被引量:2
- 1995年
- 报告42例Budd-Chiari综合征.其中膜性梗阻7例,膜性狭窄5例,节段性梗阻12例,节段性狭窄14例,下腔静脉正常肝静脉狭窄4例。42例中9例(21.4%)合并肾后段下腔静脉瘤。本文着重通过对本组病例超声与下腔静脉造影资料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评价超声与下腔静脉造影对本征的诊断价值。本文同时对影响下腔静脉瘤形成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下腔静脉瘤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探讨。
- 王云华杨树仁李胜利张可见彭述平李德泰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造影影像学分析
- 螺旋CT仿真内镜在骨性椎管病变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螺旋CT仿真内镜 (CTVE)成像在骨性椎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 30例正常人的骨性椎管 (颈段椎管 13例 ,胸段椎管 7例 ,腰段椎管 10例 )和 36例椎管疾病 (椎体外伤性压缩骨折 12例 ,病理性压缩骨折 10例 ,椎体骨质增生 10例 ,椎体滑脱 4例 )行螺旋CT扫描 ,对其横轴位原始图像 (2D)和CTVE进行比较。其中 8例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 30例正常椎管和 36例病变椎管均成功地进行了CTVE成像 ,CTVE成像相应地显示了 2D原始图像所显示骨性椎管正常以及病理改变的内表面 ,以及手术所见。结论 螺旋CT的 2D原始图像结合CTVE成像 ,能更全面、整体地显示骨性椎管的改变 。
- 谭长连李德泰沈树斌周顺科杨丽平
- 关键词:螺旋CT仿真内镜
- Albright综合征二例被引量:4
- 1999年
- Albright综合征极少见,主要表现为内分泌异常,皮肤有边缘不规则的咖啡色色素班,骨质多发性纤维异常增殖症。内分泌异常包括性早熟、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机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和甲状旁腺增大,其中以性早熟最常见。现将我院搜集的2例报告如下。例1女...
- 刘辉李德泰谭利华白先信
- 关键词:ALBRIGHT综合征性早熟肢端肥大X线诊断
- CT对原发性肝脏少见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评估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初步探讨CT对原发性肝脏少见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原发性肝脏少见恶性肿瘤CT征像和手术情况 ,对常规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的CT征像与手术难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术前CT所示病灶较大、多叶受累、包膜不完整、门脉主分支受侵犯、肝门结构受累及肝外结构受累等征像对手术难度的增大具有显著性 (均P <0 .0 5 ) ,易发并发症 ,甚至死亡。结论 :CT可为原发性肝脏少见恶性肿瘤提供直接的判断手术难度的征像 。
- 刘辉肖恩华李德泰刘国清童石铭
- 关键词:CT
- 国产高压注射器在肝脏动态CT扫描中的应用
- 1999年
- 言伟强李常茂范承经唐绍心李德泰沈树斌
- 关键词:高压注射器CT肝脏扫描
- Kufs病的MRI和CT诊断
- 2002年
- 目的 提高对Kufs病MRI及CT表现的认识。方法 报告 4例经病理证实的Kufs病的MRI和CT所见 ,并作文献复习。结果 双侧大脑半球及小脑皮层轻度萎缩 1例 ,大脑半球轻度萎缩1例 ,MRI显示桥脑、双侧尾状核、丘脑及屏状核有特征性的局灶长T1、长T2 信号 ,无强化 1例 ,MRI示双侧丘脑局灶异常信号灶 1例。结论 Kufs病MRI和CT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脑萎缩 。
- 谭利华李德泰彭隆祥卢伟刘辉周顺科徐锡萍吴晓英张淑安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表现MRI表现
- 自发性脊柱硬膜外血肿的非典型MRI表现与鉴别诊断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 提高对自发性脊柱硬膜外血肿非典型MRI表现的认识。方法 对2000年至2008年来院的10例自发性脊柱硬膜外血肿非典型MRI表现进行分析,男7例,女3例;年龄12-64岁,平均32.1岁。所有病例均无明显的外伤史。常规行矢状位T1WI、T2WI,横轴位T2WI,8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血肿呈梭形、椭圆形,位于脊髓的侧后方或后方的硬膜外腔。血肿发生于颈段5例,胸段3例,胸腰段2例。病灶与脊髓之间有一低信号线状影相隔,尤以T2WI显示最佳。血肿范围多在2-4个椎体,总量约5-10ml,均值为(6.9±1.8)ml。在T1WI图像上,6例表现为等信号,4例表现为高信号;在T2WI图像上,6例表现为混杂高信号,4例表现为混杂低信号。5例血肿壁边缘轻度强化。6例血肿MRI信号比较典型。4例血肿MRI信号不典型。活动性出血以及血肿因时间而演变是血肿征象不典型的原因。本组4例误诊的原因:(1)活动性出血所致血肿征象不典型;(2)血肿位于狭窄的腔隙内;(3)临床上无外伤史。结论 根据血肿演变的规律,结合起病时间及可能存在活动性出血对血肿MRI信号进行分析,有利于对非典型血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肖立志李德泰贺忠刘辉彭德红李亚军
- 关键词:脊柱疾病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