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平 作品数:36 被引量:76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丽水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口服大剂量^(131)I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8 2007年 饶爱华 叶津 李巧平 李红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 ^131I治疗 护理 口服 术后 大剂量 甲状腺组织 一种颈椎后路杂交手术单开门连接钛板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椎后路杂交手术单开门连接钛板,一种颈椎后路杂交手术单开门连接钛板,所述钛板包括椎板固定片、侧块固定片,以及用于连接椎板固定片和侧块固定片的连接片。所述侧块固定片上一体连接有套接片,套接片是圆环形套接片... 朱科军 李巧平 刘飞俊文献传递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折术后患者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中医适宜技术在骨折术后患者加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2019年7月接收的骨折术后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适宜技术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适宜技术在骨折术后患者加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傅青 李巧平 李璟关键词:骨折 中医适宜技术 加速康复 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脊柱骨折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早期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D-二聚体(D-D)浓度、依从性及血栓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入院1、2、3周时D-D浓度水平均明显低于入院时,观察组患者D-D浓度水平降低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依从性好者所占比例高,下肢周径差>0.5 c m者所占比例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腓肠肌静脉丛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骨折患者行早期系统护理干预,依从性好,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李巧平 刘汇 李金兰关键词:脊柱骨折 腹腔镜脾切除治疗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脾切除治疗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经验。方法对7例ITP儿童,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及时准确用药并观察不良反应;术后做好呼吸道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观察处理并发症。结果7例患儿术后72h血小板均上升至100×109/L,并发腹腔出血1例,肺部感染2例,经积极处理好转;术后8 ̄10d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饶爱华 吴暑霞 李巧平 潘爱秀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腹腔镜 脾切除 护理 雾化吸入后不同拍背吸痰时机对婴幼儿肺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后15~20 分钟再吸痰对婴幼儿肺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该科确诊为婴幼儿肺炎并采取雾化吸入、吸痰的住院患儿172 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86 例.试验组在雾化吸入15~20 分钟后予拍背吸痰;对照组在雾化吸入后立即拍背吸痰.结果 对照组黏膜损伤18 例(20.9%),高于试验组的7 例(8.1%),吸痰后30 分钟SpO2 明显高于对照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雾化吸入后15~20 分钟给予拍背、吸痰对提高婴幼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吴秋群 郑连央 李巧平关键词:雾化吸入 吸痰 肺炎 婴幼儿 一种脊柱外科手术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外科手术辅助装置,它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它的底座上设有支撑柱,支撑柱内设有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通过锁紧螺杆与支撑柱固定,支撑杆一的一侧连接伸缩杆一,伸缩杆一连接纵向放置台,... 俞伟杨 朱科军 吴忠伟 刘飞俊 李巧平文献传递 低位直肠癌骶前切除加预防性回肠造口的护理 被引量:17 2013年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低位直肠癌占直肠癌的70%~80%。近年来,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和吻合器的应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越来越多,但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高。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院对32例术后存在发生吻合口瘘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实行直肠癌骶前切除术(Dixon术)的同时,实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李红 夏伟芬 叶津 李巧平关键词:低位直肠癌 回肠造口 护理 基于TTM理念6S管理模式联合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TTM)的6S管理模式联合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S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丽水市中心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SCI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56例)和联合组(60例)。常规组予以康复护理干预,联合组予以基于TTM理念6S管理模式联合康复护理干预,两组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联合组环境管理(87.59±4.03)分、基础护理(85.42±4.18)分、操作技能(86.05±4.09)分、护理安全(84.12±4.21)分、健康教育(82.47±4.38)分、康复效果(88.69±3.89)分,均高于常规组的(73.25±5.36)分、(75.12±5.48)分、(76.12±5.38)分、(77.49±5.24)分、(72.52±5.33)分、(77.75±5.59)分(t=16.36、11.43、11.24、7.54、11.02、12.30,均P<0.001);两组ASIA运动、触觉、针刺痛觉及MBI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联合组均高于常规组(t=8.92、7.96、7.03、10.58,均P<0.001)。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4/60),低于常规组的21.43%(12/56)(χ^(2)=5.31,P<0.05)。联合组护理满意率为95.00%(57/60),高于常规组的82.14%(46/56)(χ^(2)=4.81,P<0.05)。结论:基于TTM理念的6S管理模式联合康复护理能显著提高SCI患者的康复护理质量,促进活动能力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傅青 李巧平 郑佳蕾关键词:脊柱损伤 脊髓损伤 护理管理研究 康复护理 病人满意度 优化护理措施在老年患者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围手术期的应用 我院对40例老年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接受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采取优化护理措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指出优化护理措施在老年患者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围手术期中应用的注意点,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和解除神经压迫,由于老... 李巧平 包凌燕 王健菲关键词:围手术期 优化护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