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升锦

作品数:58 被引量:211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结核
  • 12篇细胞
  • 10篇基因
  • 9篇肺结核
  • 9篇分枝杆菌
  • 9篇杆菌
  • 8篇肺癌
  • 7篇气道
  • 6篇免疫
  • 5篇氧化氮
  • 5篇一氧化氮
  • 5篇支气管
  • 5篇自噬
  • 5篇慢性
  • 5篇分泌
  • 5篇耻垢
  • 5篇耻垢分枝杆菌
  • 4篇蛋白
  • 4篇重组耻垢分枝...
  • 4篇转录

机构

  • 48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第二人...
  • 1篇自贡市第一人...
  • 1篇四川省第四人...

作者

  • 52篇李升锦
  • 18篇周向东
  • 7篇张和生
  • 5篇易敏
  • 4篇兰箭
  • 4篇胡少婷
  • 4篇陈维贤
  • 4篇黄秦
  • 3篇王导新
  • 3篇李颖
  • 2篇蒋幼凡
  • 2篇王开金
  • 2篇何子纯
  • 2篇张治
  • 1篇宋彩虹
  • 1篇李霞
  • 1篇邬海桥
  • 1篇江兵
  • 1篇陆水英
  • 1篇王晓龙

传媒

  • 4篇中国微生态学...
  • 4篇重庆医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临床肺科杂志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国外医学(物...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国外医学(临...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7
  • 2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0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MUC5AC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录活性分析(英文)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克隆人黏蛋白/黏液素5AC(MUC5AC)基因启动子并构建该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探讨该启动子的活性及转录靶向性。方法:运用Vector NT1软件包对MUC5AC基因5′端1 348 bp进行启动子特征分析;以人A549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分离出人MUC5AC基因5′端非翻译区大小为1 348 bp的片段并进行测序鉴定,再以扩增产物为模板对启动子进行5′端删除分析,分别扩增737 bp(-689/+48),372 bp(-324/+48),112 bp(-64/+48)的片段,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重组构建,通过双荧光素酶活性进行转录活性分析。应用定点突变技术,在重组质粒的基础上建立MUC5AC启动子区SP-l结合位点和核因子(NF)-κB结合位点单独突变体,并测定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诱导的转染细胞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结果:序列分析发现人MUC5AC基因5′端1 348 bp的区域内存在多个顺式作用元件,成功构建了4个不同长度的MUC5AC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372 bp片段为有活性的最小片段。NE可诱导含有MUC5AC启动子区NF-кB结合位点单独突变体(pGL3E-MUC5AC-NF-кB-MU)荧光素酶相对光强度增加,而NE不能诱导SP-l结合位点单独突变体(pGL3E-MUC5AC-SP-1-MU)荧光素酶表达增加。结论:上述载体的成功构建及序列分析为进一步研究MUC5AC基因的启动子活性及基因表达调控奠定了基础。MUC5AC 5′上游序列中-324/-64位点存在参与NE诱导MUC5AC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元件,位于此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SP-1位点在NE诱导MUC5AC基因表达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李升锦周向东
关键词:启动子基因序列分析
呼吸道黏蛋白5AC基因转录表达的顺式调控元件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呼吸道黏蛋白(mucin,MUC)5AC基因5′上游序列顺式调控元件在中性粒细胞弹力酶(neutrophil elastase,NE)诱导MUC5AC基因转录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应用DNA重组技术,构建含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和MUC5AC启动子不同长度片段的嵌合质粒。采用定点突变技术,在嵌合质粒的基础上构建MUC5AC启动子区特殊蛋白(specificity protein)-1和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结合位点单独突变体,并测定NE刺激的转染细胞荧光素酶相对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4种含有不同长度MUC5AC基因启动子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含有启动子序列-1330bp、-689bp、-324bp的嵌合质粒荧光素酶相对光强度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而含有启动子序列-64bp的嵌合质粒荧光素酶相对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E可诱导含有MUC5AC启动子区NF-кB结合位点单独突变体(pGL3E-MUC5AC-NF-кB-MU)荧光素酶相对光强度增加,而NE不能诱导Sp-l结合位点单独突变体(pGL3E-MUC5AC-SP-1-MU)荧光素酶表达增加。结论:MUC5AC5′上游序列中-324^-64位点存在参与NE诱导MUC5AC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元件,位于此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Sp-1位点在NE诱导MUC5AC基因表达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该位点可能作为靶向性基因治疗的关键调控元件。
李升锦周向东
关键词:黏蛋白5AC
结核分枝杆菌EIS基因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自噬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EIS基因表达质粒,探讨其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EIS基因片段并插入空载质粒pcDNA3.1-3flag中,双酶切、测序鉴定克隆质粒的正确性;将重组质粒与对照空载质粒分别与自噬体荧光表达质粒GFP-LC3共转染细胞并以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处理,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自噬荧光并计数,Western blot检测EIS蛋白及自噬蛋白LC3Ⅱ/Ⅰ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EIS基因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EIS-3flag,该质粒共转染细胞组自噬荧光小点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重组质粒表达42 ku看到蛋白并可抑制自噬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结核分枝杆菌EIS基因可抑制A549细胞自噬的形成,其抑制作用与结核分枝杆菌持留性相关。
易敏周向东李升锦陈维贤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自噬
结核性胸液淋巴细胞行为的单细胞定量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为探讨结核性胸液淋巴细胞行为的特点及在病理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单细胞微管吸吮技术 ,分别检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胸液中淋巴细胞与肺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特点。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粘附性 (2 .83± 0 .4 3Pa)较正常人 (1.2 1± 0 .2 5Pa)明显增强 ,但结核性胸液中淋巴细胞的粘附性(1.6 7± 0 .39Pa)却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别。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处刺激激活状态 ,其粘附性升高有利于贴壁向血管外游走进而向胸膜腔渗出。结核性胸液中淋巴细胞粘附性呈现正常水平可能系由于胸液中高浓度游离型上皮来源的粘附分子将其表面表达的粘附分子饱和的缘故。此现象提示胸液中的淋巴细胞 ,不易回吸收 ,其去除多以凋亡方式 ,最好籍助外力清除 (胸穿抽液 )。
周向东李升锦兰箭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淋巴细胞细胞行为
健择与异环磷酰胺两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王导新蒋幼凡杜先智李升锦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健择异环磷酰胺药物治疗
物理医学疗法对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治疗作用被引量:5
2005年
李升锦周向东
关键词:气道黏液COPD支气管哮喘
髓样分化因子88抑制剂ST2825影响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感染的THP-1细胞炎性分泌功能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抑制剂ST2825对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感染的THP-1细胞的炎性分泌功能的抑制,来探讨髓样分化因子88在分枝杆菌促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功能中的作用。方法使用Myd88的抑制剂ST2825干预重组耻垢杆菌感染的THP-1细胞为实验模型,分为三组:实验组(THP-1细胞+重组耻垢分枝杆菌+ST2825)、对照组(THP-1细胞+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空白组(THP-1细胞),用ELISA法检测三组TNF-α、IL-12和IL-6的分泌情况。结果实验组的TNF-α、IL-12和IL-6的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其两者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髓样分化因子88抑制剂ST2825可抑制THP-1细胞的炎性分泌功能。
胡少婷黄秦李升锦
关键词:髓样分化因子88重组耻垢分枝杆菌
ATG4A及ATG16L1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4A(autophagy related 4A,ATG4A)及自噬相关基因16L1(autophagy related 16 like 1,ATG16L1)的多态性位点与中国西南地区人群肺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218例肺结核患者及248例健康对照者ATG4A基因rs807185位点及ATG16L1基因rs2241880位点的基因型,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2个位点与肺结核病易感的相关性。结果:2组人群中rs807185位点的A等位基因、AT基因型及显性模型AA+AT vs.TT的频率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女性中差异更突出。而rs2241880位点的各指标频率分布差异均不明显(P>0.05)。结论:ATG4A基因rs807185位点多态性与中国西南地区人群肺结核易感性呈负相关,而ATG16L1基因rs2241880位点多态性则与该地区人群肺结核易感性无明显相关。
黄秦赵凤容李霞胡少婷贺巧周向东李升锦陈维贤
关键词:肺结核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学
肺结核化疗中病情恶化的原因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了解肺结核化疗期间病情恶化的原因、性质 ,探讨其处理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 87例肺结核化疗中病情恶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时间段进行分析 ,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87例肺结核患者化疗中病情恶化的原因 :化疗无力 1 2例 ,感染耐药结核菌 31例 ,感染其他分支杆菌 3例 ,发生变态反应 7例 ,出现合并症 34例。近 5年 ,耐药菌的增多和合并症的出现是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结论 肺结核化疗期间病情恶化的原因较多 ,且随时间变迁而有所变化 ,临床需在积极抗结核的前提下 。
李升锦张和生
关键词:肺结核化学疗法疾病恶化
肺结核患者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1(ET- 1)与肺结核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将受试对象分为三组 :肺结核组、非结核良性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 ,分别检测其血清 NO和血浆 ET- 1水平 ,并将两者作相关分析。结果 肺结核组和非结核良性肺疾病组血清 NO和血浆 ET- 1均高于正常组 (P<0 .0 1) ,肺结核组血浆 ET- 1亦高于非结核良性肺疾病组 (P<0 .0 5 ) ,但两组之间血清 NO无差异 (P>0 .0 5 ) ;肺结核患者血 NO与 ET- 1之间无相关性 (r=0 .13、P>0 .0 5 )。结论 肺结核患者 NO水平升高是肺部炎症的标志 ;肺结核患者高水平 ET-
李升锦张和生
关键词:一氧化氮内皮素1肺结核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