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洁梅

作品数:7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2篇医院感染
  • 2篇肿瘤中心
  • 2篇护理
  • 2篇化疗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管理
  • 1篇药物
  • 1篇药性分析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 1篇医院感染管理
  • 1篇医院患者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易感
  • 1篇易感因素
  • 1篇原体
  • 1篇植入
  • 1篇植入式静脉输...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朱洁梅
  • 4篇赵擎宇
  • 4篇梁玉婵
  • 1篇伦志坚
  • 1篇沈珏
  • 1篇苏仲玲
  • 1篇郭秀泉
  • 1篇林穗卿
  • 1篇彭玉焕
  • 1篇饶小红
  • 1篇张霄旦

传媒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护理
  • 1篇护理研究(上...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5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化疗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总结63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病人的护理。[方法]选择63例化疗病人,留置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注意穿刺针的穿刺技巧和护理,加强穿刺隔皮肤肿胀等特殊情况的处理。[结果]63例中,仅3例病人出现异常情况而拔管。[结论]化疗病人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后,应加强无菌操作,严格按操作规程穿刺,出现异常情况时,细心处理。
苏仲玲朱洁梅郭秀泉
关键词:静脉输液港化学治疗护理
信息化管理对医院感染上报依从性的持续改善作用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对临床医师医院感染病例上报依从性的促进作用。方法通过专业化公司开发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系统,自动收集防治中心各信息系统的医院感染相关资料,在临床医师端口和医院感染管理端口进行医院感染病例预警,实现医院感染病例上报、审核信息化;同时在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制度方面进行相应的更新,将改进后2013年9月-2014年2月与改进前的2012年9月-2013年2月医院感染率、漏报率进行同期比较,两组数据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改进前出院患者26 908例,医院感染228例,感染率0.8%,改进后出院患者20 760例,医院感染125例,感染率0.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漏报率改进前为10.40%、改进后为3.5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干预方便了医师上报医院感染病例,使医院感染管理科与临床医师的交流更加畅通,改善了临床上报医院感染病例的依从性,但其效能的最大程度发挥需要结合相关行政制度尤其绩效考核制度的相应更新与改进和落实。
伦志坚梁玉婵朱洁梅林穗卿赵擎宇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依从性
肿瘤专科医院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分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住院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状况,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肿瘤中心发生的SSI采用现况调查方法进行监控,及时填写统一制定的医院感染监测登记表,并予上报,并对198例发生SSI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07-2011年住院患者SSI发生率分别为0.44%、0.33%、0.41%、0.30%和0.43%;198例发生SSI的住院患者主要来自胸科、结直肠科、胃胰科和肝胆科,分别占28.28%、17.17%、12.12%和11.62%;术后对所有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其中167例应用广谱抗菌药物;153例SSI患者中检出病原菌143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9.93%,真菌感染占24.84%。结论肿瘤中心SSI发生率相对较低且波动不大,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器官或组织腔隙感染,术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未能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
沈珏赵擎宇梁玉婵朱洁梅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肿瘤患者易感因素抗菌药物
2008-2010年肿瘤中心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医院感染相关资料。结果 755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中共送检1183份标本,检出1093株病原体,检出率为92.39%,其中革兰阴性菌472株占43.19%,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真菌336株占30.74%,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革兰阳性菌281株占25.71%,主要为葡萄球菌属;此外检出带状疱疹病毒及支原体属各两株;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均较高,检出1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普遍敏感。结论肿瘤中心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部分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已较严重。
张霄旦赵擎宇梁玉婵朱洁梅
关键词:医院感染肿瘤病原体耐药性
5年肿瘤中心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伤和经黏膜发生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以探讨防范措施。方法前瞻性研究,设计调查表,对2006-2010年在肿瘤中心工作中被锐器伤和经黏膜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及原因逐一登记填表,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期间共出现锐器伤和经黏膜的职业暴露234人,包括锐器伤221人和黏膜暴露13人;人员构成中工龄<6年占绝大部分,共149人占63.68%,以护士最多,共119人占50.85%,其次是医师80人占34.19%和其他人员35人占14.96%;发生锐器伤的原因主要是注射针刺伤占38.03%,主要发生在输液注射结束及手术时;所有职业暴露后人员均按医院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处理,追踪半年,未发现感染个案。结论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特别是临床低年资的临床护士较常发生职业暴露,减少其职业暴露的关键在于加强医务人员岗前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增强职业暴露防范意识,暴露后及时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可以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梁玉婵赵擎宇朱洁梅
关键词:医务人员锐器伤
瓶式限速灌注泵在门诊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被引量:1
2002年
肠癌患者在门诊接受 5 Fu方案的化疗 ,为增强治疗效果 ,维持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 ,同时减轻毒副作用 ,常需作 8小时以上的静脉滴注。受床位及时间制约 ,直接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情绪 ,加重心理负担。本院门诊自 1999年 3月起使用瓶式限速灌注泵应用于该项化疗 ,通过对 2 7例化疗病人的精心护理 ,使病人顺利完成化疗。瓶式限速灌注泵灌注顺利 ,意外损害小 ,病人乐意接受。灌注泵为小型塑胶式瓶 ,内胆为收缩性良好并以作均衡限速设计的软性结构 ,容量为 2 5 0ml,密封性能好 ,瓶胆内药物难以受到外界污染 ,病人无须住院而完成化疗方案 ,轻便易于携带 ,观察及护理方法简便 ,对病人日常生活影响较少 。
彭玉焕饶小红朱洁梅
关键词:门诊化疗护理肠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