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传洋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社会主义
  • 2篇主义
  • 1篇动摇
  • 1篇有中国特色社...
  • 1篇有中国特色社...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社会主义本质
  • 1篇社会主义事业
  • 1篇生产力
  • 1篇十四大
  • 1篇十四大精神
  • 1篇特色社会主义
  • 1篇建设有中国特...
  • 1篇建设有中国特...
  • 1篇共产党
  • 1篇国共
  • 1篇改革开放实践
  • 1篇产力

机构

  • 3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云南民族学院

作者

  • 3篇文传洋
  • 1篇尤力
  • 1篇徐敬君

传媒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年份

  • 1篇2009
  • 1篇1995
  • 1篇199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大精神体会
1992年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总结了十四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的丰富经验,是指导我们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大胜利的纲领性文献。十四大报告总结的十四年实践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法宝,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尤力徐敬君文传洋
关键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改革开放实践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若干思考
1995年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同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深刻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认识事物的本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唯物辩证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列宁说:“就本来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这就是说,辩证法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事物的本质,研究决定事物本质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决定人类社会本质的矛盾,也是决定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矛盾。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处于统治地位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本质区别,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本质区别。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一切剥削阶级处于统治地位的社会中,无论其体现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制度如何不同,剥削方式如何发展,手段如何变化,方法如何“进步”,其本质都不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文传洋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力
关于刘文典先生移教云南大学的几个问题
2009年
《民国人物传.刘文典》说:"1943年刘曾一度离开西南联大,到磨黑中学(即普洱中学)任校长,引起学术界教育界的非议。半年后返回昆明,被西南联大解聘。后到云南大学文史系任教。"[1](P310-311)笔者对此作了考订,认为这未必是刘文典磨黑之行的全部事实,未必揭示了历史的真象,未必反映了刘文典磨黑之行的本质。
文传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