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焰
- 作品数:88 被引量:40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清热祛湿中药联合臭氧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 溃疡性结肠炎(ulcreative colotis,UC)是一种发生于直肠、结肠黏膜慢性难治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性疾病,其以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为主要临床症状,常反复发作,病程迁延,甚至会...
- 刘蔚申昌国戈焰郭红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清热祛湿方
- 基于NF-κBp65变化及溃疡愈合质量探讨健脾清热活血类方药干预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基于观察结肠黏膜NF-κBp65 mRNA表达,结合肠镜下溃疡愈合质量及中医证候评分,主客观指标合参评价健脾清热活血类方药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采用非劣效试验设计,应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健脾清热活血类方药干预9个月,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艾迪莎)干预9个月。详细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肠镜及症状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结肠黏膜NF-κBp65变化。【结果】基于治疗前后肠镜病变疗效判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在促进溃疡愈合方面,两组疗效相近(P>0.05);基于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判定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6%,对照组总有效率53.33%,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健脾清热活血方疗效优于美沙拉嗪(P<0.05)。治疗前,2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NF-κBp65 mRNA均呈高表达变化;治疗后,2组NF-κBp65 mRNA表达呈下降改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热活血类方药可能通过介导NF-κBp65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反应,减少靶器官损伤,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发挥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伦黄紫锋罗露露戈焰刘友章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疗法NF-ΚBP65随机对照研究
- 强、弱针刺强度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强针刺强度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强针刺组34例及弱针刺组30例,分别予相应针刺强度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针刺后两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强针刺组针刺后上腹胀、体倦乏力、纳差症状积分较弱针刺组显著降低(P<0.05);强针刺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弱针刺组(P<0.05)。结论:强、弱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FD均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强刺激针刺治疗FD效果更为显著。
- 申昌国戈焰刘蔚周仙仕肖春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型
- 治疗各类腹泻怎样用药
- 2009年
- 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的病,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于患者摄入了不洁的饮食或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细菌、病毒等生物病原体从口进入体内而引起的腹泻,临床上将这类腹泻叫做感染性腹泻。另一种是由过敏性刺激、消化不良或使用药物不当等原因引起的腹泻,临床上将这类腹泻叫做非感染性腹泻。由于引起腹泻的原因众多,因此腹泻患者在使用药物上也应有所区别。那么,不同类型的腹泻患者该如何选药呢?
- 戈焰
- 关键词:非感染性腹泻用药物消化系统疾病饮食习惯腹泻患者
- 中医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认识及治疗被引量:12
- 2019年
- 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病机是以阳明胃热为标,脾气亏虚为本,同时与肝的疏泄条达密切相关。故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方法有①以清热治标行"霸道",直折其热。②以健脾补虚为"王道",缓图治本,同时配合化湿利湿之品。③调肝之用,斡旋枢机。④根据症状,随证加减:气滞明显者可加厚朴、延胡索、救必应、郁金、香附等;嗳气频、气逆不降者可加赭石、法半夏以降逆和胃;气滞热重、大便不通者可加虎杖、茵陈、火麻仁、郁李仁等;若气滞致血瘀者可加丹参、田七。
- 赖英哲王静滨戈焰邱健行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气亏虚
- 清胃祛湿颗粒联合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 2019年
- [目的]研究清胃祛湿颗粒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脾胃湿热证型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脾胃湿热型Hp阳性CNAG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清胃祛湿颗粒联合铋剂四联(艾普拉唑肠溶片+枸橼酸铋钾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口服,对照组予铋剂四联口服,疗程均为14 d。治疗结束4周后,观察2组患者Hp根除率、临床症状疗效、半年后Hp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Hp根除率:治疗组(95%)高于对照组(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总体症状疗效及主要症状单项积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随访Hp复发率,治疗组(0)明显低于对照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头晕2例、恶心2例、睡眠障碍1例。[结论]清胃祛湿颗粒联合铋剂四联用于脾胃湿热型Hp阳性CNAG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吴斯华戈焰曾娟谭万芳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 健胃舒颗粒治疗脾虚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药效学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观察健胃舒颗粒治疗脾虚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并进行药效学研究。方法:选择脾虚肝郁型FD120例,随机分三组,治疗组(健胃舒颗粒)70例,中药对照组(胃苏颗粒)25例,西药对照组(西沙必利)25例,采用评分法,观察各组临床疗效、B超测胃液体半排空变化以及用药安全性指标.并于一年后随访。同时对试验大鼠进行有关药理及急毒试验。结果: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4%及76%(P<0.05),治愈率分别为70%,16%及16%(P<0.01)。实验显示,健胃舒能明显降低大鼠胃溃疡级别、减少胃酸及胃蛋白酶排出量,调节胃排空功能,促进小鼠小肠推进度,具有显著镇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急毒试验安全无毒。结论:健胃舒颗粒是治疗脾虚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安全的纯中药制剂。
- 戈焰杨思华邱健行卢桂梅崔景朝周瑞玲陈玉兴
- 关键词:中药颗粒剂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肝郁型药效毒理
- 消水膏脐敷联合西药治疗血瘀水停型肝硬变腹水34例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观察消水膏外用联合西药治疗血瘀水停证型肝硬变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安慰剂,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水膏敷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 h尿量、腹部B超测量腹水深度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7.58%,治疗组有效率为85.29%,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量多于治疗前、腹水深度浅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水膏敷脐疗法治疗肝硬变腹水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腹水。
- 戈焰魏东李紫昕徐佳宁
- 关键词:肝硬变腹水中医外治法敷脐疗法
- 健脾养胃化瘀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观察健脾养胃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及对胃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2例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患者予健脾养胃化瘀方口服,对照组患者予胃复春片口服,治疗12周后评估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病理分级疗效及血清胃蛋白酶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理分级疗效总有效率为84.3%,对照组为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GⅠ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GR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GⅡ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养胃化瘀方可减轻CAG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病理组织,调节血清胃蛋白酶水平,促进CAG患者胃黏膜功能的恢复。
- 廖安戈焰袁珍珍张馨月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胃蛋白酶原
- 中药热奄包联合隔姜灸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中药热奄包联合隔姜灸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病科收治的80例明确诊断为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热奄包联合隔姜灸中医护理,对照组给予该病内科基础性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7 d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7 d后,两组躯体职能、躯体疼痛、躯体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隔姜灸干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 胡杏娟邱健行戈焰张伦高春凤陈妙燕彭伟娇
- 关键词:隔姜灸脾胃虚寒胃脘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