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景祯

作品数:36 被引量:218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勘探系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1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5篇油气
  • 8篇盆地
  • 5篇油气资源
  • 4篇断层
  • 4篇断层体系
  • 4篇运移
  • 4篇深源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松辽盆地
  • 4篇网络
  • 4篇勘探
  • 4篇分形
  • 3篇地质
  • 3篇油层
  • 3篇油气层
  • 3篇油气勘探
  • 3篇三维模型
  • 3篇气藏
  • 3篇气层

机构

  • 34篇东北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大庆石油管理...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作者

  • 36篇徐景祯
  • 25篇刘晓冬
  • 3篇陈章明
  • 3篇高春文
  • 3篇王永卓
  • 3篇李椿
  • 2篇姜振学
  • 2篇张兴金
  • 1篇王兴涛
  • 1篇丁淑霞
  • 1篇于秀华
  • 1篇王家亮
  • 1篇于舒杰
  • 1篇孙德君
  • 1篇柳成志
  • 1篇施尚明
  • 1篇于艳华
  • 1篇吕靖
  • 1篇李鹏举
  • 1篇杨勉

传媒

  • 5篇石油学报
  • 4篇大庆石油学院...
  • 3篇天然气工业
  • 3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地质科学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环境工程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地学前缘
  • 1篇钻井液与完井...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录井工程
  • 1篇第四届全国油...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6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合物驱产出水回注油层的污染物质确定被引量:1
2001年
系统分析了南三区东部聚合物驱产出水处理前后原油、聚合物、固体悬浮物、无机离子和细菌等成分的含量及其固体悬浮物颗粒直径大小与分布 ,并且对该区聚合物驱产出水主要特征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 ,根据油层损害机理并且结合该区油层的孔渗特征 ,研究和确定了污染物质。研究结果认为 :常规处理方法对污水中原油处理效果最好 ,而对PAM和固体悬浮物处理不太理想。
刘晓冬徐景祯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产出水回注污染物质采油
石油资源评价的概率方法及其在松辽盆地三肇地区的应用
徐景祯
柴北缘中、下侏罗统生、排烃史模拟被引量:19
2003年
采用有限个平行一级反应生烃模型 ,采用受临界含烃饱和度和排烃效率控制的饱和度排烃模型 ,根据 14个取自井下和露头的未成熟—低成熟样品热压模拟实验的产率数据标定化学反应过程 ,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的生、排烃历史进行模拟与分析。模拟结果表明 :柴北缘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大多达到过成熟阶段 ,镜质组反射率多大于 2 %,但生、排烃过程不同 ;下侏罗统累计生油强度可达 10× 10 3 kg/m2 以上 ,排油强度超过 4× 10 3 kg/m2 ;中侏罗统最大累计生油强度只有 2× 10 3 kg/m2 ,排油强度在 1× 10 3 kg/m2 以下。图 8参
王永卓徐景祯
关键词:煤系烃源岩生烃排烃
截断帕雷托分布模型在油气资源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0年
本文在Houghton总结出的不同勘探阶段七种储量分布曲线类型基础上 ,根据截断帕雷托分布模型 ,对松辽盆地北部未发现气田储量规模分布和总储量进行了预测 ,并且又应用分形方法预测了未发现气田总储量。结果表明 ,截断帕雷托分布模型与分形方法预测的未发现气田储量大小相吻合 ,验证了TSP分布模型是预测油气田储量的可靠方法。最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TSP分布模型预测油气资源分布受具体盆地地质条件影响较小 ,具有推广价值 ;TSP分布模型与其它资源评价方法相比 ,预测的油气储量还不很完善。
刘晓冬徐景祯
关键词:气田储量油气资源预测
油气资源预测统计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8
2004年
松辽盆地北部的油气勘探程度虽然较高 ,但仍然有一些尚未发现的油气资源。本文在对预测油气资源的分形分布模型和截断帕雷托 (TSP)分布模型两种统计模型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油气藏地质规律 ,通过预测该区未发现的油 (气 )田数量及其储量规模分布 ,认为方法可行 ,结果供参考 ,并待实践进一步验证。得出主要结论是 :分形分布模型是一种预测油气田数量和储量 (资源量 )的可靠方法 ,在勘探程度较高的盆地或区带应用效果较好 ,而在勘探新区应用则有一定难度 ;截断帕雷托分布模型相对于分形分布模型不很完善 ,但应用该模型进行油气资源分布预测受具体盆地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小 ,具有应用价值。
刘晓冬徐景祯杨勉
关键词:油气田资源评价储量
油气层综合解释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3
2003年
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模糊隶属度统计方法为理论基础,在SUN工作站环境下开发了油气层综合解释系统。该系统用于识别岩心、岩屑、井壁取心、测井、气测和钻井等6大类46个参数。对于其中的定性参数,通过模糊统计确定参数不同属性属于油层、气层、水层和干层的隶属度,作为定性参数定量化的依据。在建立的动态神经网络模型中,不同的储集层流体性质以10种输出元输出模式表示。在应用过程中可通过选择不同的输入参数和中间层神经元数目调整神经网络结构,以适应不同的地质情况和对实际资料的要求。通过在辽河油田曙光、大洼等多个地区的实际应用,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姜振学刘晓冬徐景祯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油气开发储集层流体
松辽盆地北部哈尔温地区萨尔图油层风暴沉积特征被引量:6
1993年
松辽盆地北部哈尔温地区萨尔图油层主要由含介形虫碎片钙质砂岩、含陆源碎屑亮晶介形虫碎屑灰岩、泥晶—亮晶介形虫灰岩及黑色或黑灰色泥岩组成。其中发育有丘状交错层理、块状展理、平行层理等。其垂向沉积序列为最底部是冲刷面,冲刷面之上为块状层理或平行层理细砂岩,其上为具丘状交错层理细砂岩,丘状交错层及细砂岩之上为具波痕层理粉砂岩,然后为含介形虫灰岩透镜体黑色或灰黑色泥岩,最上部为黑色或灰黑色泥岩。萨尔图油层储层主要是受风暴作用形成的。
柳成志张兴金徐景祯施尚明李椿
关键词:油层风暴岩松辽盆地
区带油气资源量计算的解析概率法及其在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应用被引量:1
2002年
本文以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为例 ,从各种控制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存在概率和资源量计算参数的概率分布出发 ,用解析概率法代替蒙特卡洛方法 ,依据条件概率理论和随机变量间期望与方差的各种关系 ,计算了区带内油 (气 )藏数目和油 (气 )资源量的概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解析概率法计算的油气资源量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文章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解析概率法计算速度快、精度较高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的油气资源主要集中于鄂博梁 号—葫芦山、鄂博梁 号—鸭湖。
刘晓冬徐景祯
关键词:油气资源量柴达木盆地北缘区带
分形方法预测气田数量及其储量被引量:22
2000年
由于油气田数量与储量规模之间具有分形关系 ,本文在对松辽盆地北部已发现气田储量规模 (储量级别 )进行划分的基础上 ,应用分形方法对该区未发现气田的数量和储量进行了预测 ,同时应用截断帕雷托分布模型预测了未发现气田总储量。结果表明 ,分形方法与截断帕雷托分布模型预测的未发现气田储量大小相吻合 ,验证了分形方法是一种预测油气田储量的可靠方法。最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油气田数量与储量规模之间具有分形关系 ;分形方法在勘探程度较高的盆地或区带应用效果好 ,而在勘探新区有些难度。
刘晓冬徐景祯王兴涛
关键词:储量预测油气勘探
含聚合物污水回注时污染地层的主要物质分析被引量:15
2001年
笔者系统分析了大庆油田南三区东部聚合物驱产出水处理前后原油、聚合物、固体悬浮物、无机离子和细菌等成分的含量及其固体悬浮物颗粒直径大小与分布 ,并且对该区聚合物驱产出水主要特征进行了总结 ,在此基础上 ,根据油层损害机理并且结合该区油层的孔渗特征 ,研究和确定了污染物质。得出结论 :聚合物驱产出水中硫酸盐还原菌是主要污染物质 ,此外 ,向萨葡油层的低、中渗层及高台子油层回注时 ,固体悬浮物和原油也是主要污染物质 ,而聚合物仅对低渗层造成损害 ;常规处理方法对污水中原油处理效果最好 ,而对PAM和固体悬浮物处理不太理想。
刘晓冬徐景祯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产出水回注油层污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