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婉筠 作品数:15 被引量:50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更多>>
北京城区冬春季过氧化氢浓度变化特征 2018年 大气过氧化氢(H_2O_2)是一种重要的光化学产物,也是硫酸盐气溶胶生成及降水酸化过程的关键氧化剂。然而,我国对H_2O_2的观测研究较少,尤其对雾霾期间H_2O_2浓度变化特征认识不足。该文介绍了冬春时段(2016年12月—2017年4月)在北京城区中国气象局的H_2O_2观测结果,并结合同期O_3,PAN,NO_x,PM_(2.5)等污染物和气象要素观测数据,分析H_2O_2浓度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H_2O_2体积混合比(简称为浓度)为(0.65±0.59)×10^(-9),其中,春季浓度(0.83±0.67)×10^(-3)高于冬季浓度(0.51±0.47)×10^(-9),H_2O_2平均日变化基本呈现单峰特征,峰值出现在18:00-21:00,比其他地区峰值出现稍晚,并滞后于O_3峰值时间4~7h;相对湿度对H_2O_2日峰值时间和浓度水平有影响,小于55%时日峰值出现于18:00-24:00,平均峰值浓度1.52×10^(-9);大于65%时日峰值出现于11:00—16:00,日峰值浓度均小于1×10^(-9)。H_2O_2,O_3和PAN虽然同属光化学产物,但在不同污染状况下浓度水平和变化趋势差异明显;H_2O_2清洁日峰值浓度高于污染日,但11:00-15:00污染日浓度略高于清洁日。 宫艺姝 徐晓斌 徐婉筠 张根关键词:浓度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华北平原SO2的变化机制及其与气溶胶的相互作用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对大气化学、云物理、空气质量、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都有重大影响。本文基于2009和2010年天津市武清区的综合地面观测,以及北京和河北地区3个不同类型大气成分监测站2009年全年的地面观测,开展了对SO2变... 徐婉筠关键词:气象条件 气溶胶 相互作用 2006-2010年珠江三角洲SO2变化特征分析 SO2是痕量气体的一种,是全球硫循环中的重要成分,是人类活动产生的主要含硫大气污染物.大气中的SO2浓度过高,其本身或化学反应生成的细粒子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SO2和NOx通过不同的途径形成硫酸和硝酸等致酸物质,从而形成... 李菲 徐婉筠 谭浩波 邓涛 赵春生 邓雪娇关键词:SO2 珠江三角洲 气象因子 2006~2010年珠三角地区SO_2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015年 对广州番禺大气成分站2006~2010年期间的SO2资料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地面SO2体积分数的年、季节、月、日变化特征和概率的分布特征.珠三角地区地面SO2变化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地面SO2体积分数的总体水平相对近年来有一定下降,高浓度事件发生频率降低;冬、春季SO2各项统计值要高于夏、秋季,干季明显高于湿季,可能与大气边界层高度和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季节性变化相关;SO2干湿季的日变化趋势相仿,日最高峰时间相同,只是湿季达次高峰和最低点的时间比干季要提前1 h,这可能与季节性的大气边界层高度和辐射强度变化,以及日照时间长度有关;SO2体积分数的概率分布特征比较复杂,各月谱型分布各有不同,可能与季节性因素的变化规律相关. 李菲 谭浩波 邓雪娇 邓涛 徐婉筠 冉靓 赵春生关键词:二氧化硫 珠江三角洲 气象条件 日变化特征 2006-2010年珠江三角洲SO2变化特征分析 SO2是痕量气体的一种,是全球硫循环中的重要成分,是人类活动产生的主要含硫大气污染物。大气中的SO2浓度过高,其本身或化学反应生成的细粒子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SO2和NOx通过不同的途径形成硫酸和硝酸等致酸物质,从而形成... 李菲 徐婉筠 谭浩波 邓涛 赵春生 邓雪娇关键词:SO2 珠江三角洲 气象因子 文献传递 华北地区污染物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为了研究华北地区空气污染物的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关系,在2009年7月9日-2010年1月21日期间于天津市武清区气象局设立了站点,观测了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气溶胶等大气污染物浓度。利用华北地区200... 徐婉筠关键词:污染气体 气溶胶 风速风向 温度 文献传递 利用探空资料建立北京地区水汽廓线的参数化方案 2013年 利用2008年探空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水汽廓线的分布特征,提出不同边界层状况下水汽廓线的参数化方案。在稳定边界层或浅对流边界层条件下,水汽廓线的参数化方案可以用q=q0e z/2624(q0为地面水汽比湿)表示。在对流边界层条件下,水汽垂直分布受大气边界层影响非常显著,参数化方案可以采用:1)对流边界层内(0≤z 梁志 徐婉筠 黄梦宇 刘晓阳 赵春生关键词:水汽廓线 边界层 基于轨迹模式反演污染源分布的新方法 污染物的排放信息对于空气质量模拟与监控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提出了一个反演污染源分布以及估算区域污染贡献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单点观测的污染物浓度,结合后向轨迹分析,建立了污染物浓度与排放强度关系,并且得到周边区域污染物的... 徐婉筠 赵春生 刘鹏飞 冉靓 马楠 邓兆泽 林伟立 严鹏 徐晓斌关键词:污染物 反演 黑碳 一氧化碳 文献传递 临安夏季霾和清洁天气PM_(2.5)化学组成特征比较 被引量:8 2018年 本研究对长江三角洲背景地区临安大气本底站夏季PM_(2.5)进行连续采集,并对其分别进行OC/EC和水溶性离子测试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临安夏季PM_(2.5)中OC和EC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4.3±3.95)μg·m-3和(3.33±1.47)μg·m-3.与城市地区相比,本研究临安背景地区夏季气溶胶中OC和EC相关性较弱(R2=0.31,P<0.01).二次无机离子,即SO_4^(2-)、NO_3^-、NH_4^+(SNA),明显高于其它水溶性无机离子,平均浓度分别为(8.70±5.66)、(2.04±1.07)和(3.25±2.29)μg·m-3.基于对临安夏季PM_(2.5)连续加密观测、气团后向轨迹以及火点图研究分析,发现静稳天气条件和区域传输都可以影响临安地区PM_(2.5)的化学组成特征.此外,通过对临安本底站霾天和清洁天PM_(2.5)化学组成特征比较发现,与清洁天相比,霾污染天气POC和EC占PM_(2.5)的质量分数没有明显变化,而SOC占PM_(2.5)的质量分数却呈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与SOC不同,SO_4^(2-)和NH_4^+占PM_(2.5)的质量分数在霾污染天气均呈现了上升的趋势,说明二次无机离子有另一种明显增强的化学生成路径,即非均相化学反应. 梁林林 孙俊英 张养梅 刘畅 徐婉筠 张根 刘旭艳 马千里关键词:PM2.5 有机气溶胶 水溶性无机离子 北京市生物源一次气溶胶数浓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2年 生物源一次气溶胶(PBAP),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微生物死活,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均会产生影响,同时对大气化学以及气候变化都有重要影响.基于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结合碘化丙啶(PI)和SYBR(SYBR Green I)双荧光探针,对北京城区大气环境中死的和活的PBAP进行了识别和定量分析,并探究气象因子和空气污染因子对其影响.结果发现,北京城区死的和活的PBAP数浓度中值夏季(1.03×10^⑥个·m^(-3)和7.43×10^⑤个·m^(-3))高于冬季(7.34×10^⑤个·m^(-3)和6.18×10^⑤个·m^(-3)),且两者呈现明显的同步变化趋势.统计学结果分析发现,PBAP数浓度与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等环境影响因子相关性并不显著,与温度和湿度呈现弱正相关关系,与O_③、最大风速和日照时数呈现弱负相关关系.PBAP数浓度与细颗粒物PM_(2.5)浓度相关性较弱,与粗颗粒物(PM_(2.5-10))浓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静稳天气和沙尘长距离传输都可以提升北京城区PBAP的数浓度水平. 梁林林 刘畅 刘旭艳 徐婉筠 张根 程红兵 刘雨思关键词:流式细胞仪 荧光 分子探针 数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