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再锋

作品数:17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睡眠
  • 4篇精神分裂症
  • 4篇分裂症
  • 3篇症状
  • 3篇苯丙胺
  • 3篇苯丙胺类
  • 3篇丙胺
  • 2篇失眠
  • 2篇睡眠状态
  • 2篇清醒
  • 2篇利培酮
  • 2篇疗效
  • 2篇精神病
  • 2篇精神病性
  • 2篇精神病性症状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卷簧
  • 2篇耳机
  • 2篇苯丙胺类兴奋...
  • 2篇病员

机构

  • 13篇武汉市精神卫...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7篇徐再锋
  • 7篇张昌勇
  • 5篇陈绘景
  • 4篇王婧
  • 4篇张尧
  • 4篇张芬
  • 3篇杨巍
  • 2篇王朔
  • 2篇田艳
  • 2篇孙科
  • 2篇张淑芳
  • 2篇马子龙
  • 2篇汤珺
  • 2篇张胜
  • 1篇喻新华
  • 1篇江涛
  • 1篇王鹏
  • 1篇焦淑芬
  • 1篇杨巍
  • 1篇夏鄂州

传媒

  • 2篇中国药物依赖...
  • 2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世界睡眠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培酮结合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究利培酮结合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01月在我院确诊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83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药物治疗组有40例患者,予以利培酮方案系统治疗;综合治疗组有43例患者,予以利培酮和音乐联合治疗方案系统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并根据治疗前后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减分情况评定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药物治疗组入选对象总有效率(80.00%)明显低于综合治疗组(9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PRS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月及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均降低,且治疗后两组评估的BPRS评分综合治疗组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利培酮的药物治疗,利培酮和音乐联合治疗方案能更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地临床症状及预后情况,在精神科有推广的意义及价值。
陈琴李安妮徐再锋张芬
关键词:音乐治疗精神分裂症利培酮BPRSPANSS
苯丙胺类兴奋剂、氯胺酮及其混合滥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精神症状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比较分析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氯胺酮及其混合滥用所致精神障碍的住院患者临床精神症状的差异。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成瘾病房收治的苯丙胺类兴奋剂、氯胺酮、及其混合滥用所致的精神障碍37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组别对患者入院时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定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组和苯丙胺类兴奋剂+氯胺酮混合滥用组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总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他们都显著高于氯胺酮滥用组(P<0.001)。3组5个因子分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2)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组的思维障碍因子分、激活性因子分和敌对性因子分显著高于氯胺酮滥用组,而焦虑抑郁因子分、活力缺乏因子分显著低于氯胺酮滥用组,苯丙胺类兴奋剂+氯胺酮混合滥用组则介于两者之间。(3)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组和氯胺酮滥用组尿检阳性的患者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因子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尿检阴性的患者(P<0.01)。结论:苯丙胺类兴奋剂、氯胺酮以及两种混合滥用所致精神障碍的精神症状存在明显差异,需要根据他们的临床特征制定相适宜的治疗措施。
张胜徐再锋陈绘景杨巍江涛张尧
关键词:氯胺酮精神病性症状
静电刺激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评价静电刺激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失眠症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静电刺激治疗。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和心肺耦合分析评估结果。结果:静电刺激治疗4周后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及心肺耦合分析分析结果均显著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电刺激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失眠症的方式,且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王婧张昌勇蒙莉莉徐再锋
关键词:失眠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综合干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患者的作用
2012年
目的:分析海洛因依赖患者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期脱失患者综合干预的效果,并探索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的综合干预模式。方法:对MMT门诊114例脱失患者采用门诊、家属、社区及公安为干预主体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提供社会保障,社区戒毒及转诊等干预方式。综合干预前后比较不同干预方式、不同干预主体的有效率。结果:经过最长1个月的综合干预后,61.4%的脱失患者重新回到治疗中。不同干预主体及干预方式在对因健康、旅居外地、妊娠、经济及自认为戒毒成功等原因脱失治疗的患者干预前后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MT脱失患者的综合干预需要卫生、公安、社区、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参与才能达到戒毒作用,提高戒毒效率。
喻新华王鹏张胜杨巍徐再锋陈绘景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康复治疗综合干预
一种睡眠治疗用助眠香薰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睡眠治疗用助眠香薰机,包括助眠香薰机主体,所述助眠香薰机主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助眠香薰机主体的前面设置有功能按键,所述助眠香薰机主体的下端连接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的安装组件,所述助...
徐再锋张芬杨巍
一种腿部约束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腿部约束带,包括座体和两个约束组件,两个约束组件依次设置于座体上,约束组件包括支撑板、多个约束带本体和多个固定单元,支撑板与座体固定连接,并位于座体的外部,支撑板具有多个第一凹槽和多个第二凹槽,多个约束...
徐再锋张芬陈绘景
加味逍遥汤配合氟西汀治疗苯丙胺类物质滥用致抑郁症状患者30例被引量:2
2011年
用中药治疗抑郁症状由来已久,逍遥汤为解郁方剂,我们用加味逍遥汤配合氟西汀治疗因滥用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所致抑郁症状患者,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来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同济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或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8~45岁,平均31岁。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0~48岁,平均3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夏鄂州张尧王鹏张胜徐再锋马子龙陈绘景
关键词:加味逍遥汤氟西汀苯丙胺物质滥用
一种病员睡眠促进装置
本发明属于睡眠促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员睡眠促进装置,包括机体和两个监测耳机,空腔内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装配有转轴,转轴前后两端分别伸入两个空腔内装配有卷簧,缠绕轮表面缠绕固定连接有通讯线,空腔内设有与通讯线相匹配的限位...
蒙莉莉张淑芳王朔叶华柳小波徐再锋孙科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21年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可有效、快速地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已成为精神分裂症主要治疗方式之一[1-2]。胡春水等[3]研究指出一周一次MECT疗效(76.67%),较一周两次MECT的疗效(73.33%)略高,不同频次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存在差异。但临床实践发现除频次外影响MECT疗效的因素较多。为此,本研究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MECT疗效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以期为精神分裂症患者MECT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王婧蒙莉莉徐再锋马子龙张昌勇钟宝亮吕路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疗效
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依赖者事件相关电位P_(300)波形特点及其分析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ATS)依赖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主要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与临床精神症状的相互关系。方法:对40例ATS依赖病例(研究组)和30例本院职工或家属(对照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对研究组进行评定。结果:ATS依赖者靶刺激N2潜伏期(245.74ms±s12.60ms)、P3潜伏期(318.46ms±s18.77ms)、P2-N2峰间潜伏期(69.13ms±s10.76ms)较正常对照组(238.81ms±s13.70ms,310.27ms±s11.41ms,65.23ms±s11.58ms)延长,均P<0.05,P3波幅(5.31ms±s2.39ms)低于正常对照组(9.50ms±s1.58ms),P<0.01;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ATS依赖者P3波幅(4.64uv±s2.96uv)低于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依赖者波幅(5.73uv±s3.66uv),P3潜伏期(320.36ms±s19.23ms)较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依赖者(312.73ms±s18.19ms)延长,P<0.05;N2潜伏期与焦虑分(r=-0.366)、偏执分呈负相关(r=-0.386);P3潜伏期与精神病性症状分(r=-0.430)、躯体化分呈负相关(r=-0.397);P3波幅与精神病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486)。结论:ATS依赖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其中N2潜伏期、P3潜伏期及P3波幅与ATS依赖者的多种临床症状呈相关性。
张尧徐再锋张昌勇田艳汤珺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P300行为症状精神病性症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