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筱帆
- 作品数:14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以浙江东方学院为例被引量:3
- 2018年
- 高职院校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纷纷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构建“校企合作”模式,以便学生进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一环。本文结合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从学校、企业、学生等方面,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张筱帆
- 关键词:顶岗实习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 浅谈微信舆论的特征及引导策略被引量:1
- 2017年
- 随着网络以及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传播渠道变得多样,微信作为信息传播的新渠道,其传播力和影响力日渐凸显。微信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这些信息携带的思想、观点也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阐述了基于微信平台的网络舆论的影响,分析了微信舆情传播特征,并针对微信舆论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引导策略,以期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
- 张筱帆
- 关键词:舆情
- 微信营销信息传播特点及受众心理探析
- 2016年
-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的快速发展,微信用户不断递增,越来越多的微信用户加入到微信营销之中。如何推送有效信息,让受众易于接受信息,提高微信营销的效果,是需要研究的重点。本文分析微信营销的特点,论述微信营销信息传播的特性及对受众心理产生的影响,并给出提升微信营销效果的对策。
- 张筱帆
- 关键词:受众
- 论温州高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 2016年
- 随着新媒体的持续发展以及媒介融合的不断演变,温州高校纷纷创建微信公众号进行信息传播,提升高校的传播力、影响力。而温州各高校的微信平台信息传播呈现不同的特点,信息传播的效果不尽相同。本文作者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对温州各高校微信平台信息传播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加以阐述,同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 张筱帆
- 关键词:用户
-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评学”体系的实验
- 2008年
- 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提高教育质量应该从教与学的整体着眼,互动入手,既抓"评教",又抓"评学",双评并举,相得益彰。针对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状态,知识基础和成才需要,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首先建立了自己的"评学"体系,提出了各项评学的指标和实施方法,并进行了实验,从"评学"的角度探索了提高教育质量的做法和实践。
- 邱丽萍吴晓琛张筱帆刘丽丽叶加德
- 高职新闻专业教学体系浅析——以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2015年
- 从当前社会发展以及新闻专业实际培养的人才来看,高职新闻专业培养的人才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媒体(传统媒体、新媒体)从业人员、企事业宣传人员、广告设计制作人员等,每一种人才都需要具备与之相匹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新闻专业的实践性,要求培养新闻人才必须从培养学生的技能入手,设置合理的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 张筱帆
- 关键词:新闻专业实践教学
- 温州都市报:微信公众平台信息传播特点及发展路径探究被引量:4
- 2015年
-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演变,传统媒体纷纷创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信息传播,以期提高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作为地市级主流媒体,温州都市报微信公众平台信息传播呈现独家特色,领先本地别的主流纸媒微信公众号而居首位。本文作者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对温州都市报信息传播的特点及持续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 张筱帆
- 关键词:用户信息传播
- 提高微信公众平台传播质量 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被引量:1
- 2017年
- 微信以其传播的便捷性,迅速笼络住了广大用户,成为新的传播平台。在此平台上,各种信息快速传播,导致网络舆论难以驾驭,而要调控舆论需要从外部和内部共同发力。本文结合微信舆论特点,侧重从传播者信源的角度对信息进行把控,提高信息的传播质量吸引读者,发挥舆论引导的正面作用,杜绝微信舆论的负面效应。
- 张筱帆
- 关键词:舆论引导信息传播
- 高职学生手机新媒体信息接收影响及对策探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涌现,信息收发更为便利快捷。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手机新媒体已经成为高职学生接收信息的主要来源,并且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利用手机新媒体信息接收所呈现出的一些特征,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 张筱帆
- 关键词:高职学生新媒体
- 论广告中形象代言人的审美感受
- 2015年
- 形象代言人已成了企业彰显产品文化内涵,张扬产品美感,展示企业实力的一种宣传手段。本文阐明了广告中形象代言人的审美意义;论述了广告中形象代言人的审美感受;同时论证了广告中形象代言人的审美认同,从而得出了以形象代言人所展现的美来感染受众,使人们产生审美感受的结论。
- 张筱帆
- 关键词:广告形象代言人审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