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琳

作品数:13 被引量:98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溃疡
  • 3篇半夏
  • 3篇草酸钙
  • 3篇草酸钙针晶
  • 2篇抑菌
  • 2篇禹白附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设计
  • 2篇疗效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炎
  • 2篇茎叶
  • 2篇溃疡性
  • 2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黄芩
  • 2篇黄芩茎叶
  • 2篇加味
  • 2篇灌肠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13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3篇张琳
  • 5篇吴皓
  • 4篇朱涛
  • 2篇王媛媛
  • 1篇曾建国
  • 1篇朱建芳
  • 1篇段金廒
  • 1篇钟凌云
  • 1篇吴啟南
  • 1篇许利嘉
  • 1篇陈蕾
  • 1篇陈琳
  • 1篇朱振华
  • 1篇陈贤奇
  • 1篇韦艳

传媒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成药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基层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中医护理疗效观察
2020年
对中医护理引入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病人的实际情况;方法 任意抽取50名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病人,并应用随机选择的方法明确为二个小组,二个小组人数相同。对照组病人应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病人在应用一般护理方法的同时结合中医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病人护理情况较好,对照组稍差;结论 将中医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病人的护理当中可以防止病人出现感染并发症,是一种适合在较大范围内宣传的护理方法。
朱建芳韦艳张琳
关键词:肺部感染中医护理
半夏毒性成分和炮制机理研究现状被引量:33
2007年
对半夏的毒性成分研究和炮制机理现状作一概述。生半夏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对多种黏膜的刺激性,这种刺激性是半夏炮制前后毒性比较的一个指标。而从生半夏中提取分离得到的纯草酸钙针晶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作用,其不溶于水和各种有机溶剂,但能够溶于酸、碱性溶液,炮制辅料白矾和石灰水则分别呈一定的酸、碱性,因此提出从草酸钙针晶被破坏的角度解释半夏炮制解毒的机理。
钟凌云吴皓张琳朱涛
关键词:半夏毒性成分
荆芥HD-Zip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鉴定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的HD-Zip基因家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在全基因组中的分布和相关特征以及在不同时期中的表达规律,为该家族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已经表征的HD-Zip基因,筛选荆芥基因组内的HD-Zip基因序列,利用MEME、PlantCARE、NCBI、MEGA X、MCScanX、Circos等在线网站及软件对蛋白序列进行基本理化性质分析、进化树构建、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分析、共线性基因分析等。【结果】在荆芥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到42条HD-Zip基因序列,它们可被分为4个亚家族,分别含有16、7、5、14个基因,亚家族之间的基因长度、结构及保守基序差异显著,但在亚家族内部保守,荆芥基因组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基因组共线性分析发现有37对基因,可能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荆芥的4个亚家族基因的顺式元件中均高频出现了光响应、脱落酸响应、MeJA响应等元件,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叶片及部位的转录组数据中具有不同的表达趋势,Ⅰ亚家族主要在幼叶中表达,Ⅱ和Ⅲ亚家族主要在根中在表达,Ⅳ亚家族主要在叶中表达。【结论】在荆芥基因组中共获得42条HDZip基因序列,被分为4个亚家族(HD-ZipⅠ~Ⅳ),亚家族内部高度保守,亚家族之间差异显著,其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及表达模式不同。亚家族Ⅰ和Ⅱ,亚家族Ⅲ和Ⅳ亲缘关系更近,HD-Zip基因具有组织表达差异性,协同调控了荆芥的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
周佩娜党静洁邵永芳石遵睿张琳张琳吴啟南
关键词:荆芥系统进化
黄芩茎叶和藤茶抑菌作用及其联合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为探讨黄芩茎叶、藤茶及两者联合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黄芩茎叶和藤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及时间-杀菌曲线;采用棋盘式微量稀释法测定两者联合使用后的FIC指数。结果显示,黄芩茎叶和藤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1、0.25 mg/mL,对痢疾杆菌的MIC分别为4、0.50 mg/mL。两者联合使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的FIC指数分别为0.75、0.625,表现出相加的作用效果。研究提示基于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黄芩茎叶的抑菌效力,为实现黄芩茎叶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张琳宿晓蓉徐园许利嘉朱振华曾建国赵明段金廒
关键词:黄芩茎叶藤茶抑菌资源化利用
禹白附刺激性毒性成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初步研究禹白附的刺激性毒性成分。方法采用家兔眼结膜刺激性模型筛选禹白附刺激性成分,X-射线衍射法鉴别禹白附针晶,采用倒置显微镜、电镜扫描观测针晶结构性状,RP-HPLC法测定禹白附中草酸钙针晶含量,小鼠急性毒性实验验证针晶的刺激性毒性。结果各提取部位及草酸钙针晶的刺激性筛选表明禹白附的针晶具有强烈刺激性,该针晶经X-射线衍射鉴定为单斜晶系的CaC2O4.H2O晶体,测得禹白附生品的草酸钙针晶含量为0.584%,针晶具有显著的刺激性毒性,其浓度与家兔眼刺激程度呈量效关系。结论禹白附中所含的草酸钙针晶为其主要刺激性毒性成分。
朱涛吴皓张琳陈蕾陈琳
关键词:禹白附草酸钙针晶
多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清半夏炮制工艺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正交试验设计,对现有清半夏的炮制工艺进行客观量化的质量评价和优化。方法:选择白矾浓度、炮制时间及炮制温度3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RP-HPLC法测定炮制品中刺激性毒性成分草酸钙针晶的含量;家兔眼结膜刺激性评价刺激性程度;直接电位滴定法测定有效部位总游离有机酸的含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根据因素的显著性影响,优选出清半夏炮制工艺:30℃左右,8%浓度的白矾溶液,浸泡24 h。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达到了减毒增效的炮制目的,同药典法比较明确了炮制时间和炮制温度,显著缩短了炮制时间。
张琳吴皓朱涛陈贤奇
关键词:清半夏正交设计草酸钙针晶
加味五七散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加味五七散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Mayo评分、Baron内镜评分的改善程度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程度,并且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的评定,为进一步探讨此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张琳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ESR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选法半夏炮制工艺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现有法半夏的炮制工艺进行质量评价和优化。方法:选择生石灰用量、甘草用量、炮制时间及炮制温度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RP-HPLC法测定炮制品中刺激性毒性成分草酸钙针晶以及水溶性有效成分鸟苷及甘草酸的含量,家兔眼结膜刺激性评价刺激性程度,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优选法半夏炮制工艺。结果:根据正交试验结果,优选出法半夏炮制工艺:在30℃下,每100 g半夏,用生石灰10 g、甘草15 g,浸泡48 h。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达到了降低半夏刺激性毒性的炮制目的,同药典法比较明确了炮制时间和炮制温度,显著缩短了炮制时间。
张琳吴皓朱涛
关键词:法半夏正交设计草酸钙针晶核苷甘草酸
基于斑块内新生血管探索通脑饮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超声造影技术识别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并判定斑块的易损性,以新生血管为治疗靶点,探讨通脑饮改善、逆转易损斑块的疗效,同时观察对斑块其他相关指标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超声造影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纳排...
张琳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斑块内新生血管疗效评价
黄芩茎叶抑菌抗炎活性及抗小鼠乳腺炎作用的研究
随着中药产业的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及深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巨量的固体废弃物,在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环境及生态压力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中药材黄苓在生产过程中,其非药用部位黄芩茎叶被大量丢弃,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张琳
关键词:黄芩茎叶抑菌抗炎乳腺炎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