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新惠
- 作品数:30 被引量:154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东城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医联体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分级诊疗和规范化管理的作用被引量:2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医联体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的分级诊疗和规范化管理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35~75岁北京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1 000例;对其建立电子健康管理档案并随访观察半年;给予相应的规范化管理。观察对比管理前后每组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血压达标率情况;血糖、血脂、吸烟、体质量指数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运动康复情况。结果通过医院与社区联合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患者,其高血压知晓率(67.3%vs. 89.6%)、治疗率(79.8%vs. 90.6%)、控制率(69.4%vs. 81.2%),达标率(58.6%vs. 75.1%)均明显提高,与管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01)。收缩压[(152.42±13.531)mmHg vs.(129.47±12.38)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98.32±12.121)mmHg vs.(77.47±14.38)mmHg]、血糖[(8.89±1.76)mmol/L vs.(6.48±1.81)mmol/L]、总胆固醇[(6.42±0.52)mmol/L vs.(4.58±0.6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28±0.39)mmol/L vs.(3.06±1.24)mmol/L]等较管理前控制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同时患者在按时服药(70.1%vs. 86.4%)、低盐低脂饮食(59.1%vs. 75.3%)及合理运动(68.6%vs. 84.1%)生活方式方面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管理后新诊断的高血压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15.2%vs. 26.9%)、并发糖尿病(17.6%vs. 21.5%)、并发颈动脉狭窄(0.9%vs. 1.6%)患者比例较管理前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通过医联体分级诊疗对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能够提高患者高血压的知晓率、达标率、控制率、服药依从性,并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同时积极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能早期及时诊治高血压并发冠心病、并发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并发颈动脉狭窄等患者。
- 宁新惠杨帆王文君付磊金启明周喆刘宇沈珠军闫建玲夏芸周涛王芳
- 关键词:高血压
- 肝素钠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研究被引量:15
- 2003年
- 宁新惠向晓平刘杰昕刘枫
- 关键词: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钙不稳定性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抗凝治疗
- 福辛普利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僵硬度和脉压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2003年至2006年在我院门诊、住院及所管辖社区的5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福辛普利组260例(10~20mg,17欠/d),苯磺酸氨氯地平组300例(5~10mg,1次/d),2组疗程均为12个月。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6个月、12个月采用VP-1000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进行四肢血压、脉搏波速度(baPWV)的检查。结果示服药后福辛普利组平均血压(136/85mmHg,1mmHg=0.133kPa)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132/76mmHg);福辛普利组平均baPWV(1310cm/s)小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1400cm/s);福辛普利组平均咏压(52mmHg)小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56mmHg)。均P〈0.01。提示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幅度大于福辛普利,福辛普利对大动脉弹性的改善强于苯磺酸氨氯地平。
- 向小平胡大一袁含茵宁新惠刘宇王文君
-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脉搏波速度福辛普利苯磺酸氨氯地平大动脉僵硬度脉压
- 替罗非班对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治疗后心肌灌注左室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对心肌灌注、左室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确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术后即刻造影结果、术后7d及90d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90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介入治疗效果、TIMI3级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替罗非班组校正TIMI帧数、术后2hST段回落程度、酶峰值及峰值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无复流发生率及90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术后7d及90dEF、LVEDV、LVESV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联合静脉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可减少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改善心肌水平再灌注状态,改善左室功能,提高临床预后。
- 王文君向小平宁新惠周喆刘宇宋予苹
-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替罗非班
- 老年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急性心肌梗死2例分析
- 2008年
- 张越溪宁新惠张新征向小平周喆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及危险因素分层与动脉硬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以及危险因素分层与主动脉脉搏波速度(PWV)的关系。方法应用脉搏波速度(PWV)自动测量系统测定入选的3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股动脉 PWV 值,并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层,比较不同血压水平及危险程度患者的动脉硬度。结果 1级与2级高血压患者的 PWV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1.7)m/s 比(11.9±1.2)m/s,P=0.398];伴有一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的 PWV 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10.4±1.4)m/s 比(11.7±1.4)m/s,P=0.018]。结论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PWV 值明显高于无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动脉硬度的影响可能较大。
- 谢圣兰郭静宁新惠周喆魏宁赵航向小平
- 关键词:高血压动脉硬度
- 不同剂量普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短期预后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不稳定性心绞痛(uA)血肌钙蛋白(cTn)Ⅰ阳性属中高危患者,临床上更需要积极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普伐他汀调脂治疗对UA患者cTnI阳性短期预后的影响。
- 宁新惠张新征向小平
-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短期预后普伐他汀心绞痛患者高危患者
- 计步器可以帮助人们在锻炼计划中变得更加主动积极
- 2020年
- 为什么需要做这项研究?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与超重、肥胖以及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管理以上疾病的第一步就是改善饮食习惯和增加体力活动。对于心血管病或代谢病患者来说,可穿戴技术的使用,正成为一种鼓励他们更加主动积极的颇受欢迎的方法。
- Rob CookPeter DavidsonRosie Martin宁新惠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饮食习惯心血管病代谢性疾病计步器
- 住院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
- 2025年
- 目的 调查住院老年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的焦虑状况,并探索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登记于2018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在北京市三家综合医院部分心内科病房住院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247例,其中183例(74.09%)患者符合研究要求。以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估患者焦虑状况。使用自编问卷收集人口学资料及疾病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心衰患者合并焦虑的影响因素。结果 33.33%(61例)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其中轻、中、重度焦虑的比例分别为14.21%(26例)、13.66%(25例)和5.46%(10例),19.13%(35例)的患者存在临床显著的焦虑,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Ⅲ/Ⅳ级(OR=2.541,95%CI:1.139~5.670,P<0.05)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OR=2.406,95%CI:1.126~5.138,P<0.05)的住院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合并焦虑的风险更高,而丧偶者合并焦虑的风险更低(OR=0.213,95%CI:0.074~0.616,P<0.05)。结论 焦虑是住院老年心衰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心功能差、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者焦虑的风险可能更高,而丧偶群体中焦虑的风险可能更低,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梁玉兰易进张娜崔飞环吕强吕晓珍蔡松宁新惠王雪梅王华丽
- 关键词:老年心力衰竭焦虑患病率
- 甲亢性心脏病误诊1例分析
- 2007年
- 宁新惠张新征
- 关键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