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春歌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纺织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主义
  • 4篇家庭建设
  • 4篇和谐家庭
  • 4篇和谐家庭建设
  • 4篇和谐社会
  • 3篇社会
  • 3篇社会主义
  • 3篇农村
  • 2篇社会视域
  • 2篇视域
  • 2篇和谐社会视域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新农合
  • 1篇新型农村合作
  • 1篇新型农村合作...
  • 1篇正义
  • 1篇社会需要
  • 1篇社会主义新农...
  • 1篇社会主义新农...

机构

  • 8篇武汉纺织大学

作者

  • 8篇孙春歌
  • 1篇商卫星

传媒

  • 3篇湖北广播电视...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武汉纺织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新农合制度运行中的困境及对策探究——以河南省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但研究表明,新农合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建议采取相应的对策,诸如采取"城乡发展一体化"[1]措施,进而促进新农合制度又好又快发展。
孙春歌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村和谐家庭建设研究
我国农村的家庭模式正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农民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但农村家庭的和谐还未得到真正实现。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使得农村居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较之城市居民显失公平,这严...
孙春歌
关键词:和谐家庭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男女平等和谐社会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大特性被引量:1
2012年
人类社会是一个运动发展的整体,是由人、自然、社会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和谐是指社会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矛盾运动朝相互融合、共同促进的方向发展,使社会呈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一切发展应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因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系统特性、辩证特性和人本特性。辨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大特性对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孙春歌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辩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河南省兰考县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新农村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应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孙春歌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被引量:1
2012年
雷锋精神凝聚着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雷锋精神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同时,雷锋精神达到了利他行为的最高境界,此外,雷锋精神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当代价值。总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商卫星孙春歌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雷锋精神
略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和谐家庭建设
2012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以建设和谐家庭为起点;夫妻是家庭关系的主体,和谐夫妻关系是其他家庭关系的基点,因为只有夫妻恩爱,才能带动家庭其他关系的和谐融洽,进而才能组建起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从而为社会的和谐发展铺平道路、奠定基础。因此,对家庭中的和谐夫妻关系进行研究,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孙春歌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夫妻关系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农村和谐家庭建设
2013年
厘清十八大精神对农村和谐家庭建设的指导作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笔者认为经济建设是农村和谐家庭建设的根本要求;政治建设是农村和谐家庭建设的民主保障;文化建设是农村和谐家庭建设的思想基础;社会建设是农村和谐家庭建设的最终归宿;生态文明建设是农村和谐家庭建设的基本条件。
孙春歌
关键词:农村和谐家庭建设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阈下的和谐家庭建设
2013年
阐述了我国和谐家庭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和谐家庭建设中存的在问题及其原因,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和谐家庭建设的启示,认为和谐家庭建设是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主动性的能动活动;是充分尊重规律的客观性的实践活动;是从家庭的社会性出发,以促进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社会性活动。
孙春歌
关键词:和谐家庭建设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