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德华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炎
  • 4篇疗效
  • 4篇疗效观察
  • 3篇血液
  • 3篇血液灌流
  • 3篇重型
  • 3篇重型肝炎
  • 3篇慢性
  • 3篇灌流
  • 2篇血液灌流治疗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因子
  • 2篇临床疗效
  • 2篇临床疗效观察
  • 2篇内毒
  • 2篇内毒素
  • 2篇灌流治疗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毒鼠

机构

  • 9篇怀化市第二人...

作者

  • 9篇吴德华
  • 7篇张喜
  • 3篇郑大伟
  • 3篇黄泽亮
  • 1篇彭巍
  • 1篇杨华喜
  • 1篇刘仁水
  • 1篇李菊梅
  • 1篇李菊梅
  • 1篇李永亮
  • 1篇张在其
  • 1篇黄小忠

传媒

  • 4篇右江医学
  • 1篇透析与人工器...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第三届全国重...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结肠透析结合利尿合剂灌肠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对结肠透析结合利尿合剂灌肠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44例)和对照组(n=38例),对照组接受基础对症支持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结肠透析结合利尿合剂灌肠治疗。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1%、47.4%;干预组腹水消退时间明显缩短,血清内毒素水平显著下降,二者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透析结合利尿合剂灌肠治疗可有效消退腹水,且无电解质紊乱的风险。
张喜吴德华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结肠透析利尿剂灌肠治疗
瘀胆合剂治疗慢性乙肝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瘀胆合剂治疗慢性乙肝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慢性乙肝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共71例,其中治疗组38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以内科综合疗法治疗;配合应用维生素、能量合剂、复方氨基酸、门冬氨酸钾镁、血制品、白蛋白等治疗。不加用退黄、降酶作用为主的药物,治疗组加用瘀胆合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分两次服,共用4周。结果两组肝功能四项指标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STB、ALT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ALB、ALP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治疗后两组对比,STB、ALB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瘀胆合剂治疗慢性乙肝高胆红素血症更为有效,能减少重型肝炎的发生率,疗效优于对照组,副反应轻微,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吴德华袁通其张喜
关键词:慢性乙肝高胆红素血症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PTT)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疗效。方法将114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予PTT加硝酸甘油治疗,对照组单用硝酸甘油,分别观察两组止血效果、药物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TT日平均用量和平均PTT总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TT加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能提高疗效,减少PTT用量及不良反应。
吴德华黄小忠张喜袁通其胡妙云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大咯血肺结核
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炎31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应用 HA 型血液灌流器对31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液灌流66次。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血清内毒素、细胞因子、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及血常规的变化,治疗组...
吴德华关午张喜李菊梅袁通其郑大伟黄泽亮
关键词:血液灌流重型肝炎内毒素细胞因子
文献传递
促肝细胞生长素前列腺素E_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效果观察
2002年
目的 :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 (PHGF)联合前列腺素E1 (PGE1 )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68例均采用肝安、门冬氨酸钾镁、白蛋白、血制品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PHGF和PGE1 ,对两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该疗法具有使用方便、副作用较小、价格低廉、疗效较好等优点 。
吴德华
关键词:促肝细胞生长素前列腺素E1慢性重型肝炎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凯西莱治疗抗痨所致药物性肝炎的疗效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托莫兰,TAD)联合凯西莱治疗抗痨所致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诊断为抗痨所致药物性肝炎102例,均停用抗痨药物,积极配合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治疗。随机分成三组(治疗组和对照A组及对照B组)每组34例;对照A组为凯西莱0.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每日一次静滴;对照B组予TAD 1.6 g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每日一次静滴。治疗组予凯西莱和TAD联合治疗,剂量同对照组,每日一次静滴。三组的支持治疗相同。疗程均为4周。治疗完成后进行评价。结果三组治疗前后肝功能(SB、ALT)比较,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显著(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A组总有效率为55.88%,对照B组总有效率为58.82%,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疗效更好。结论TAD联合凯西莱治疗抗痨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张喜吴德华
关键词:药物性肝炎阿拓莫兰凯西莱
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炎31例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应用HA型血液灌流器对31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液灌流66次。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血清内毒素、细胞因子、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和血常规的变化以及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的比较。结果血液灌流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明显降低(P<0.01),血清总胆红素、血氨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血液灌流组的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减少(P<0.05),不良反应较轻。结论血液灌流能吸附重型肝炎患者血液中胆红素、内毒素及细胞因子,是治疗重型肝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提高早、中期重型肝炎的抢救成功率。
吴德华关午张喜李菊梅袁通其郑大伟黄泽亮
关键词:血液灌流重型肝炎内毒素细胞因子
血液灌流联合二巯基丙醇救治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HP)联合二巯基丙醇救治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清β-内非肽(β-EP),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在病程中的变化。方法将湖南省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1996年6月~2004年12月收治的56例患者分为A、B、C三组。①C组(常规+药物+HP)(n=20)与B组(常规+药物)(n=19)急性毒鼠强中毒39例患者,分别在入院后即刻、HP或入院后1、3、5、7、9、11d从外周静脉抽血2ml,测定β-EP、ET、NO与TNF。②A组(常规组)(n=17)为既往采用安定、苯巴比妥抗惊厥等一般救治措施;B组采用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巯基丙醇治疗;C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采用HP联合治疗。结果①C组和B组35例治愈者中,β-EP、ET、NO与TNF在C组均于入院后即刻达高峰,在B组均于入院后1d达高峰,随后均缓慢下降。C组和B组35例治愈者治疗后β-EP、ET、NO与TNF对应指标比较,C组较B组均有显著性降低。②C组和B组患者治愈率比A组均有显著性提高。C组中的安定和苯巴比妥用量、止惊时间比B组、A组均有显著性减少;B组中的安定和苯巴比妥用量、止惊时间比A组均有显著性减少。结论HP联合二巯基丙醇救治急性毒鼠强中毒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二巯基丙醇和常规救治措施,可以明显降低患者β-EP、ET、NO与TNF水平,可作为治疗急性鼠毒强中毒的一种较为理想方案。
郑大伟张在其黄泽亮彭巍吴德华谢登荣杨华喜刘仁水李永亮邓顺莲
关键词:毒鼠强中毒血液灌流内皮素坏死因子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病毒唑及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a-2a)、病毒唑及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2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成A组(治疗组)、B组(对照组)。两组均使用PEG-IFNa-2a及病...
吴德华张喜
关键词:病毒唑苦参素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