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飞

作品数:36 被引量:149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衰竭
  • 13篇心力衰竭
  • 10篇麝香
  • 10篇麝香保心丸
  • 10篇保心丸
  • 8篇心肌
  • 8篇肾上腺
  • 7篇动脉
  • 7篇心肌梗死
  • 7篇梗死
  • 6篇亚型表达
  • 6篇肾上腺素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肾脏
  • 5篇受体
  • 5篇鼠肾
  • 5篇老年
  • 4篇血管
  • 4篇肾上腺素能

机构

  • 35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作者

  • 35篇刘飞
  • 21篇李艳芳
  • 18篇曹芳芳
  • 11篇张玲姬
  • 9篇白雪源
  • 9篇吕杨
  • 6篇蒋志丽
  • 5篇李响
  • 5篇师树田
  • 4篇曹晓菁
  • 4篇王成钢
  • 4篇齐疏影
  • 3篇王冠
  • 3篇祖晓麟
  • 3篇屈超
  • 3篇王喜福
  • 2篇艾辉
  • 2篇蒲连美
  • 2篇覃秀川
  • 2篇王兆宏

传媒

  • 6篇心肺血管病杂...
  • 6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第七届北京五...
  • 2篇THE 23...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科技视界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6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麝香保心丸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血肾素、血管紧张素Ⅱ、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血浆中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54只10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7只、假手术组...
曹芳芳李艳芳张玲姬刘飞
关键词: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PRA麝香保心丸肿瘤坏死因子-Α反应蛋白
文献传递
高敏C反应蛋白对冠状动脉造影大致正常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冠状动脉造影(CAG)大致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至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住的CAG大致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56例患者(冠状动脉正常组)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住院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至少1支主要冠状动脉狭窄> 70%并最终置入支架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为冠状动脉异常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入院时实验室指标,分析CAG结果大致正常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因素。结果冠状动脉正常组年龄低于冠状动脉异常组,吸烟比例和hs-CRP水平高于冠状动脉异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组患者男性、高血压、糖尿病、饮酒、肥胖比例和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吸烟、年龄及hs-CRP水平均为冠状动脉造影大致正常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预测因素(比值比=6. 459、0. 201、3. 397,95%置信区间:1. 695~23. 485、0. 069~0. 598、1. 452~11. 637,均P <0. 05)。结论 hs-CRP可能是预测CAG大致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重要因子。
王成钢刘飞祖晓麟魏路佳聂绍平覃秀川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高敏C反应蛋白
麝香保心丸对心力衰竭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各亚型表达的影响
刘飞李艳芳
冠心病患者血压和血脂及血糖达标率分析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患者的血压、血脂和血糖达标率情况,评价其3个危险因素达标率对冠心病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2916例,根据指南规定的达标标准,分析入院时的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及出院时的血压水平。结果 291 6例冠心病患者血压以<130/80 mm Hg(1 mm Hg=0.13 kPa)为达标,入院时达标率28.4%,出院时87.5%;以<140/90 mm Hg为达标,入院时达标率65.8%,出院时90.0%。HDL-C和TG入院时达标率分别为23.0%和58.0%;978例高危患者LDL-C和TC入院时达标率分别为54.3%和49.5%,1 938例极高危患者LDL-C和TC入院时达标率分别为17.4%和5.8%。糖尿病患者538例,占冠心病的18.5%,入院时达标率仅为1.9%;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者共1138例,占冠心病的39.0%。结论冠心病患者入院时血压、血脂和血糖的达标率相对较低,尤其以空腹血糖理想达标率及极高危患者LDL-C和TC达标率低为特点,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和血压达标率,对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极为重要。
李艳芳曹芳芳曹晓菁师树田刘飞王兆宏蒋志丽
关键词:冠心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血糖
一种心内科止血压迫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内科止血压迫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缸,所述电动伸缩缸的顶端贯穿安装腔并固定连接有横板,所...
刘飞
一种带电动按压装置的除颤仪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电动按压装置的除颤仪及方法,针对现有的无法有效的实现胸外按压功能,两个伸缩带极易对患者的身侧造成勒伤,人工均匀涂抹导电膏耗费时间且涂抹不均匀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病床,所述...
刘飞
免疫调节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免疫调节治疗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功能、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96例年龄60~78岁CHF患者,美国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Ⅱ~Ⅳ级,抽签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治疗,3个疗程,共75d)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另以45例健康老年人为健康对照组,年龄60~80岁;分别在用药前、用药第1个疗程后(第15天)、第3个疗程后(第75天)测定各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清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脑钠肽(BNP),并进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TNF—α与IL-10比值、血浆BNP、hCRP、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增高(P〈0.05或P〈0.01),LVEF、血清IL-10降低(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第1个疗程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血清IL-10增高(P〈0.01);血清TNF-α、IL-1β、血浆BNP、hsCRP降低(P〈0.05或P〈0.01);LVEF值有增高趋势,TNF—α与IL-10比值(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84±0.53与5.28±0.66)和生活质量评分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第3个疗程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血清IL-10、LVEF值显著增高(P〈0.05或P〈0.01);血清TNF-α、IL-1β、TNF-α与IL-10比值(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55±0.69与5.18±0.38)、血浆BNP、hsCRP和生活质量评分降低(P〈0.05或P〈0.01)。结论免疫调节剂胸腺肽能够改善细胞因子失衡,进而改善心功能;免疫调节治疗为老年CHF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曹芳芳李艳芳曹晓菁师树田张玲姬王冠刘飞
关键词:细胞因子类
奥美沙坦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内皮素1和肾上腺髓质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水平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3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9只、奥美沙坦组9只。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作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灌胃法给药8周。超声心动图检测用药前后大鼠心功能,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1、ADM水平。结果用药前,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大鼠LVEF、ET-1、AD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奥美沙坦组大鼠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ET 1、ADM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奥美沙坦组大鼠LVEF明显改善,ET-1、ADM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应用奥美沙坦治疗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降低心力衰竭时升高的血浆ET-1、ADM水平,抑制慢性心力衰竭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以外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脏起到保护作用。
孙晓冬李艳芳曹芳芳刘飞
关键词:心力衰竭内皮缩血管肽1肾上腺髓质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ICD,24小时护卫心脏
2023年
2年前,50多岁的辛先生因为突发心前区疼痛,大汗淋漓,被120救护车送入北京安贞医院急诊治疗。经过一系列检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立即为患者开通血管,患者症状随即缓解。辛先生出院后,规律服用抗凝药预防血管再狭窄,连续1年的“双抗”治疗后改为“单抗”治疗。
刘飞
关键词:心前区疼痛抗凝药血管再狭窄急诊治疗
麝香保心丸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脏血管紧张素受体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衰)大鼠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的影响、对非梗死区左心室组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和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2 receptor,AT2R)信使RNA(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心衰模型对照组(C组)、阳性药物对照组(D组)、麝香保心丸小剂量组(E组)和麝香保心丸大剂量组(F组),采用灌胃法给药。超声心动图检测用药前后大鼠心脏功能,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PRA、AngⅡ水平,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大鼠非梗死区左心室组织AT1R、AT2R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1.用药前,A组与B组比较,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D、E及F组大鼠LVEF明显降低(P<0.01)。用药后,与C组比较,F组LVEF显著改善(P<0.05),D组、E组LVEF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组和B组大鼠的血浆PRA、AngⅡ水平,以及心肌AT1R、AT2RmRNA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大鼠PRA、AngⅡ及AT2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而AT1R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C组比较,D、E、F组PRA、AT2R均显著降低(P<0.05和P<0.01);D、F组AngⅡ显著降低(P<0.05),AT1R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升高了LVEF,改善了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的心脏功能,由于心肌血供改善,降低了循环中PRA、AngⅡ水平,同时使慢性心力衰竭(CHF)时心肌局部的AT1R、AT2R表达趋于正常,从而对CHF起到了有益的治疗作用。同时,与小剂量麝香保心丸相比,大剂量疗效更为显著。
曹芳芳李艳芳刘飞白雪源吕杨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