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霖

作品数:63 被引量:370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2篇康复
  • 25篇卒中
  • 14篇上肢
  • 14篇偏瘫
  • 9篇上肢功能
  • 8篇卒中后
  • 8篇脑电
  • 7篇电刺激
  • 7篇手功能
  • 7篇卒中患者
  • 7篇康复训练
  • 7篇康复治疗
  • 6篇信号
  • 6篇疗效
  • 6篇功能康复
  • 5篇偏瘫患者
  • 5篇疗法
  • 5篇疗效观察
  • 5篇痉挛
  • 5篇机器人

机构

  • 62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康复研究...
  • 2篇中国航天员科...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华北煤碳医学...
  • 1篇武警北京总队...
  • 1篇北京力泰克医...

作者

  • 62篇刘霖
  • 48篇宋为群
  • 46篇朱琳
  • 10篇曹磊
  • 9篇赵国光
  • 8篇张艳明
  • 8篇刘秀贞
  • 6篇杜巨豹
  • 6篇岳月红
  • 6篇王茂斌
  • 6篇霍速
  • 5篇胡洁
  • 5篇唐毅
  • 4篇袁英
  • 3篇曲斯伟
  • 3篇吴东宇
  • 3篇张冉
  • 3篇孟志勇
  • 3篇张大华
  • 2篇屈亚萍

传媒

  • 20篇中国脑血管病...
  • 12篇中国康复医学...
  • 3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康复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第八次全国物...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8篇2024
  • 9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康复训练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康复训练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康复训练方法包括脑机接口将采集的头皮脑电信号发送至脑电信号管理器;脑电信号管理器根据头皮脑电信号的信号来源,生成行走控制指令并发送行走控制指令至外骨骼控制器;外骨骼控制...
赵国光孙晨曦刘霖朱琳宋为群张园园
一种踝关节主动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踝关节主动训练器,包括竖架,所述竖架的底部对称的固定安装有两个底板,竖架上对称的固定安装有两个平行的横档,两个连接口上均对称的开设有两个连接口,竖架上也对称地开设有连接口,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杆;...
曲斯伟宋为群张艳明朱琳刘霖
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空间注意加工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通过比较右侧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USN)患者与正常人事件相关电位(ERP)行为学检查结果和P1、N1、P300的波幅及潜伏期,研究USN患者的空间注意加工特点。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右侧卒中后USN患者10例(USN组),选择年龄、性别与USN组匹配的正常受试者10例(正常组)。利用ERP记录两组受试者执行视觉Oddball范式任务时的脑电变化。分析比较两组靶刺激出现在左侧(左靶)、右侧(右靶)时的反应时间及正确率;对靶刺激出现在左侧、右侧的ERP各成分(P1、N1、P300)的波幅及潜伏期进行重复测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探讨卒中后USN的发生机制。结果 USN组靶刺激出现在左侧和右侧时正确率均低于正常组[左靶:(17.7±7.5)%比(98.5±7.5)%,P<0.01;右靶:(88.5±2.0)%比(99.0±2.0)%,P=0.002]。两组之间P1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04,P=0.307);当靶刺激出现在左侧时,USN组右半球N1波幅较正常组降低[(-0.3±1.1)μV比(-5.8±1.1)μV;P=0.001];当靶刺激出现在右侧时,USN组N1波幅较正常组降低[(-1.8±1.0)μV比(-6.0±1.0)μV;F=9.799,P=0.006];USN组左靶P300波幅较正常组降低[(1.0±1.1)μV比(7.2±1.1)μV;P=0.001]。与正常组比较,USN组P1(右半球)[(136.7±3.8)ms比(122.1±3.8)ms;P=0.013]、N1[(179.7±2.0)ms比(172.8±2.0)ms;F=5.775,P=0.027]、P300[(490±12)ms比(402±12)ms;F=27.310,P<0.01]各波的潜伏期均延长。结论 USN患者在空间注意加工过程中,无论对来自左侧的刺激还是对来自右侧的刺激,其信息加工处理均有一定程度的受损。
单桂香刘霖叶琳琳朱琳曹磊杜巨豹宋为群
关键词:卒中单侧空间忽略事件相关电位
一种混合脑机接口的康复训练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脑机接口的康复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脑电信号分析单元对采集到的脑电信号进行分析,得到电刺激通道控制信号;足底压力信号分析单元对采集到的足底压力信号进行分析后得到即时电刺激强度,根据即时电刺激强度...
赵国光刘霖朱琳唐毅宋为群魏鹏虎王长明孙晨曦吴萍
强制性运动疗法: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
强制性运动疗法(Constraint 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CIMT),是Edward Taub教授和其同事经过数年研究,以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强制性运动...
刘霖
关键词:强制性运动疗法上肢功能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和抑郁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的认知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盲方法,选择脑损伤后18 d至1年,有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症状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计算机辅助训练组(26例)和传统康复训练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传统康复训练(Bobath、Brunnstrom等神经发育促进技术,2次/d,30~40 min/次)和药物治疗。同时给予辅助训练组患者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30 min/次,2次/d。训练时间均为5周。认知功能判断采用神经行为认知功能检查量表(NC2SE)和画钟试验,并结合临床判定;抑郁状态评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8分为抑郁)。结果训练前,辅助训练组与传统康复训练组NCSE量表的定向能力、专注能力、语言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推理能力、结构组织能力评分,画钟试验评分及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①训练后,两组NCSE量表各项评分及画钟试验评分均较训练前提高(P<0.05或P<0.01);与传统康复训练组比较,辅助训练组除结构组织能力外,NCSE其他各项评分及画钟试验评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训练后,辅助训练组HAMD评分较训练前显著降低(P<0.01),传统康复训练组无明显改变;辅助训练组HAMD评分较传统康复训练组下降(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的认知训练能够改善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并使抑郁症状得到改善。
朱琳宋为群岳月红刘霖
关键词:脑损伤抑郁
优化运动技巧的康复训练对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观察优化运动技巧的康复训练对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有上肢功能障碍的40例卒中(脑出血或脑缺血)患者按照入院病例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优化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卒中的传统康复和药物治疗,给予优化组患者优化运动技巧的康复训练,40 min/次,2次/d,5 d/周。时间均为6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进行上肢Fugl-Meyer评分(FMA)、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分。结果①治疗后6周,两组FMA评分均上升,但治疗前后优化组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6±6.0)分和(3.6±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中,治疗后肩臂运动评分和手部运动功能评分,优化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治疗后两组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分均有提高,治疗前后评分的差值优化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8±5.3)分和(9.5±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化运动技巧的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改善卒中后上肢的运用和控制能力,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
朱琳宋为群张冉刘霖
关键词:卒中上肢偏瘫
重复性训练对偏瘫上肢痉挛改善的疗效观察
康复的主要目标是改善运动功能且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受损的肢体。在卒中早期,已经损伤的系统每天都在反复学习简单的动作应该怎样去做。他们需要重复行训练才能从学习的动作中抓住重点,
朱琳刘霖宋为群
关键词:上肢痉挛肘关节
经颅磁刺激用于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7年
人手所具有的复杂运动功能既依赖于其解剖结构,更需要精确的神经控制。研究手功能的神经调控对进一步认识中枢神经系统对复杂运动的调控过程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卒中后患侧大脑半球的运动皮质对健侧大脑半球运动皮质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卒中后出现健侧大脑半球过度活跃。
朱琳刘霖宋为群单桂香胡洁曹磊严莉
关键词:卒中手功能恢复经颅磁刺激
上肢康复机器人在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大脑功能重组和大脑可塑性理论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出现了多种以脑可塑性理论为基础的康复方法,如强制性运动疗法、运动想象疗法、任务导向性训练等。这些方法较传统的康复治疗有显著的优越性,但高人工消耗以及操作的复杂性依然难以规避。为尝试解决上述问题,机器人辅助技术的研发应运而生。
刘霖朱琳单桂香曹磊宋为群
关键词:康复机器人上肢卒中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