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育健

作品数:27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切除
  • 8篇手术
  • 6篇切除术
  • 6篇肝移植
  • 5篇细胞
  • 4篇动脉
  • 4篇人工肝
  • 4篇外科
  • 4篇围手术
  • 4篇围手术期
  • 4篇静脉
  • 3篇血浆
  • 3篇血浆置换
  • 3篇细胞瘤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肝移植围手术...
  • 3篇超声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机构

  • 1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1篇厦门大学
  • 3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交通大学

作者

  • 27篇刘育健
  • 10篇李滨
  • 10篇李滨
  • 10篇苏旭
  • 10篇苏旭
  • 10篇李志民
  • 9篇陈福真
  • 9篇李秀东
  • 9篇许东辉
  • 9篇陈景熙
  • 8篇李秀东
  • 8篇周彦明
  • 8篇许东辉
  • 7篇李文岗
  • 6篇王双佳
  • 6篇陈景熙
  • 4篇吴路鹏
  • 3篇邢同海
  • 3篇彭志海
  • 3篇裘国强

传媒

  • 5篇中国临床医学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第十四届全国...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肝脏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透析与人工器...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3例胰岛细胞瘤的诊治体会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994-2006年治疗的13例胰岛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其结果。结果:本组功能性胰岛细胞瘤9例,均为良性,均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2例伴有脑症状,术前B超、CT检查9例,准确定位5例;DSA检查3例,准确定位2例;术中扪诊结合术中B超7例,准确定位7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4例,良性2例,恶性2例.术前B超、CT检查均发现病灶,均需术中冰冻、术后病理才明确诊断。13例均实施手术治疗。结论:术前B超、CT、DSA及术中B超有助于胰岛细胞瘤准确定位。
李秀东陈福真李滨许东辉李志民苏旭李文岗陈景熙刘育健
关键词:胰岛细胞瘤功能性无功能性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占位病变被引量:6
2007年
我们对腹腔镜肝切除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特点和并发症防治,以提高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安全性。
李滨李志民李文岗苏旭李秀东许东辉陈景熙刘育健向进见
关键词:肝脏占位病变腹腔镜切除治疗肝切除手术并发症防治手术特点
肝移植术肝动脉重建问题(附17例报告)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肝动脉的重建问题。方法:回顾分析自2003年7月-2004年12月,16例原位肝移植和1例小儿活体肝移植,分析肝动脉变异,血管吻合技术及术中、术后应用凝血因子和止血药物的影响。结果:17例供肝中有2例肝动脉变异。肝动脉内径>3 mm(n=11),内径<3 mm(n=6)。肝动脉吻合采用血管外科显微技术。5例术中术后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术后定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均未发现肝动脉血栓形成,1例小儿肝移植采用 DSA检查发现供受体肝动脉细小。结论:原位肝移植中供肝的肝动脉变异较多见,修剪肝动脉时应加以注意,避免误伤; 正确采用血管外科显微技术,可明显减少肝动脉并发症的发生;适当应用凝血因子、止血药物安全有效,不增加肝动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陈福真苏旭李滨许东辉李志民李秀东陈景熙刘育健
关键词:肝移植肝动脉重建
超声刀对比钳夹法切除原发性肝细胞癌被引量:3
2012年
肝切除术中大出血是影响肝癌患者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超声刀离断技术逐渐被临床医生采用。我们将此法应用于肝癌的切除,效果满意。
李秀东李滨周彦明许东辉李志民苏旭陈景熙刘育健吴路鹏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超声刀钳夹法独立危险因素术中大出血手术预后
超声刀对比钳夹法切除原发性肝细胞癌
李秀东李滨周彦明许东辉李志民苏旭陈景熙刘育健吴路鹏
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对比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采取两种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该院接收的6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组内33例,采取肝部分切除术治疗)与观察组(组内33例,采取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手术相关指标,对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50.75±8.52)mL较对照组的(152.11±12.34)mL明显要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29,P<0.05),手术时间(114.35±9.76)min、下床活动时间(1.45±0.41)d、住院时间(6.75±2.14)d均分别较对照组的(140.66±8.22)min、(3.35±1.02)d、(9.05±2.45)d明显要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44、-9.929、-4.062,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1%相比于对照组的24.2%明显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5,P<0.05);观察组复发率3.0%及结石残留率0.0%相比于对照组的15.2%、15.2%均明显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97、16.450,P<0.05);观察组术后1、3 d的CRP分别为(20.55±1.22)mg/L、(13.22±1.45)mg/L,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0.45±1.47)mg/L、(23.41±1.47)mg/L(t=-29.771、-25.350,P<0.05);术后1、3 d的血糖分别为(5.92±0.33)mmol/L、(5.52±0.32)mmol/L,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7.25±0.14)mmol/L、(6.12±1.0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14、-3.168,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结石残留少,手术创伤小,术后复发率,应激反应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于临床广泛推广。
刘育健
关键词:肝部分切除术肝内胆管结石
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小肝癌26例临床分析
苏旭李滨刘育健许东辉李秀东周彦明陈景熙吴路鹏王双佳
动脉优先入路在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动脉优先入路在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0例胰头导管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0例患者行动脉优先入路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设为动脉入路组,50例患者行传统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设为传统手术组。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例数、R0切除率、淋巴结清扫数目。(2)术后情况: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随访情况:术后生存情况、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患者生存情况、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8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两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1)术中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不可控性出血。动脉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患者例数分别为(4.2±0.9)h、 294 mL(100~400 mL)、3例,传统手术组分别为(4.1±0.6)h、489 mL(100~1 100 mL)、3例,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5,U=1.43,χ2=0.00,P〉0.05)。动脉入路组患者R0切除率为 82.5%(33/40),传统手术组为62.0%(3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P〈0.05)。动脉入路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2.2±1.5)枚,传统手术组为(11.3±1.2)枚,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61,P〉0.05)。(2)术后情况: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90�
李秀东王双佳周彦明许东辉苏旭陈景熙刘育健李滨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肠系膜上动脉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一例被引量:1
2009年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又名Rendu—Osler—Weber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现将1例HHT患者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李文岗李英丽叶建婷刘育健陈福真
关键词: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WEBER综合征HHT
血浆置换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
2004年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 5例等待供肝患者 ,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 5例等待供肝患者中 3例成功过渡到肝移植。结果 :人工肝支持后患者肝性脑病有所好转 ,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3例成功过渡到肝移植的患者中 2例痊愈出院 ,已存活 4~ 6个月。结论 :术前使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改善患者一般情况 ;原位肝移植加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慢加急肝衰竭的有效方法。
彭志海邢同海裘国强刘育健
关键词:肝移植围手术期血浆置换人工肝支持系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