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专利

主题

  • 14篇发动机
  • 7篇排气
  • 7篇排气歧管
  • 6篇增压
  • 5篇进气
  • 5篇发动机排气
  • 5篇发动机排气歧...
  • 4篇增压器
  • 4篇发动机废气
  • 4篇废气
  • 3篇排气总管
  • 3篇进气歧管
  • 3篇柴油
  • 3篇柴油发动机
  • 2篇动力性
  • 2篇增压发动机
  • 2篇排气支管
  • 2篇尾气
  • 2篇涡轮
  • 2篇涡轮增压

机构

  • 14篇长城汽车股份...

作者

  • 14篇刘祖勤
  • 5篇屈伟
  • 4篇刘占强
  • 3篇刘兴利
  • 3篇潘德新
  • 2篇崔志强
  • 2篇邵伟康
  • 2篇高定伟
  • 2篇钟野
  • 2篇张卫国
  • 2篇武永生
  • 2篇王恒
  • 2篇赵勇
  • 1篇杨玲
  • 1篇李剑
  • 1篇周硕
  • 1篇孟凡兴
  • 1篇郭增军
  • 1篇张少华
  • 1篇侯晓东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汽车两级增压发动机专用排气歧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两级增压发动机专用排气歧管,包括排气总管与排气支管,排气总管的开放端固联有出气法兰,排气支管的开放端固联有进气法兰,出气法兰的法兰盘面上相隔设有一大一小两个废气出口,所述两个废气出口朝向相同且与排...
刘兴利刘祖勤
文献传递
发动机排气歧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包括与每个气缸对应连接设置、将各个气缸中的废气排出的第一排气支管、第二排气支管、第三排气支管、第四排气支管,位于两侧的第一排气支管和第四排气支管由两侧呈拱形的汇合于第一通道,位于中间的...
刘占强刘祖勤郝学信邵伟康
文献传递
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用于降低柴油发动机汽车排放物中NOx的含量。它包括冷却水循环机构和废气再循环机构,所述冷却水循环机构与整车散热器连通,冷却水循环机构在发动机ECU控制下对再循环废气的温度进行调节,所述废气再循环...
郝学信屈伟赵勇刘祖勤刘占强崔志强
文献传递
一种柴油发动机气缸盖
一种柴油发动机气缸盖,用于解决提高柴油发动机气缸盖强度及降低CO<Sub>2</Sub>排放问题。所述气缸盖包括底壁与周围壁,底壁下表面为气缸盖密封面,在密封面上并排设置四组分别对应发动机各气缸的进、排气结构,特别之处是...
钟野刘祖勤周硕
文献传递
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它包括废气冷却器和EGR阀,所述废气冷却器的进气口经冷却器进气管接发动机排气歧管,排气口经薄壁不锈钢管接EGR阀的进气口,所述EGR阀固定在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上,其出气口经进气歧管上的废气通道与进...
刘祖勤高定伟潘德新张卫国
文献传递
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
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用于解决现有排气歧管结构不够紧凑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排气总管,所述排气总管为一腔体,其一侧设置有与发动机各缸废气出口相对应的进气口,另一侧设置有排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法兰与发动机缸盖连接,...
刘祖勤潘德新郭增军武永生
文献传递
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用于降低柴油发动机汽车排放物中NOx的含量。它包括冷却水循环机构和废气再循环机构,所述冷却水循环机构与整车散热器连通,冷却水循环机构在发动机ECU控制下对再循环废气的温度进行调节,所述废气再循环...
郝学信屈伟赵勇刘祖勤刘占强崔志强
文献传递
多缸增压发动机双层排气歧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缸增压发动机双层排气歧管,主体为外壳与内壳相隔2—4mm焊接而成的双层结构,两层间带有加强筋;歧管主体带有四个排气支管,它们的出口均与用于与缸盖相联的排气歧管进气法兰相固联;歧管主体上还联接有用于与...
邵伟康刘兴利刘祖勤
文献传递
增压柴油发动机废气循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废气由排气通道引入发动机进气通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增压柴油发动机废气循环装置。其具有EGR冷却器,EGR阀座,连接于EGR阀与EGR冷却器之间,以及旁通控制阀片,旁通控制阀片固定连接在转动设置于EGR...
杨玲郝学信边锋刘祖勤张卫国李剑
文献传递
可变喷嘴截面涡轮增压器保护装置
一种可变喷嘴截面涡轮增压器保护装置,用于防止涡轮增压器超速运转。其技术方案是:它由环境压力传感器、空气滤清器出口压力传感器、可变喷嘴截面装置控制系统和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构成,所述环境压力传感器和空气滤清器出口压力传感器接...
潘德新高定伟屈伟刘祖勤刘兴利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