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 作品数:32 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 2017年
- 轮状病毒肠炎位居我国小儿病毒性腹泻第一位,据相关数据统计,40%的小儿的腹泻均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病毒入侵时会导致患者的抵抗力下降,进而破环正常的生理功能。目前治疗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尚无特效药物。本文为了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将轮状病毒肠炎患者分为2组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 刘洁
- 关键词:单磷酸阿糖腺苷轮状病毒肠炎
- 派瑞松霜与转移因子联合治疗异位性皮炎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00年
- 后毕仙刘洁
- 关键词:异位性皮炎派瑞松
- 益生菌治疗婴幼儿湿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婴儿湿疹是婴幼儿常见、多发病,多发生在2岁以内;它可能是婴儿湿疹,也可能是异位性皮炎的婴儿期。其病因多种多样,现利用益生菌能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等多种功能来治疗本病,在临床应用中取得确切疗效,现报告如下。
- 李瑶刘洁杨凌洁罗春燕
- 关键词:益生菌婴幼儿湿疹
- 50例小儿过敏性咳嗽变应原生物共振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过敏性咳嗽患儿的变应原,避免接触变应原有利于该病恢复及减少复发。方法应用生物共振技术检测50例过敏性咳嗽患儿变应原。结果过敏性咳嗽患儿变应原阳性依次为花粉、环境化学毒素、尘螨、动物皮毛、杀虫剂、西餐调料、油醋类、组胺、小麦、海鲜、真菌。结论吸入类(特别是花粉、尘螨)、环境化学毒素及食物过敏原诱导的变态反应是昆明地区过敏性咳嗽患儿重要发病因素之一,组胺是一种新发现的交感神经递质,故内源性组胺过敏可能与过敏性咳嗽患儿过度情绪激动时导致气道收缩有关。
- 王凡谢露刘洁
- 关键词:小儿过敏性咳嗽变应原生物共振
- 兰净菌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
- 2013年
- 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临床常见病,尽早清除病症和感染是提高RRI患者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诊治的130例RR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甲组与乙组治疗RRI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月本院RRI患者130例,均检查确诊。按照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甲组和乙组,各65例。甲组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4~13岁,平均(2.5±0.4)岁;
- 刘洁
-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
- 川崎病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柳文美刘洁
- 关键词:川崎病儿童
- 无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1例
- 2002年
- 刘洁方芳罗春燕高敬
- 关键词:遗传病小儿症状无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
- 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Anti-RV IgY,百贝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对10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组进行观察,其中,治疗组57例,对照组49例。两组均用利巴韦林静脉点滴,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口服,补液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Anti-RVIgY口服,1g/次,3次/d,共3~4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54.39%和30.61%(χ2=6.06,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5.97%和57.14%(χ2=11.01 P<0.01)。结论 Anti-RVIgY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且服用方便、安全。
- 何丽芸刘洁
-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婴幼儿
- 小剂量地西泮与苯巴比妥预防热性惊厥复发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s,FC)是儿童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年龄大多为6个月~6岁的儿童。热性惊厥的反复发作会对患儿造成脑损伤而继发癫痫,还会对儿童的智力造成一定的损害。热性惊厥的治疗要兼顾退热、止惊、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目前常用于热性惊厥治疗的药物主要有地西泮和苯巴比妥。
- 刘洁
- 关键词:地西泮苯巴比妥热性惊厥复发
- 昆明市7岁以下集体儿童营养性疾病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了解2000-2006年昆明7岁以下集体儿童营养性疾病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对体检资料逐个评价,全园汇总,最后形成区、市生长发育疾病统计表,并对142 560儿童体检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重点对营养性疾病进行分析。【结果】在2000-2006年7年中①营养不良患病率由6.58%降至3.36%,差异有显著性(P〈0.05),增长速度-48.94%;低体重为2.71%;生长迟缓2.64%;消瘦1.05%;②肥胖症由1.30%升至1.6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③佝偻病患病率为20.51%,与2000年比较,仅2003年与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年份与2000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昆明地区营养不良呈逐年递减,属于慢性营养不良为主的地区。7岁以下集体儿童这一人群存在营养问题。2003年佝偻病患病率突然增高,可能与2003年“非典”有关。
- 刘洁徐秀莲李德丽沈宁刘锦桃赵春华
- 关键词:营养营养不良佝偻病儿童